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精选自助操作控制 (ID:)
文 | 飞鱼船长
需要澄清的是,本文的重点在于如何找到精准的种子用户来帮助我们验证我们的产品。
而不是“低成本找到大量用户”,如果大家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后面我会专门分享。
也希望大家看完前两篇关于种子用户和运营本质的文章,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你有更准确的理解。
寻找种子用户的分析思路:
以下7个问题都很重要,希望你能试着把这些问题的答案一一写下来。
后面我将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这种分析方法。
1.产品定位是什么?
产品是运营的起点,首先要明确产品要解决什么痛点,满足什么需求,如何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
2. 哪部分人群对该产品最感兴趣?
在所有有需求的人当中,肯定有那么一群人的需求特别强烈,我们要从这群人当中找出他们来,并且试着用一些语言去描述他们,清晰地定义、描述他们是什么样的。
3. 这类人群有什么特点?
这群人在性别、年龄、地域、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有何特点?他们有哪些独特的习惯?他们的消费能力如何?
4. 他们喜欢出现在哪里?
他们喜欢用什么APP?关注什么公众号、微博?在什么线下场合出现得比较多?用户不是被创造出来的,他们一直存在,只是活跃在别人的地方而已。
5. 他们对什么事情感兴趣?
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们的价值观是什么?什么样的文章能打动他们?什么样的文字只有他们才能看懂?
6.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吸引他们?
如何将产品的核心功能与他们的喜好结合起来,作为第一批用户他们能得到什么。
7. 我们如何筛选出不合适的人选?
为了防止不合适的用户进入,破坏氛围,可以通过邀请码、应用审核要求、支付要求等方式,筛选出最需要的用户。
我们举个例子来理解一下分析思路
比如健康瘦身沙拉外卖餐,主打通过健康饮食来控制体重,甚至不需要做太多运动。差异化优势在于,对于用户来说,不需要太多运动,只要花钱买来吃就行。形式是外卖,覆盖面会比门店更广。由于食材和搭配成本较高,沙拉餐会比一般外卖贵一些。
关于细分人群的划分,我们回到产品定位上来。产品满足的需求是“减肥”。一开始我以为“减肥”应该是所有胖子都需要的,但其实并不是每个想减肥的人都对这种健康餐食有强烈的需求,尤其是这种产品价格比较贵的情况下。所以这个细分人群应该是一线城市有减肥需求的白领女性。
他们的特点是爱美爱打扮,对体重不满意,有较好的消费能力,对生活品质有一定的追求;他们可能尝试过健身,但没有坚持下来;他们可能想过用减肥药,但又怕副作用和反弹。
他们可能更关注与时尚、品质生活相关的公众号,比如商务范、十六浦报道、一条等,大部分使用和安装的APP有美颜相机、寺库奢品、Keep、美啦等,除了平日里会去CBD、科技园,也经常去商场,爱买潮流的衣服和包包。如果以后想打造吸引这部分用户的公众号,需要多研究他们喜欢的公众号和APP,了解哪些内容特别容易被他们喜欢。
这群人追求让自己变得更美,深深认同“爱美是女人的天性”、“爱美是女人的资本”等论调和价值观,也会关注各种简单的减肥方法,对品质和美感有一定的追求,产品的外观和图片一定不能太差,如果有减肥相关的公开课,他们可能也会感兴趣。
因此,可以写一些非常通俗易懂、非常专业的软文,发布在知乎这样的话题下,比如“如何有效健康减肥”、“如何做个优雅的女人”、“加班没时间运动怎么减肥”、“减肥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减肥如何坚持下去”。文章里如果配上故事、经验、照片,再加上一点鸡汤,很容易吸引一批用户对其产生兴趣。
设置一定的门槛会让用户使用更加精准,比如通过与计步软件合作,一天走1万步以上的用户,可以用1元钱兑换一份价值30元的健康沙拉。
注重健康、减肥的人会更加关注计步和排行,由于有“1万步”和“支付1元”两个门槛,可以获取一批精准的用户。
对于计步软件来说,一些能够刺激和促进用户活跃度的福利也是受欢迎的。作为合作的回馈,您也可以考虑以后做饭时附上一张这款计步软件的精美小卡片,作为回馈促销。
知道这群用户喜欢购物,我们可以跟他们可能光顾的一些品牌商谈合作,当他们在店里消费满800元,就可以免费获得健康餐试吃卡,店家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有的顾客为了获得免费试吃卡,可能还会购买更多商品,这样的合作比较容易谈成。
也可以去精准用户出现的地方,直接发传单营销,比如中高端小区附近的美容院、美甲店、健身房等,提供试吃活动或者限时折扣也能帮你获得一批用户。
吸引种子用户的具体方法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并不是每种方法都会立刻见效。运营和产品一样,也需要快速试错,有效就加强,无效就调整。
另外,通过不断研究用户,了解他们经常去哪里以及他们的喜好,就会很容易想到各种吸引用户的方法。
有了一定数量的种子用户,我们就可以收集他们的反馈,优化和改善沙龙的口碑和功能,将其变成这群人更喜欢的产品,然后开始向大量用户推广。
我没有做过沙拉这个产品,上面举的例子大部分都是我的猜测。有些对用户的描述可能并不准确,但我主要想给大家举个这种分析的例子。我相信如果我在这个行业里深入一点,多研究一下这个用户群体,在用户特征、喜好、如何吸引用户等方面,一定能更贴近用户。
所以,你看上面的7个问题都是环环相扣的,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定位不明确的产品很难找到种子用户了。
有些愚蠢的方法也是好方法
对于初始用户质量要求较高的产品来说,人工邀请并非不可行,有时甚至比其他方式更有效。
比如对于一些比较看重产品氛围和调性的产品,首批种子用户的质量就非常关键,会影响后续产品的方向。所以我们会积极筛选和邀请有针对性的用户,只选择最符合初期产品种子用户标准的用户。比如我们熟悉的知乎的早期用户,都是创始人通过邮件邀请的技术圈朋友。
领头美妆社区美拉刚成立的时候,为了邀请一些美妆达人,除了常规的线上邀请,一些重要人物没有邀请,就直接让CEO飞过去亲自邀请,最终邀请到了一批优质的初始用户。
滴滴早期的第一批司机用户,都是由工作人员一个个地帮着安装系统的。司机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不是很强,之前也没有见过这样的先例,所以只能用这种方法先手。虽然看起来很笨的方法,但在当时却是最有效的。
用真心诚意邀请 用真心关怀
找到目标用户之后,我们就可以给他们发邀请了,可以是公开的软文,也可以是一对一的私信邀请。
由于产品刚开始知名度不高,不能立刻给用户带来看得见的利益,所以在邀人的时候,更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邀请的细节也应体现诚意。即使是群发消息,也要使用一对一的语气,例如更改对方的姓名:
群发信息:“大家好,这是公司送的礼物”
↓
1对1:“你好,这是我专门为你准备的礼物。”
光把种子用户请来是不够的,还要用心对待,及时回应他们的诉求。在钟子期,包括CEO、CTO、COO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应该参与到与种子用户的互动中,放下架子和他们聊天,尊重他们的意见,及时回应他们的诉求,快速迭代出他们满意的产品,用真诚留住他们。
我在做创业产品钟子期的时候,除了在群里积极互动,还会把种子用户请到办公室,围坐在几位创始人、总监身边,准备水果零食,待用户如宝,听他们讲使用产品的场景、烦恼、难点、期待,为他们解答各种问题,以真心换真心,从而收获了一批非常优质的种子用户。
部分知名产品的种子用户来源
这些产品的种子用户来源各不相同,可以作为参考。
无法入住酒店的外地参会者
聚美优品创始人在人人网上发表的关于BB霜的帖子
校园热门学生会活动,报名抢票
滴滴出租车(司机侧)北京郊区的出租车司机
Uber中国(乘客侧)三里屯的外国人
课程网格深入校园 开展地面推广
哈佛大学学生
辣妈帮助深圳妇幼保健院发传单
Meila 寻找美容产品
时尚社区P1 三里屯的时尚达人
豆瓣程序员社区
观看介绍视频并预约的用户
知乎创始人的科技圈朋友
仍然找不到种子用户?
如果还是找不到种子用户,或者种子用户来了之后很快就走了,那你就要好好想想是不是自己对用户了解不够,或者这个需求本身就是一个伪需求。
如果细分的很细,不可能用明确的产品吸引用户,就算你有再多的推广资源和渠道,你能吸引到多少用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