寺库的私有化将成为时代结束的注脚。
1 月 11 日,寺库宣布已收到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日学的私有化要约。
李日学建议以每股美国存托股份3.27美元(或每股6.54美元)的价格收购李日学及其附属公司尚未拥有的本公司所有已发行及流通的A类普通股。
这家豪华垂直电子商务公司于 2017 年 9 月登陆美国股市,距今仅三年多。
自 2009 年以来,奢侈品电子商务经历了野蛮的增长、融资热潮和几次洗牌。
Secoo 是最长寿和最好的球员之一。早期,寺库融资顺利,中期成功从二手奢侈品定位转型为奢侈品电商,甚至在2017年宣布盈利,并很快登陆美国纳斯达克。
来源:寺库官网
不过,寺库的上市并不意味着它成功摆脱了困境,也不意味着该行业已经成功涅槃。
在获取高端用户、消费者信任、品牌授权这三个关键问题上,玩家们还没有找到成熟的解决方案,为了获得收入和利润,乱象一再发生,以至于奢侈品电商一度被业界认为是“虚假命题”。
奢侈品电商企业未能开辟一条道路,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规模正在逐年增长。这吸引了奢侈品牌建立自己的电商渠道,互联网巨头也在进一步挤压垂直玩家的生存空间。
蛋糕变大了,但奢侈品垂直电商玩家能带走的蛋糕却变小了,玩家的生存难度越来越大。寺库的私有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玩家在生与死之间挣扎的现状。
这
命运多舛的奢侈品垂直电商
如今奢侈品垂直电商的命运可能早在十年前就已注定。
第五大道是一家奢侈品垂直电子商务公司,曾经很有名。2010 年,这家初创公司与至少二三十家投资机构进行了交谈,并收到了几份投资意向书。”
在融资热潮下,奢侈品电商行业也一路高歌猛进,但仅仅一年后,该行业就迎来了一波倒闭潮。
首先忍不住的是 ,当时中国十大奢侈品网站之一。2011 年底, 被曝出拖欠工资、内讧,CEO 连廷凯跑路,很快就从主流视野中消失了。
“连廷凯,把我辛苦赚来的钱还给我!”就在该公司宣布其 IPO 目标一年后, 之家 (Home of ) 上用红色写了一张指控的大幅图片。
倒闭后,2012年初,曾自称“山大投资20亿元”的 也宣布资金链断裂,暂停公司相关业务。
奢侈品电商的风并没有吹太久,该行业的几家重要参与者都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寒潮几乎席卷了整个行业,走秀被传要裁员,网易背靠背的网易尚拼、新浪奢侈品频道、 也开始经营不佳。
这也导致奢侈品电商行业一度不被看好。
也许是对整体环境变化的观察。2013 年左右,寺库 CEO 李日学开始强调,寺库不仅仅是一家奢侈品电商,而是定位为高端消费者服务平台。
李日学说,“我不看好在网上把奢侈品作为一个垂直品类来卖,但它肯定会存在,因为它是一个展示平台。如果你想把它做好,你需要在一个地方做很多额外的服务和体验。”
多年来,寺库经历了几次转型。从最早定位二手奢侈品到主要销售奢侈品新品,定位转变为“高端奢侈品销售平台”。后来,它想转型为“高端消费者服务平台”,试图向投资者讲更多故事。
寺库线下店,图片来源寺库官网
在寺库转型期间,奢侈品电商行业的洗牌一直在进行。
高度看好的 已经获得了雷军的天使轮融资,也是首批获得部分品牌独家代理权的平台之一。
但曾经的资本宠儿,奄奄一息七年:早在 2016 年,就有消息传出有大量裁员,据当时离职的员工透露,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创投资金,也因为当时 内部管理比较混乱, 风险投资暂停了基金的进入。最终, 于 2019 年被暂停。
这么多年来,在奢侈品垂直电商中,只有一个 Seku 运行。2017年上半年,它停止了亏损,并宣布盈利5230万元。截至 2019 年第四季度,寺库甚至已连续 14 个季度实现盈利。
看起来寺庙图书馆很漂亮,生活并不容易。
2017 年 9 月 22 日,历经五轮融资的 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但它却是少数几只跌破发行价的中概股之一。
收益报告逐渐揭示了业绩下降的迹象。自 2018 年第二季度以来,寺库的收入增长出现了下降迹象。2019 年第四季度,寺库的收入同比增长 13.8%,创下过去八个季度的新低增长率。与此同时,其毛利率的同比增速也首次出现下滑。
疫情导致 Seku “受重伤”。根据寺库最新财报,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的第三季度,寺库营收同比下降 29.3%,净利润达到 2080 万元,同比下降 66.5%,环比增长 252.5%。
多年来,寺库一直努力保持持续的盈利能力,并且对运营费用非常谨慎。因此,寺库的用户增长放缓,在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的竞争中落后了。
易查千帆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11 月,寺库豪华应用月活跃数为 148 万,环比增长 19.39%,同比增长 9.5%,排名全网第 995 位。
截至 1 月 11 日美国股市收盘,寺库的股价收于每股 2.96 美元,总市值约为 2.09 亿美元,较 2018 年 8 月创下的 7.7 亿美元的峰值市值下降了 7% 以上。
尽管寺库高管和投资者一再声称市值与寺库的财务数据不相上下,但最终,寺库以惨淡的结局收场。现在,寺库也将从纳斯达克全球市场退市,成为一家私人控股公司。
奢侈品垂直电商模式的困境
衰败一再上演,连寺库都没能获得认可,奢侈品电商真的是一个虚假的命题吗?
在 创业初期,其创始人赵世成给雷军打了个电话,雷军提出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线支付能解决吗?二、如何解决高端网购中的消费者信任问题?三、如何解决品牌授权问题?第四,如何获取高端客户?
抛开第一个支付问题不谈,雷军指出了奢侈品电商模式的关键,玩家发现这些问题也成为了他们的“死坑”,想要找到好的解决方案并不容易。
许多因素阻碍了奢侈品电子商务的销售。首先是消费者对假货的担忧。
在线购买时,您无法感知整个产品范围,这增加了购买风险。消费者最关心的仍然是他们对奢侈品电商来源的不信任。
对钱还不错的奢侈品垂直电商,最终还是没能解决货源问题。
在中国市场潜力无限的情况下,许多奢侈品牌尚未开拓中国市场,而在此背景下,早期的奢侈品电商平台似乎能够想象品牌蜂拥而至的场景。
但这很难实现。那是一个奢侈品牌还没有上神坛的时代,他们严格控制销售渠道,认为渠道也是奢侈品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品牌形象,这导致了品牌对奢侈品电商的很多抵制,使得玩家难以发展合作。
雪上加霜的是,奢侈品牌不能对自己在奢侈品电商平台上销售的产品视而不见,纷纷发表声明,表示没有授权国内任何平台的品牌。爱马仕首席执行官 帕特里克 · 曾直接提醒消费者,“网购中的 80% 的爱马仕都是假冒产品”。
爱马仕纽约肉类储藏区店,图源爱马仕官网
这种尴尬也发生在奢侈品电商玩家身上。2015年,寺库707促销期间,2万元专柜下推出了4.7折袋。随后,香奈儿中国发文称从未获得授权。
当玩家无法打通一线大牌授权之路时,海外采购或与代理商合作成为大多数奢侈品电商平台的最后选择。
但这些渠道难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海外购物小票是追溯的关键凭证,但当时高假冒小票的生产门槛非常低。
奢侈品电子商务平台也经常出售假新闻。2017 年, 被曝造假,最终被判处相关赔偿。这场动荡也加速了 的衰落。
在信任危机下,消费者正在加速逃离奢侈品电商平台。
这无疑更糟。奢侈品价格高,消费门槛高,用户数量自然有限。同时,当用户消费频率较低时,用户粘性不强。所有这些都使奢侈品电商更难获取和留住新用户。
电子商务平台通常通过大促销和折扣来吸引消费者,但当涉及到奢侈品电子商务时,它就变得矛盾了。
在品牌授权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当折扣较大时,会让消费者质疑并导致品牌反感,但如果没有折扣,就无法快速获客。
如果不顾这些因素而强制打折,奢侈品电商的利润率将非常有限。由于供应受限,奢侈品电商企业通过供应链提升价格的空间较小,难以在市场上获得价格优势。
为了降低竞争成本,提高利润率,行业内出现了许多混乱。
那么,正在转型为高端消费品服务平台的寺库是否找到了更好的选择?
奢侈品的受众是高端用户,他们对用户体验的要求极高。寺库决定从销售、运输和售后环节的服务中给消费者打一剂强心针。
为此,寺库在北京、上海、成都、香港、米兰等城市开设了线下高端体验店,以及产品鉴定中心,让消费者可以线下体验实际商品,享受类似于大牌店的销售服务。一
方面增加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这些服务体验很难与多年积累的奢侈品牌相提并论。
这种转变并没有给 Secoo 带来持续的用户增长。从 2019 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寺库的活跃用户增长率分别为 89.6%、67.7%、58.7% 和 50.9%,2020 年活跃用户增长率明显放缓,从第一季度的 11.5% 降至第二季度的 9.2%,第三季度活跃用户增长率仅为 7.5%。
作为奢侈品垂直电子商务的最后一位明星玩家,寺库尝试了比其他参与者更多的选择。寺库看到奢侈品无法更快地扩大规模,于是转向多元化的电子商务平台。
回顾上市前夕,寺库公布了来年的战略方向:锁定“物联网”、“社区”、“信用”三个关键词,大力推进寺库金融、寺库艺术、寺库生活、寺库店主、华人精品、酷客计划、生态云、国际站等业务。
这些业务几乎涉及了金融、智能、云生态、区块链等所有热门行业。顺风而行,寺库的多元化转型并不奏效,但却引来了更多的质疑,最终,奢侈品电商仍是其主要营收。
垂直电子商务可以得到的蛋糕越来越小
奢侈品电商的洗牌始于该行业的早期。
在
近年来,中国奢侈品行业的蛋糕越来越大,到2020年,中国消费者占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三分之一以上,根据贝恩公司的数据。
奢侈品牌正在拥抱在线渠道,这给行业带来了变化。早在几年前,全球奢侈品行业就笼罩在关店和业绩下滑的阴云中,电子商务是他们需要的机会之一,中国市场不容错过。
这促使 GUCCI 和 LV 等奢侈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并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渠道。但是,由于国内消费习惯的问题,这些自营渠道流量不足,无法精准定位人群,却需要为此付出巨大的运营成本。
与此同时,奢侈品牌也纷纷开设官方服务号、订阅号、小程序,并积极配合KOL推出朋友圈、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
精品店,其官网来源微博
在奢侈品电商的历史上,互联网巨头也是重要的参与者。
2014 年,阿里巴巴还与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对簿公堂。开云集团指控阿里巴巴与一些身份不明的商家一起制造和销售假冒的 GUCCI 手袋。
但回顾 2017 年,奢侈品牌的态度迎来了 360 度的大转变。2017 年 8 月 4 日,开云集团正式与阿里巴巴及其关联公司蚂蚁金服达成合作,9 个月后,开云集团第三大品牌宣布将进驻天猫。
今年,天猫正式上线了专属奢侈品平台, 增加了自营奢侈品渠道,各个奢侈品牌纷纷入驻在线电商平台。
这样做的原因是,天猫、 等电商巨头在专注于发展奢侈品业务的同时,也满足了奢侈品牌的需求,包括推出奢侈品虚拟应用和从平台上清除假货。
相比于垂直电商,奢侈品牌也更愿意选择流量强劲的电商巨头来完成线上销售,这进一步挤压了垂直电商的生存空间。
天猫之家旗舰店截图
疫情加快了奢侈品牌进入电商平台的速度,寺库创始人李日学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奢侈品牌将加大对互联网上奢侈品销售的投入,也会更愿意与寺库这样的电商平台合作。如今,在线奢侈品的趋势似乎对寺库不利。
如今,奢侈品电商明显分为两个阵营,一边是垂直电商,一边是互联网巨头。随着前者的衰落,该行业已经变成了一场巨头之战。
2020 年 11 月 6 日,阿里巴巴宣布将与奢侈品集团历峰集团联合投资英国奢侈品电子商务。三家公司将在中国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在中国运营在线销售业务。
此后,继 腾讯之后,另一家互联网巨头入股。还需要同时与三家公司合作,进入天猫国际开店,并购 旗下的奢侈品电商平台,进军微信小程序。
奢侈品电子商务仍然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行业,巨头的雄心壮志丝毫没有减弱,并迅速扩大规模。
然而,大多数奢侈品垂直电商公司要么倒闭,要么裁员大量,现有玩家的发展道路越来越窄。
有限的规模、有问题的模型和糟糕的多元化使得甚至难以获得价格优势。有多少奢侈品垂直电子商务公司能撑过 202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