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发展方向介绍、现有渠道策略分析——摘自百度文库、魅族营销渠道对比、建议总结 1、发烧友最爱的小米手机介绍。小米成立于2010年4月,对其手机进行了大量的营销活动,高性价比使其极受欢迎。但早期,小米手机的分销模式主要依靠线上直销,即制造商-消费者。这种分销模式创造了小米的销售神话。其优点是:1、通过互联网直销的成本相对较低,企业可以将大部分节省的渠道管理和维护成本返还给消费者。毕竟,高配置、低价格才是小米最强的竞争优势; 2、企业可以直接了解客户需求,进而改进产品; 3、获取大量用户信息——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未来的市场将掌握在拥有大数据的企业手中; 4、由于小米与凡客诚品在物流上有合作,所以小米和凡客诚品的品牌可以互补,节省小米的物流成本;其次线上直销带来了一些问题: 1、由于小米的主要分销方式是线上直销,而小米手机属于科技产品,因此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其售后维护问题; 2、小米的线上直销方式主要依靠自己的小米官网 虽然后来与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公司合作,但考虑到小米手机的巨大需求,其官网经常出现异常访问量大,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二。发展方向: 1、2012年生产719万台,销售额(含税)达到126亿元。
719万台出货量中,70%来自互联网销售渠道,其余则来自运营商渠道。 2、进入2013年,小米似乎看到了自身产品单一带来的局限性,立即开始拓展小米手机周边产品(包括米兔公仔、小米polo衫、小米帆布鞋、移动电源、蓝牙耳机等),还有4月9日发布的小米盒子,以及现在大家都在猜测的小米笔记本。小米已经开始布局自己的发展和增长战略。相信未来人们谈论小米时,谈论的将不仅仅是手机,而是更丰富、多元化的产品。 3、有人把小米的成功归功于雷军的饥饿营销,也有人把小米的成功归功于小米的口碑营销。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口碑营销。雷军表示,小米不把顾客当上帝,而只把顾客当朋友,因为中国是一个无神论国家。这也是小米主动收集论坛用户反馈并每周更新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样就实现了有效的沟通,让消费者感觉自己参与了小米手机的优化。当他向同事介绍小米手机时,他会兴奋地说这是他自己的想法,这可以说是雷军独创的营销方式。 4、从期货到现货,再到台湾、香港,产品开始放量。似乎大家都认为小米要快速发展壮大,但雷军却表示,小米不想成为一家大公司,只想开一家小店,打造一家小而美的公司。 3、现有渠道策略分析: 1、主要自有网络渠道:根据小米手机的渠道策略,小米手机建立了自己的渠道。小米手机自有渠道是消费者通过小米手机官网定制手机。
距离正式开业前几个小时,小米手机的购买页面几乎瘫痪,购买小米手机更是难上加难。除了官网外,小米手机还指定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平台拥有线上销售特权。但小米手机在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平台的货源却非常充足,这就暴露了其渠道问题。 2、增加手机运营商渠道,制定合同:为了解决渠道问题,小米手机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进行了合作。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与小米手机运营商合作,是为了自身利益,增加产品种类。中国联通、电信通过实体营业厅和网上营业厅销售小米手机。 3、拓展社交渠道,从苏宁开始:小米手机增加了手机销售渠道,开辟了线上销售以外的新渠道。苏宁电器成为小米手机第一家社交电商渠道卖家。 4、魅族营销渠道比较 简介:魅族是非典型营销渠道的代名词。 2007年从MP3巨头转型为手机。现在已经推出了五款手机:M8、M9、MX双核、MX四核。因其一年一机的开发模式和只做高品质手机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国人称其创始人黄章为“中国乔布斯”。小米和魅族世仇由来已久,但我非常看好这两家认真做手机的中国公司。魅族的定价方式与小米不同——中高端。虽然这个现在看来太高了,但相比小米这个自嘲的品牌来说,应该还是有其独特之处的。
这也使得其品牌价值在未来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魅族分销渠道:与小米的营销渠道不同,魅族拥有自己的实体体验店。实体店虽然会增加公司的成本,但其服务和售后是小米无法比拟的。这也是大多数煤粉喜欢魅族而讨厌小米的原因。尽管魅族已经建立了大量的实体店,但其盈利模式仍然没有完全成熟。小米已经逐渐探索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而魅族仍然在销售自己的单一手机和少量的手机配件。五。建议:1、随着小米生产线不断完善,其售后服务必将成为一大诟病。因此,小米必须建立自己的小米体验店。这里我们说的是体验店,它只会起到两个功能:体验和服务,不会销售产品。小米主打高配置、低价策略,同时还有电商、电信公司等其他发展渠道。这不允许小米建立自己的实体店,因为这会引起它与渠道商之间的摩擦。 2、由于小米体验店的覆盖范围有限,所以小米的售后服务还是会存在问题。那么小米就得另寻出路——可以与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手机零售商或者维修商建立业务关系。 3、持续多元化发展,增强自主品牌竞争力。这是为了增加他们与苏宁这样非常有实力的渠道商的谈判筹码。六。总结:小米虽然逐渐失去了“三驾马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