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库总部人去楼空,供应商抛弃,大量官司缠身,还拖欠货款

日期: 2024-11-21 22:14:12|浏览: 302|编号: 8196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供应商:不再愿意给寺库发货

在总部人去楼空的同时,寺库也面临着昔日合作伙伴的抛弃。 “我们公司已经打赢了对寺库的官司,追回了100万元的债务,但还有100万元的官司还在打。”寺库前供应商张先生(化名)表示,“现在几乎没有供应商愿意给寺库发货。”

在寺库大厦一楼,北京商报记者看到一名女子不断催促寺库前台工作人员还款。寺库前台工作人员向女子承诺,每周一都会支付一部分费用。该女子告诉记者,“很多奢侈品都托运给了寺库,但她一直没有收到货款。”

北京商报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看到,仅2022年不到一年时间,与寺库相关的公开案件就有近百起,且几乎全部与销​​售合同有关,其中不少案件涉及寺库。 。为被告。其中,7月27日发布的民事裁定书显示,普拉达时装商业(上海)有限公司申请冻结上海寺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名下1100万元以上财产及相应价值的财产。是寺库的全资子公司。 。法院经审查认为,申请人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裁定实施查封、冻结,期限一年。

不仅财产被冻结,寺库一年内两次申请破产重组。 8月10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北京寺库商贸有限公司申请破产审查,申请人为赵东平; 2022年1月,柴晨旭还向北京寺库申请破产审查,但第二天申请人就撤回了申请。

对于首次申请破产,寺库向北京商报记者予以否认,并表示将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不过,寺库目前尚未对最新申请破产一事作出回应。

即便如此,寺库App内的各种优惠活动依然让人眼花缭乱。在寺库App首页,“818奢侈品节”的宣传字样跃然纸上。 “全站最高立减1800元”、“新人5000元大礼包”等优惠活动层出不穷,App内所有商品均可正常购买。寺库直播中也有不少个体商家在卖货。

分析师:融资不会从根本上减轻偿债负担

曾经的资本宠儿,寺库也有过辉煌的时刻。 2012年以来,寺库先后收购了趣店、LVMH等多家战略合作伙伴

已获得包括集团旗下基金L Asia在内的多轮融资,并于2017年在美国上市,成为“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当时,寺库正处于鼎盛时期,创始人李日学公开表示要“把寺库打造成为一家有109年历史的企业”。

如今,拖欠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寺库需要新的资金流入来“维持生命”。一位接近寺库的人士表示,“寺库一直在寻求新的融资,所以肯定不会放弃App交易,只有持续的业绩,才有可能解决财务危机,继续融资。”

2022年3月,寺库宣布与Great World Lux Pte. Ltd.签署1.75亿美元再融资协议。根据协议,寺库与Great World Lux Pte同意对寺库于2018年8月8日向Great World Lux Pte发行的1.75亿美元三年期可转债进行再融资。

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沉萌指出,“再融资只是以旧贷款换新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以新条件重组原有借款。对于寺库来说,可以延缓贷款压力。”债务偿还到期,但并不会从根本上减轻寺库的偿债负担,目前寺库的前景并不乐观,投资者很难改变对寺库的预期。”

对于寺库的现状,时尚透明创新中心创始人杨大云认为,“寺库的产品价格比品牌店便宜很多,这是奢侈品牌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奢侈品集团不得不一定程度上也会限制像寺库这样的平台的发展。”

他进一步指出,“商品的利润缺口需要寺库自己来填补,从长远来看,寺库将无法承受现金流和库存的压力。”杨大云认为,寺库开通平台后,中国代理的奢侈品以及其他渠道的产品都在平台上销售。这也导致了寺库上真假混售,核心竞争力逐渐被削弱。

《2019中国奢侈品电商报告》显示,奢侈品牌在中国线上渠道通过非官方商家的供货率为73%,非官方产品出货率为81%,顾客买到假货的可能性超过48%。 。

对于寺库未来的发展,拥有十几年奢侈品电商经验的李女士直言,“没有未来”。李女士认为,“对于垂直电商来说,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创造真正的价值,只是靠低价抢占市场,但自己无法产生收入,所以垂直电商很容易被抛弃”由消费者”。

她进一步指出,“面对领先电商平台上无数的供应商,垂直电商没有竞争优势。”领先的电商公司其实更像是产品搜索引擎,消费者很容易建立习惯。当奢侈品电商不再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时,顾客就会失去忠诚度。此外,获客成本也非常高,平均每人达到数千元。因此,垂直电商尤其是奢侈品商业模式很难有未来。

从寺库财报来看,2021年上半年,寺库的GMV、总订单、活跃用户等关键数据均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下降17.7%、17.8%、13.6%。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