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的心智层:同样的事物,不同的认知

日期: 2024-10-24 15:05:13|浏览: 335|编号: 7527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写在前面

假设你以前没有听说过,我给你一个概念:它是一个阅读产品。那么你的头脑中就会形成不同的认知。有的人会形成看书的认知,有的人会形成手机、pad等智能设备的认知。这些不同的认知结果是基于每个人不同的经历。 ,通过经历成长而产生。举个简单的例子,A​​在一个比较阴暗的环境中长大,他对红色的感知是血腥和暴力的,而B是在阳光明媚的环境中长大的,他对红色的感知是热情和积极的;所以,同一件事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会有不同的感知,而这个感知就是心理层面。做产品设计的时候,几乎都会涉及到心智层的建立,心智层的涉及面很广,比如产品配色、布局框架、吉祥物设计等。互联网领域的心智模型的概念是结合心理学习的理念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常常利用用户的心智模型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用户,也帮助我们开发、调整和研究产品。本文将告诉你什么是产品的心智层,以及设计师应该如何设计产品的心智层。

心理理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心理理论的概念。心智理论(英文:of Mind,缩写为ToM)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它是了解自己和周围人的心理状态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知道我们和周围的朋友在想什么的能力;首先,我们无法直观地观察他人的想法。我们只能用类比的方式假设别人和自己有同样的心,并基于这个心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按照社会的期望做出反应和行动。

例如:我们的一位同事不小心摔倒了,但我们没有摔倒,但假设摔倒的人是我们自己,那么我们就会产生痛苦、无辜等情绪,并希望得到安慰的反馈;那么我们就会上前去安慰和支持同事的反应,上前去帮助同事起来,给他们一定的安慰。这样,整个过程行为就可以用心理理论来解释。

心理理论大多发生在潜意识中,而意向性在心理学中多用作心理理论的衡量标准。大多数哺乳动物都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意图等,称为第一级意图。例如,狗不喜欢洗澡。如果强迫它洗澡,它会愤怒地咆哮以表达不满;它可以猜测其他人的表情。我们可以感受到狗狗的愤怒,知道它因为不喜欢洗澡而生气对我们大喊大叫。大多数健康的人类都有这种情况,一些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也有这种情况。将有;第三层意图是指能够揣摩第三方想法的能力。例如,我认为小明暗恋着肖红,我认为老板因为小明迟到而生气。人类在正常的社会活动中经常运用这种能力。如果再这样下去,还是有可能的。第四层、第五层这样的意图只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我们很难察觉。

心理模型

心智模型是基于这样的假设的心智理论:在有限的领域知识和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的情况下,试图对某件事做出合理解释的个人将开发出可行的方法来产生合理的解释。简单来说,很多都是你对事情会如何发展的预测,你“希望”事情会如何发展,这不是心智模型,你“认为”事情会如何发展,这是你的心智模型。

正如前面提到的,我认为小明是暗恋着肖红的。通过小明,我对小红的态度一下子变好了。小明一看到小红,脸就红了。通过我的情绪、意志、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给出的判断是:我“认为”小明暗恋着小红。这是我的思维模型。

这也导致心理学家(1983)总结出相互不独立的心智模型的六种品质:

1.不完备性():人们对现象所持有的大多数心智模型都是不完备的。这很容易理解。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情绪、意志等都不同,所以有人认为红色代表血腥暴力,而B则认为红色代表热情、积极。

2. 局限性 ():人们执行心智模型的能力是有限的。这里的限制非常有趣。它们可以是客观因素,也可以是主观因素。我们以小明和小红为例。如果我自己喜欢肖红,那么我的主观意识就会影响我对肖明迷恋肖红的看法。判断,不会产生我“认为”小明暗恋小红的判断结果。

3. 不稳定():人们常常忘记他们所使用的心智模型的细节,尤其是在一段时间没有使用它们之后。这很容易解释。很多东西如果不使用就会忘记。更重要的是,你的大脑处理很多事情。如果你一段时间不使用它们,你的大脑就会选择性地忘记它们。

4. 没有明确的界限():类似的机制经常相互混淆。心理模型没有明确的界限。相同的触发因素会导致心智模型混乱,导致判断结果出现问题以及相应的行为问题。

5. 不科学():人们经常采用迷信模式,即使他们知道这是不必要的。这很容易理解。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经意间就忽略掉的事情。比如我们通过各种症状判断一个人感冒了,认为他应该吃点药。他会根据“推迟”的迷信模式做出判断,因为事情并不太严重。 。

6、简单():人们会做更多可以通过心理规划省略的动作。这很容易理解。这意味着,如果你养成了一种习惯或计划了某件事,你就不必每次都花时间去判断它。例如,在产品设计中,用户看到一个绿色按钮,表明他们可以单击红色按钮来删除警告。这都是因为习惯和心理规划。 “自然”的结果。

心理模型

心智模型就是心智模型,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心智模型下的潜意识行为习惯形成了心智模型。在产品的理想状态下,用户的心智模型与性能模型相匹配。但事实上,不同的用户群体有不同的心理模型。用户和设计师之间的交流只能通过产品平台本身进行。因此,用户对产品有什么样的心理模型,就会通过平台传递数据。向设计师提供反馈,并使用这些数据构建概念的心智模型。设计师然后设计出符合概念模型的产品,这样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胃口。

心灵层面的设计产品

不同的产品向用户传达的思想不同,针对的用户群体也不同。每个产品建立的表达概念模型也不同,但类似产品建立的心智模型可以发现一些共性。的。从我们打开产品的那一刻起,产品就已经开始为我们构建心理模型。下面我们收集了一些市场上类似的产品,看看我们如何建立心智层面设计的心智模型。

电商产品建立的心理层

从上图中不难发现,聚划算、拼多多、特价街等产品通过强烈的视觉语言和文案刺激用户的购买欲望,“限时闪购”、“6元6件闪购”这些产品针对的主要用户是价格敏感区间的人群,因此产品必须为他们建立“限时”、“闪购”、“优惠券红包”等心理认知,创造一个特别便宜和快速的购买,如果你不买它就会消失。购买就送红包、优惠券,营造超划算氛围,从而达到激励用户购买商品的最终目的。

淘宝、京东、网易考拉等产品销售范围广泛,针对的用户群体具有普遍性。建立这样的表达心智模型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它们以产品本身的形式呈现。对于用户;颜色选择基于“公认的”心理模型,例如橙色和红色,给用户带来情感兴奋。通过推送分类商品营造购物氛围,让用户产生商场购物的认知。同样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用户购买商品。

天猫、网易严选、唯品会等产品的核心是品牌和产品质量;例如,严选希望给用户带来在销售前经过精挑细选的优质产品,因此上传的产品图片有严格的规格、图标布局等元素,建立严谨、品质优良的心智模型,以吸引品质要求较高的用户群体。天猫、唯品会注重品牌战略。通过对视觉元素和产品形象的控制,凸显品牌的品质和真实性,让用户产生“想买正品品牌货就来找我”的感觉。 ,一方面吸引了追求品牌的用户群体的消费,另一方面建立了反思性的设计体验。

他们仍然卖东西。寺库、GUCCI、早作等产品专注于销售高端奢侈品。因此,通过大面积的留白、黑白、灰色等中性色彩的组合,以及对产品图像的控制,目的是打造昂贵、高端的产品。奢侈品等心理模型造成了商品昂贵、稀缺的奢侈品认知,自然主要的用户群体就是那些对奢侈品有需求的人。

最后还是卖东西,但是小红书、百事达、Lyst的主要属性是社交和内容,其次才是卖货,所以我们打开这类产品首先看到的就是内容推送,无论是瀑布流的布局、新颖的卡片式交互、基础模块的错落有致,这些都无疑告诉用户,我们推送的是内容。通过吸引用户点击内容进行浏览,向用户推送产品,给用户一个购买的链接,这就是这类产品的运作方式。那么建立的心智模型当然是内容信息+社交交互等认知模型,给用户带来不同的体验。

阅读产品建立的心理层

与今日头条、知乎、36氪等产品类似,由于信息量丰富且庞大,布局架构被发现为Feeds流式设计,顶部有不同的分类模块。此类产品为用户建立的心理模型知识丰富。信息量是无穷无尽的,给用户群体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知识,导致用户沉浸在产品中。

在同类阅读产品中,好奇日报更注重内容品质的打造。导航栏浮标和两类标签、加大间距排版、建立推送内容等设计方式,对于用户来说都是有趣又有趣的心理模型;而后两者则通过内容创作向用户传递认知,青芒更注重内容图片的质量来吸引用户,而闪都则注重文字和内容来吸引用户。

娱乐产品建立的心理层

目前,短视频可以说是“消磨时间”最火的产品。明年或者未来,当5G时代到来时,短视频将进入持续爆发期。抖音、快手、微视、火山等都是目前市场上流量最大的产品。抛开其他方面不谈,我们就根据各种产品所建立的心智层来分析每个产品。首先肯定是抖音的爸爸。当时网络上流传着“南抖音北快手”的说法。抖音在“后来者追赶”的情况下出道。成功的秘诀在于抖音对用户心理模型建立的投入。 。由于抖音的交互形式相当霸道,用户一打开产品就被迫观看内容。因此,在屏幕1到屏幕5上向用户推送的内容质量必须非常高。抖音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打造一流的体验。创建多屏内容的目的是为了留住用户;当你第一次使用该产品时,前几屏内容的质量将取决于你的沉浸资本。如果内容质量很好,用户就会继续阅读并沉浸其中。到产品中。但快手完全把内容留给用户制作UGC,所以互动形式不可能像抖音那样霸道,因为UGC的质量是不可控的。如果强迫用户观看一些质量较差的内容,就无法留住用户。这是一种幻想,所以快手的交互形式是让用户群体选择他们感兴趣观看的内容,这导致快手有一个设计,用户自己制作封面来总结视频内容。久而久之,就为用户建立了“抖音高端,快手低端”的心理模型。虽然这是一种幻觉,但也证实了心智模型的不完整性和局限性。至于微视之所以在拥有腾讯这么大的流量的情况下却打不过抖音爸爸,就是因为微视把内容留给用户自己做UGC,却用了抖音霸道的互动形式。 (图中截图均为打开产品时第一屏的截图,反正我选的是女孩,你呢?)

在音乐产品以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为主的市场中,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的音乐播放界面并没有太大区别。 QQ音乐主要注重内容的视觉展示,而网易云音乐则采用拟物化的表现形式,看起来更有质感,两者给用户带来的心理模型也不同。最近新星MOO的音乐看起来很不错,互动方式也很有趣。我强烈推荐大家去体验一下。 MOO音乐建立的心智模式年轻、潮流,也顺应了短视频的热潮。当我第一次打开这个产品时,我以为这是追博BE的草稿,着实令我惊讶。

对于视频产品来说,腾讯视频和优酷带来了不同的心理体验。腾讯视频建立的心智模型简洁明了,让用户直接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优酷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更加出色。有的,频道图标带来的氛围也是时尚有趣的。开颜给用户群体带来的感觉更加高端,创造的心智模型更加新颖。

以上分析了市场上一些流量较多、用户体验较好的产品。还有更多具有不同心理模型的产品。因此,人性化设计无非是根据用户的心理和行为建立概念的心理表征模型。 ,提前用户一步预测用户的下一步行为,给予用户不同的认知体验,从而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逻辑可以与流畅的体验设计联系起来。

如何做好产品的心智设计

产品的要素包括文字大小、颜色选择、版式、布局等,总体目的是为产品建立心理概念表征模型。我们来谈谈设计师应该如何设计产品的心理表征模型。

1、明确产品属性

无论我们是从头开始设计产品,还是进行重新设计,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定义产品的属性并建立概念心智模型。从零开始的产品设计师可以通过用户研究等一些前期准备工作来模拟产品的概念心智模型,提取产品的关键词以及希望用户有什么样的感知,在1.0版本后上线。进行心智层面的数据收集,进行新一轮的版本设计和迭代;项目修改也是如此,因为只有数据才能支持设计。只有通过用户反馈提炼出更精准的产品关键词,才能打造出更精准的产品表现模型,所以这一步是核心且关键的一步。

明确产品属性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