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长方凳一对,长59.2厘米,宽49.5厘米,高51.3厘米,无腰带,无领结,无卷齿。其年代为明末,估价新台币30万元至50万元。
虽然有些部件不是完全黄色,有些是镶边的,但方凳的外观仍然很华丽。黄花梨单板与实木完美协调,纹理与色彩完美统一。
凳架的纹理光滑,沿纹理略有起伏,给人一种流水的感觉。大边和雨刷的木纹相似,或者有可能有一块木头将它们分开。
棕色眼管的毛孔细如蚊子脚,中间浅,两端尖。它们与其他木材的浓密、深黑色有明显的不同。这也是区分黄花梨和非黄花梨都有麦穗的关键之一。
方凳是用大料和树干材料制成的,几乎没有树枝,上下没有明显的鬼脸。
在平行且等高处,齿头与钩尖有间隙。据推测,牙条和牙头并不是一整块木头制成的。时间一长,接缝处开裂,导致黄花梨板外层也开裂。 。
一般来说,用于包边的黄花梨薄板很可能是同一种材质,否则很难达到统一的效果。
方凳底部的旧皮壳完好,弧形带子和藤眼完整,软抽屉结构完整。虽然抽屉下面的棕色绳子是新穿的,但对于旧家具来说不是什么问题。
作为消耗品,原来软抽屉的寿命不超过一百年,现存的明清藤面基本都是后来修复的。
罗果树上晶莹的水波纹骤然显现,远近皆添光彩。
最终,一对无腰头、弓盆、云纹图案的明代黄花梨长方凳以36.8万元成交。如果没有部分边框,而是全黄色的家具,成交价显然会不止这个。
同样的价格能买到什么黄花梨?一把梳背椅,一张小桌子,或者一个精致的镜架。它们有多种形式并且具有可比性。明天我们将继续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