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疫情持续来袭,奢侈品行业联手取暖的故事再次上演。这一次,两方一缺项目,一缺钱。
6月3日,趣店与寺库同时宣布,趣店将以不超过1亿美元的价格认购寺库最多10,204,082股新发行的A类普通股。交易完成后,趣店将持有寺库约28.9%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从今年3月,万里目正式上线,到4月,斥巨资签约赵薇、黄晓明、雷佳音、郑恺、贾乃亮五位明星代言人,并连续五天开启直播,然后在6月,斥资1亿美元成为奢侈品电商寺库第一大股东……可以说,这一系列的市场和资本动作都非常快。
如此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趣店业绩下滑和多元化不断受挫。
1亿美元“买”了什么?
对于这笔股权交易,首先我们要问一个问题,这1亿美元多少钱?
在回答之前,首先需要澄清这1亿美元对于趣店和寺库的重要性。两者都是上市公司。从双方的市值来看,确实是来自“瘦”友的拥抱。截至6月6日,趣店市值为3.9亿美元,寺库市值为1.51亿美元。如果将1亿美元的认购价与市值进行比较,则分别是各自市值的25%和66%。这个比例并不低,所以1亿美元对双方来说都很重要,尤其是对寺库来说。
至于本次交易的效果,两家奢侈品电商平台能否达到1+1>2的效果是业界最关心的。
我们先来听听双方是怎么说的。趣店CEO罗敏表示:“此次战略合作充分发挥了两家公司的资源、能力、行业专长和市场地位,同时促进供应链管理、用户获取和留存、质量评估、售后服务和融资等方面的发展解决方案方面的合作。”
寺库首席执行官李日学表示:“我们相信,通过整合双方的资产、经验和竞争优势,与趣店的战略合作将有助于我们加速发展。我们将利用本次投资进一步增强我们的供应链能力,提高我们的供应链能力。”用户满意度。”花费。”
前景不说,光是消息发布当天,就对股价起到了推动作用:寺库股价收涨52.56%,趣店收涨5.44%。从股价表现来看,投资者似乎认为寺库从此次交易中获益较多。
对此,相关互联网分析师向Notes表示:“1亿美元买下了近30%的股份。以寺库目前1.5亿美元的市值来看,溢价超过一倍。趣店的收购显然是时候降价了。”当然,趣店也可能想借机“抬高”寺库,以凸显两者的合作前景。公司”。
对于寺库来说,这一亿美元可以说非常及时,说是救命钱或许也不为过。
作为国内第一家奢侈品电商,在奢侈品电商垂直领域,寺库从资历上算得上是趣店(万里目)的大哥。但这两年,这位大哥的日子过得并不舒服。
资本市场对电商行业的态度一直耐人寻味:与其他追求盈利的行业相比,资本市场对电商企业规模增长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市场盈利能力的预期。
这一点在寺库尤为明显。据寺库2019年财报显示,寺库全年总营收68.692亿元,同比增长27.5%,净利润1.617亿元,同比增长3.9%。截至去年第四季度,寺库已实现连续14个季度盈利。然而,在不断实现盈利的同时,其股价却持续下跌。
2017年9月,寺库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13美元。 2018年8月达到15美元的最高点后,其股价持续下跌。截至今年6月6日,寺库股价仅为3.01美元,较上市初期下跌逾四分之三。
电商不断实现盈利但股价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奢侈品电商过于垂直化、小众化。这样的电商平台未来的发展想象在资本眼中是有限的。不仅是寺库,还有当当网,前不久因为“庆重庆年”而人气很高。
按照李国庆“不经意”向外界披露的说法,当当网目前还在盈利,但如果当当网以目前的定位回归资本市场,股价极有可能会与寺库一样下滑。反观那些综合性电商公司,别说亚马逊、天猫、京东这样的巨头,就连小资的拼多多估值也惊人。虽然拼多多每个季度都会亏损几个寺库(拼多多今年一季度净亏损31.7亿元,约合4.47亿美元,相当于近3个寺库的估值),但股价和估值却相应上涨。随着亏损的扩大一路上涨。
此外,寺库虽然保持盈利,但日子依然拮据。
寺库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寺库可用账面资金为7.1亿元。疫情发生前,寺库就已经开始节省日常运营费用。数据显示,寺库去年四季度运营成本同比下降7.5%至2.46亿元。营销支出占运营成本减少的大部分。第四季度,寺库营销支出同比下降30.9%至1.06亿元。
营销减少的直接影响是增长放缓。第四季度,寺库营收增速仅为13.8%,创上市以来新低。如上所述,资本市场对于寺库这样的垂直电商平台的规模和增速来说,远比利润更重要。
于是趣店以溢价一倍多的价格成为了寺库的大股东。它最想要的是什么?
万里目(趣店旗下项目)目前最缺的就是寺库的供应链。作为奢侈品电商的生力军,我们可以看到万里目的主要SKU依然集中在相对高端的美妆产品上。至于箱包、珠宝、手表等品类的官方奢侈品牌,我们与万里目合作。不多。
作为老牌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已与3800多个高端品牌达成官方合作,SKU超过40万个。这也是趣店(万里目)最看重的。
这就是上面提到的缺项目、缺资金,他们一拍即合。 “首先可以看出,双方都认可奢侈品电商的发展前景。其次,从业务构成来看,万里目与寺库的重合度非常高。”相关电商行业分析师告诉懂笔记,此次双方合作最直接的好处是寺库可以用更多的资金调整供应链资源,万里目可以获得更多的品牌资源。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应该是1+1>2的合作,但是……
千亿市场蛋糕谁将拥有?
合作能否给双方带来更好的前景,改变趣店和寺库的市场地位?
“目前,奢侈品电商这个细分市场吸引新客户的成本非常高,比拼的是谁更强、谁能坚持到底。”对于趣店目前的竞争环境,相关电商行业分析师表示,东东笔记表示:成为寺库大股东对趣店整体规模影响不大。 “虽然寺库一直在盈利,但整体规模较小。从Net-A-等海外大型奢侈品电商的财报来看,它们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奢侈品电商平台规模化后能否站稳脚跟,取决于公司本身。资本实力和供应链控制能力,但趣店在这两方面显然与阿里巴巴和京东不在一个水平上。”
或许,垂直电商和综合电商巨头势必会发生碰撞。当巨头们聚焦奢侈品细分市场时,情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在趣店万里目推出之前,阿里巴巴、京东等传统电商巨头就已经进入这一领域。
阿里巴巴先是成立了自营奢侈品平台天猫奢侈品,后又与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电商平台Net-A-成立合资公司,接入天猫奢侈品平台;京东推出奢侈品业务,投资3.67亿美元打造全球奢侈品电商平台。 2018年,京东联手LVMH旗下基金L Asia完成对寺库1.75亿美元的投资。京东公布的数据显示,已与全球200多个奢侈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很难说趣店投资寺库是否会与京东在奢侈品电商领域产生“协同效应”,但它已经直接将自己摆在了阿里巴巴的前面。在未来拓展市场、盈利的长期竞赛中,花钱去拼趣店,胜算有多大?
趣店以前不缺钱。然而,作为一家以校园贷起家、以互联网金融为主营业务的美股上市公司,趣店自上市以来一直淡化其网贷公司的形象。为此,其进行了无数次多元化尝试,包括汽车新零售、在线教育、家政等业务,但都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也无法带来足够的现金流。
在趣店再次转向奢侈品垂直领域并推出万里目后,外界首先看到的就是“百亿补贴”的大旗。口号喊了,但钱从哪里来?
趣店目前市值不到4亿美元。即使算上寺库,整体市值也不到100亿元。从趣店财报可以看出,截至2020年3月31日,趣店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15亿元。就这点资金,打算怎么拿出“百亿补贴”?
难道信心来自于对全球奢侈品牌线上趋势的判断?
贝恩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奢侈品销售额达31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35%。在其《2020年奢侈品研究报告春季更新》中指出,到2025年,中国个人奢侈品消费量将增至全球的50%。《麦肯锡中国奢侈品报告2019》也预测,奢侈品的线上销售2020年将占10%; 2025年线上销售额将突破1500亿元。
对于所谓的全球奢侈品线上化趋势,相关分析师告诉Notes:“虽然线上渠道不断增长,但线下仍然是传统大牌奢侈品的主要渠道。奢侈品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细分领域。从领域来看,奢侈品电商的主要用户群体其实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城市白领,即使不通过电商平台,他们也会寻找代购等渠道进行消费。”
“此外,奢侈品牌本身也不愿意进军线上渠道,尤其是领先的奢侈品牌。他们必须保持自己的高格调。线上渠道甚至打折的直播都不是他们追求的。”该分析师强调,目前奢侈品牌走向线上的趋势主要是受疫情影响(毕竟线下门店暂停营业),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线下渠道可以享受到更好的购物体验。 “那些大牌奢侈品的小众品牌,消费群体更看重线下购物的体验,而不是价格。 ”
千亿的市场规模,摆在阿里巴巴、京东、趣店、寺库面前的这块巨大蛋糕无疑具有吸引力,但奢侈品巨头线上自营或委托第三方平台的比例会是多少?未来真正属于电商行业的有多少?有多少能最终登上垂直电商平台的盘子?
回答以上问题现在看来似乎很难,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品牌背书。消费者显然将奢侈品的品质放在第一位。就此而言,自营奢侈品牌风险最小,其次是第三方综合电商巨头和第三方垂直电商平台。
从国内电商的角度来看,奢侈品的真伪一直存在争议,万里目在这方面也无法避免批评。
在企业背书(口碑)方面,趣店和寺库相比天猫和京东可能已经处于劣势,而在售后和服务保障方面,他们的能力也未必能达到。可以看到,目前黑猫投诉平台上有368条与万里目相关的投诉,其中一半以上是涉嫌虚假广告或假冒销售的消费者投诉,而另一部分则集中在“拒绝发货”、“单方面取消订单”等服务不良问题。对于万里目这样才上线三个月的平台来说,这样的投诉数量已经令人震惊。这些问题和挑战会因为半里目+寺库的拥抱而改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