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特稿: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28日提前发表题为《三座城市的故事》的署名文章,认为纽约、伦敦、伦敦三座城市共享的经济和文化香港不仅成为体现全球化的典范,也解释了全球化的原因。这三个城市构建的金融网络可以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大陆顺利融入现代社会提供便利。因此,当你了解了《纽兰港》,你就了解了当今的世界。文章要点如下:
时光倒流近30年,谁也不会想到纽约、伦敦和香港这三个城市能够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即使在最黑暗的时期,“纽兰港”也潜藏着一些力量,可以让事情重回正轨。那里的人们有一些与生俱来的适应能力。这三个城市都曾经是制造业中心,但它们已经成功转型,将经济重心转向服务业。工厂从纽约下东区和伦敦皇家公园区搬到了美国的“阳光地带”。 ,而分散在九龙的数千家小企业则迁往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上游。
这三个城市曾经或仍然是主要港口。如今,一眼望去,只有香港保留着大港口的面貌:大型拖船、驳船熙熙攘攘地进进出出,不远处是银行和贸易公司的摩天大楼。相比之下,伦敦和纽约则礼貌地掩饰了它们作为伟大港口的实力。
然而,作为深海港口的意识是这三个城市成功的关键。这三个城市都向贸易敞开了大门,这可能会动摇既定秩序并增进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影响纽约、伦敦、香港的国际贸易和人文交流,带动了这三个城市重点产业的发展。如果说19世纪是帝国时代,20世纪是战争时代,那么21世纪就是金融时代。正是银行、投资公司、共同基金和基金经理将客户的资金投资到世界各地,从而塑造了当今的全球经济。
现在“新兰港”正在发挥着促进贸易和发展的作用。花旗银行集团、高盛、汇丰银行和摩根大通等主要银行的总部和主要区域办事处位于三个地方。这三个地方也是雄心勃勃的公司筹集资金或寻求上市的地方。尤其是香港,从数千家希望在全球市场筹集资金的中国公司带来的业务中受益匪浅。 1996年之后的10年间,香港股市的总市值几乎增加了两倍。
Port 的金融服务经理经常在世界各地出差——每周有不少于 187 趟从纽约飞往伦敦的直飞航班,以及 28 趟从香港飞往纽约的航班。他们住在他们最喜欢的酒店,在他们最喜欢的私人俱乐部用餐,他们继承了托斯卡纳放债人的遗产,他们在 700 年前首次将资本主义的关键工具推向了极致。
当然,大城市不仅仅意味着金钱和金融。他们是文化和人才的十字路口。因此,对于那些可以随意选择居住地的金融行业人士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这就是为什么“纽兰港”一定不能杀掉下蛋的鹅。
住在“纽兰港”并不便宜。一家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去年香港的高端公寓租金全球最高,纽约排名第三,伦敦排名第六。生活成本是“纽兰港”最大的挑战之一。以纽约为例,高房价可能会迫使那些能给城市带来生机、提高城市宜居性的人去郊区居住。
香港在中国大陆的支持下变得富裕起来,但它是一个只有690万人口的城市。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拥有1800万人口,内地还有许多其他新兴城市渴望在世界舞台上留下自己的印记。香港必须继续加大力度,才能继续对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台媒19日报道:美国《时代》杂志在最新封面故事《三座城市的故事》中创造了一个新的英文术语:(纽兰港)。 《泰晤士报》称,这个新术语是全球化时代成功的密码。
香港《经济日报》19日发表题为《外国人点赞香港,加入三城故事》的文章。大家都听说过《两城记》,但我们知道现在有《三城记》,香港已经把它踢掉了。巴黎、伦敦、纽约合称为新三城,它们的名字就叫“纽约”()。
这个故事由《时代》杂志主笔迈克尔·埃利奥特撰写,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周刊上。
行政长官曾荫权一直希望香港能够成为继伦敦、纽约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现在,艾略特认为,香港确实具备与这两个大城市并列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