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而独特,粗犷而美丽。
踏上卡伦的土地后,我意识到这些形容词可以和谐共存。
正值寒冷的冬天,我们一路顺利地驶出了通辽。这里有森林和沙地,有丘陵和峡谷,还有牧场旁边的农田。经过两个多小时,我们到达了辽西通往蒙古东部的门户库伦旗。近百年来,蒙、汉、满、回、朝鲜等民族文化在此交汇。库伦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发展了独特的文化产业。 。
历史像星星一样闪耀
“库伦旗虽然已有数百年历史,但五六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在这里。”库伦旗博物馆的导游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库伦姑娘,精通蒙汉两种语言。她就像一个宝藏向游客讲述卡伦“交汇之城”的文化魅力。
据境内发现的一系列红山文化文物显示,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宋代,鲜卑、契丹、女真等北方游牧民族曾在此征战、游牧。公元9世纪至11世纪中叶,契丹人居住在库伦地区。 “库伦旗第一批定居者有70名喇嘛及其臣民,来自蒙古各部落。后来,蒙古的喀尔喀部、察哈尔部也迁居库伦。”后来,随着行政区划的变化,库伦人口不断增加,现在旗内有11个民族,约18万人。
这里曾经是清朝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的喇嘛旗。在380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库伦旗各族人民通过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库伦旗灿烂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库伦旗发现的十几座大型辽墓就是他们留下的珍贵文物。精美的壁画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反映。自1634年以来,特别是库伦旗居民定居后,作为新的历史起点,库伦旗人民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文化,包括佛教文化、萨满文化、安代文化、习俗文化、口头文化等,都在内蒙古。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
文化是独一无二的
文化是理解卡伦不可避免的标志。在新闻报道中,荒漠化防治是库伦一张响亮的名片。是全国造林绿化百强县、全国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模范旗。 。此外,它还被誉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蒙药文化之乡、中国荞麦文化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旅游名镇。描述其独特的文化特征。
最有特色的是以安代舞蹈为特征的安代文化。如今,安代舞被称为蒙古族舞蹈的活化石、第一舞蹈。据专家考证,它起源于库伦旗,形成于明末清初前后。安代舞内容包括祈祷、歌舞、祝贺、赞美等。后来,安代舞演变为表演舞蹈、审美舞蹈和广场健身舞,具有新的文化形式和活力。它具有独特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和现代风格,成为人民的歌舞和时代的旋律。 1996年,库伦旗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 2006年,库伦旗申报的“蒙古安代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库伦旗与数千人一起表演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安代舞。舞者们手持红绸,以热情欢快的安代舞,庆祝自治区70华诞。 “近年来,库伦旗不断传承和发展安代文化,将‘安代’名片送到世界每一个热爱民族文化的土地。”
围绕“文化旗帜”的发展思路,卡伦特别注重强化和凸显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服务公共文化。实施三大寺庙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安代博物馆重建工程,修缮改造少年宫,改善乌兰木骑办公表演条件,修缮提升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并向居民开放免费。同时,草原书店、远程教育站点全部覆盖,新建4个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基站,让3万户家庭、10.5万名农牧民收看清晰稳定的地方电视节目。全旗187个行政村、9个社区全部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普、法制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产业惠民
“这里到处都是文化。如果你深入研究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你就可以成为一名学者。”与他同行的记者叹了口气。蒙元文化、宗教文化、安代文化等特色文化令人眼花缭乱。如何才能把这种文化丰富的矿石挖掘出来,变成经济丰富的矿石来反哺当地人民呢?库伦正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四季旅游和“旅游+”,逐步将库伦打造成为绿色宝地、文化高地和旅游目的地,向世界展示佛教圣地、历史名胜、名胜古迹的魅力。风水宝藏。
这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2017年,旗接待国内外游客80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综合收入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3%和41%;启动投资10亿元的三达寺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投资2600万元,在东北地区率先建设沙漠主题自驾营地;依托横跨整个北方地区的东北第一沙漠塔米恰干沙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建成了占地35平方公里的银沙湾沙漠旅游区,举办越野嘉年华、每年都有其他品牌活动吸引游客……银沙湾沙漠旅游区集沙漠休闲观光、沙地极限越野、民族民俗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沙湾风景区与神秘的三大库伦寺一起,成为500公里科尔沁风景大道南起点的重要起点。
“旅游+”理念是旅游与产业元素融合的补充。 “旅游+蒙医”,结合创建国家中医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在三达寺、银沙湾等重点景区增设蒙医养生体验中心,在库伦旗中医医院推广蒙医整骨医学,蒙古医院、蒙药厂、蒙古针灸、按摩、药浴治疗、蒙古农业旅游和蒙古药膳房等康养度假旅游产品,让库伦蒙药走进千家万户。建设风水山民族风情园、富源公园,凸显宜居宜游的历史文化名镇特色。 “旅游+扶贫”全面启动49个国家旅游扶贫村项目。 2017年,提升了18个村,培育发展了20家农牧业企业。通过实施“景区+农牧民”合作模式,实现景区周边农牧民利益对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从古代到现代。与神秘美丽的库伦的匆匆邂逅,成为内蒙古之行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瞥。富经济、重民生、强文化,一座欣欣向荣、特色鲜明的城市正在用精心的工匠精神演绎着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