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如果按照家庭成员的消费能力排名,应该是女人>孩子>老人>狗>男人。
所以,男人的生意,如果不展现出一些绝活,基本上是做不成的。毕竟,就连专属节日父亲节,也成为了连商家都懒得应对的日子。
这正是男装行业所发生的情况。大多数男人只在需要时才买衣服,这是真正的必需品。有时,为了省事,他们会买几件相同款式的。
早期的男装上市公司,如杉杉股份、雅戈尔股份、红豆股份等大多走上了转型之路。杉杉进军新能源,雅戈尔整合投资、地产、服装。红豆甚至还追赶过概念行业。遍。
剩下的男装巨头近年来在服装行业“成本高、需求疲软”的压力下,日子越来越苦。
而且,服装企业上市融资的大门也已经关闭了一半。主板IPO限制的“黄灯产业”包括服装——只有龙头企业可以申请,但通过烧钱、加大联盟等模式发展壮大的项目则被拒绝。
在这样的环境下,仍有服装企业冲击A股主板上市,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明知山有虎,我更喜欢去虎山。
7月20日,广州迪科尼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迪科尼”)回复问询函并更新IPO招股书,继续冲击深交所主板。
上世纪末,热爱设计的郑雪芬在意大利留学时听到了DIKE女孩的故事。梦想成为时装设计师的郑雪芬与从事男装生意的丈夫徐才俊一拍即合,于1999年推出男装品牌。
除了中高端都市商务男装品牌外,徐才俊和郑雪芬在2011年提出了轻奢设计师品牌。
2012年,迪康尼成立,将两大品牌打包,谋求上市。截至目前,实际控制人徐才军、郑雪芬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96.67%的股份,并分别担任董事长和董事总经理。
行业逆势冲击A股上市,誓成为第四波服装上市的排头兵。迪科尼确实有一些锦囊妙计。
与大多数中国男装品牌不同,迪康尼定位中高端,想要成为中国版杰尼亚,直接与阿玛尼、HUGO BOSS竞争。
毕竟其主品牌一件POLO衫就要几千元,冬季羽绒服、皮夹克也要几千元。
2020年至2022年,迪康尼综合毛利率分别为80.04%、80.55%、79.75%。在整体毛利率50%左右的服装行业中,几乎无人可比;也明显高于中高端玩家报喜鸟(.SZ)和。
此外,公司部分生产依赖服装采购(FOB模式),自产和委托加工(CMT模式)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
迪康尼服装产品最大的卖点就是设计。近年来,公司每年设计款式超过1600种。
以设计为核心卖点的男装品牌少之又少。毕竟男装似乎没有女装、童装那么大的创作空间。此前,男士巨无霸的广告口号是每年两次造访海澜之家(.SH)。当时有人开玩笑说,即使你再去逛几次,也没有什么收获。
值得一提的是,迪科尼仅有20多名设计师,近三年包括设计费用在内的研发费用就在数千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投资不是很大。
最大的支出仍然是销售。近三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4.39亿元、5.09亿元、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50%,远超服装类上市公司30%左右的整体水平行业。
主要原因是公司销售渠道以直营店为主,经销、代销模式为辅。经过近年关店,截至2022年底,公司拥有直营店213家,加盟店198家。
虽然直营店成本较高,但单店效率确实比加盟店高很多。在迪可尼的经营下,也高于大多数服装品牌直营店。
凭借高端定位、专注设计、直营模式,迪康尼在男装上有很多新的故事,但仍然没能解决服装行业的顽疾。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库存危机。
各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49亿元、2.1亿元、2.2亿元,分别占总资产的20.49%、24.23%、24.66%。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分别为1.06亿元。 、1.08亿元、1.13亿元。
长期激进地计提存货折旧,让迪科尼因“涉嫌利用跨期存货粉饰当前业绩”而饱受争议。
然而,即使不挤水,公司近年来业绩也出现下滑。即使去年推出降价策略,其产品均价也从2021年的943.84元下降至804.51元,同比下降近15%,未能刺激增长。
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99亿元、9.2亿元、7.9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278.38万元、8103.38万元、7550.74万元。
而且,目前的市场环境对迪康尼的业务和上市进度非常不利。
预计未来几年男装市场将保持低增长趋势。即使迪科尼通过布局高端市场保证了基本护城河,也很难独自生存。
在销售总额下滑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尤其是本土企业的挤压异常激烈。 (.SZ) 深耕细分市场。近年来,报喜鸟先后拿下哈吉斯、包鸟、凯米切、乐飞叶等品牌的中国业务,成为迪康尼最大的竞争对手。 。
无论是营收、业绩还是粉丝基础,迪科尼与比音乐芬、报喜鸟等公司都存在巨大差距。
在此背景下,迪科尼能否以行业龙头的身份打开深交所的大门呢?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