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或合作请联系作者】
陈冠希最近频频出现在新闻中。
新闻分为两种:一种是向孩子们表达爱和幸福;一种是表达对孩子的爱和幸福。二是他继续保持“坏小子”风格,不顾diss全世界。
秀恩爱的内容主要来自陈冠希、秦舒培的各种社交媒体。
板着脸
展现抱孩子的姿势
作为一个潮人孩子,他出现在聚光灯下的方式也与众不同。
陈冠希秀出的baby脚也穿着潮流鞋。
还有一次,我的小脚暴露在钞票面前。
在秦舒培孩子的照片中,大家都能清晰地看到孩子身上裹着LOUIS x,价格又贵又难买……
这张照片应该是孩子和陈冠希一起收藏的。
忍不住想起这一段
(来自VICE纪录片《触手可及》截图)
看来陈冠希和秦舒培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和她一起去看演出
刚生完孩子,我们两个就一起去逛街。
还有一些间接秀恩爱的照片。
陈冠希晒出一张提拉米苏蛋糕的照片。
秦舒培送提拉米苏蛋糕称生日
于是两人一起庆祝了生日。
一张陈冠希和秦舒培抱着孩子的全家福在网上流传。
网友们对于投入家庭生活的人总是有着无限的喜爱。很多人看到陈冠希抱着孩子的照片都惊呆了,随后又翻出了陈冠希之前一直想要结婚生子的说法。
(来自VICE纪录片《触手可及》截图)
于是大家开始思考:这就是浪子回头吗?或者也许那些年轻时玩得很开心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往往会变得更加投入?
但另一方面,陈冠希还是那个脾气不好的陈冠希。
他在草莓音乐节上喊道:“你可以告诉《中国嘻哈》我叫什么名字!”
微博上对《中国有嘻哈》的讽刺只是肤浅的,“笑起来跳舞吧”。
8月15日公开diss余文乐。
陈冠希服装品牌的设计师晒出了一件余文乐品牌的服装。陈冠希在评论区留下多条评论,影射余文乐抄袭:“(悲伤)”“BUT NEED TO MAKE A(但谁不这样做是为了谋生)”(新奴隶)”。
余文乐远程回应是:“最好的复仇就是成功。”
陈冠希的脾气还是让人捉摸不透。
有时也会大方地和粉丝合影
有时情绪不稳定,会和记者吵架。
至于他和秦舒培,真爱就是真爱,毕竟陈冠希为了她公开拆散了林志玲。
但当时,这两个人实在是很困惑。如果他们有仇恨,为什么要直接辱骂别人呢?这是婊子,这是狗屎,这是糟糕的,一些东西......
后来发现秦舒培上不了综艺,他就告诉陈冠希,林志玲才是拖累他的人。陈冠希上前直接骂道。不过,节目组表示没有选择秦舒培。
很多人都以为陈冠希和秦舒培现在过得很安逸,可一想到去年的大戏……
奇怪的是,陈冠希一直给人一种完全矛盾的印象。
如果你看小S在《康熙来了》中接受陈冠希的两次采访,你会发现他的脾气还不错,几乎什么都能说,而且很直爽。
说到帅哥,比我帅的只有梁朝伟和金城武了。
小S多次咒骂要和女友分手,但他并不生气。
他说制片人陈焕仁认为他是个小流氓,因为他一直说“怎么了”,咒骂着,走路也颓然。
他也不介意说自己在中环街头被菲律宾人殴打。无论如何,他好的时候还是很有趣的。
即使在2009年的节目中,他也可以直接表示不敢再将电脑送修。
但如果你看陈冠希平时的新闻,你就会觉得这个人有一定程度的神经质,而且爆发毫无预兆。记者问正常问题都会被他骚扰。
还有人上网批评主持人和电视台。
多年来,路人反馈最准确的就是陈冠希,他曾表示自己脾气很好,心情也很好。
甚至还有人骂粉丝,说他们脾气不好……
在感情关系上也是如此。一方面,合影事件让大家详细了解陈冠希的恋情史;写真事件发生后,还传出了与未成年人的绯闻传闻。
另一方面,真正的女朋友约会了很长时间,喜欢秀恩爱,带她们见见家人和朋友。
有时他看起来很傻
有时他的智慧之言显得很聪明:我以前19岁,现在我35岁了,你总说我没有以前好看了?
(来自VICE纪录片《触手可及》截图)
总之,陈冠希在网友心目中的形象被分为不同的词:帅、坏、粗鲁、耿直、时尚、赵本山……即使是喜欢陈冠希某些特点的人也很难理解全部。他的表演风格。
与此同时,关于陈冠希的道德问题也始终存在:
未婚男明星有多少段感情?它们是同时的还是顺序的?它们被视为私人事务还是公共话题?
他私下拍了照片,但被电脑维修工泄露了。他错了吗?
他曾道歉并表示想退出,但一直想着重返娱乐圈。什么是对和错?
我相信每年人们对这些问题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
然而,当人们(无聊地)试图了解陈冠希时,却总是忘记了一件事:陈冠希是一个“香蕉人”。他的教育是西方的,尽管他有东方的面孔。
当你把他当作一个外国人来看时,很多事情似乎都说得通了。
他的性道德在东方社会肯定会受到诟病。
拥有多种开放性关系并不影响他对婚姻、家庭和稳定的向往。他似乎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矛盾。
2008年的郑重道歉显然不是他的本意。
后来他总觉得自己没有错,说这是对中国人价值观的考验。
当然,人的性格、情商、适应能力也不同。吴彦祖和潘玮柏也有西方教育背景,但他们不像陈冠希那样对东方文化有那么强烈的不宽容。
但至少有一件事可以作为参考:吴彦祖和潘玮柏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吴彦祖也比陈冠希说得流利得多)。而陈冠希依然难以开口说话。英语语法经常出现在中文里,他说得快就得说英语。
在《康熙来了》和纪录片《触手可及》中,经常提到他很难理解某些中文歌词的含义,必须有专门的解释才能真正理解它们。
因此,至少陈冠希自己很难理解中国和东方文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陈冠希的父母离婚,他和母亲住在加拿大。 9岁时,他对父亲产生兴趣,才主动来香港生活。然而,他的父亲陈泽民并没有给他太多的教育和陪伴。
陈泽民对付他的唯一办法就是用钱。
陈冠希青少年时期有自己的司机陪伴。他说司机更像一个父亲。
(GQ《陈冠希:杀不死我的,都会让我更坚强》)
但显然,司机并不具备给他完整的文化和伦理传承的地位和能力。
家庭教育的缺乏可能也会影响其他情感能力。
陈冠希的自我教育就是说“这是我爸爸”。
(来自VICE纪录片《触手可及》截图)
而且他听的都是英文,而且是那么的以自我为中心,冷漠又傲慢。
赌博和妥协不应包括在内。东方社会需要的是大家互相玩游戏,而不是那么以自我为中心。
如果陈冠希能把自己的事业全部发展到欧美国家,说不定会有更多的出场机会,道德问题也会变成不一样的局面。
然而,他却拥有亚洲人中最英俊的面孔之一。
他最大的观众在中国。当他到海外发展、面对海外观众时,没有人认识他,他的气质也很难从头开始。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
他必须面对父母的家乡,承认自己的血统,并且很可能知道他的观众在中国。
但他其实与这里的文化太格格不入了。
文化差异本来就存在,再加上他太焦躁,容易急躁。
青少年的多动症很容易理解。
在东方社会,人到中年仍如此焦躁不安,这似乎很奇怪。
他始终不明白公众对他有负面评价的地步,也不明白东方社会的道德标准,但他一直在等待一个对错的结果,并试图证明自己没有错并且不会被击败。
你不能当明星,但你可以做生意,你不能上电视,但你可以出唱片,但演戏你却无能为力。
陈冠希的朋友说,他想做一个平凡人,却注定不平凡。
(来自VICE纪录片《触手可及》截图)
但现在我觉得他更像是认为他的一切都很正常。但我们无法理解他,他也无法理解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