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投资者也会犯错误。
巴菲特的旅程并非一帆风顺。他花了 37 年才赚到第一个 1 亿美元。
投资标的包括知名的GEICO保险公司、美国运通、喜诗糖果、华盛顿邮报等。还有起死回生但也让巴菲特遗憾的登普斯特公司。还有一些公司让巴菲特陷入了困境。洛克伍德公司等。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毕竟,这家公司已经成为巴菲特的代名词,但在当时,这家公司还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投资。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只能生产同质纺织品。说它是一家烂公司也不为过。在此期间,伯克希尔想尽一切办法创造一些利润,但巴菲特很清楚,这家公司永远无法长期提供令人满意的回报。
01 哈撒韦公司
19世纪,马萨诸塞州新贝德福德的哈撒韦公司是一家繁荣的棉纺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队需要大量制服,对其产品的需求激增,该公司的利润猛增。
到了 20 年代,生意被来自美国南部的廉价劳动力抢走了。大萧条使情况变得更糟。新贝德福德地区的许多工厂关闭,企业主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地方。投资。
在大萧条时期,有一家公司继续坚守着纺织业:海瑟薇。战后该公司由 经营,他额外投资 1000 万美元对工厂进行现代化改造。斯坦顿和他的兄弟奥蒂斯甚至使用个人贷款作为企业的投资资本。
后来,海瑟薇进入了人造纤维领域,但仍然缺乏竞争优势,因为它无法阻止这个市场的新进入者。最令人沮丧的闯入者来自远东,因为它们更便宜。
然而,尽管压力增大,西伯里·斯坦顿并没有从公司撤资,而是继续留在纺织业务。 1955 年,他将 与 Fine 合并,使公司规模扩大了一倍。
02 伯克希尔
是另一家位于新英格兰的纺织公司,由 Chase 家族控制 150 多年。该公司生产基础纺织品。马尔科姆·蔡斯自1931年起执掌伯克希尔,但到了1955年,他悲伤地发现,无论他在新英格兰的纺织业投入多少钱,都是徒劳。他投入的越多,损失的也就越多。 。
与大通相反,斯坦顿仍然相信团队的管理能力,并对合并后公司强劲的资产负债表感到满意。伯克希尔和哈撒韦合并后,斯坦顿担任总裁,马尔科姆·蔡斯担任董事长。
合并后,公司拥有1万多名员工,14家工厂,销售额一度达到1.12亿美元。斯坦顿还订购了新锭子并组装了一台新织机。
然而,斯坦顿的信心是错误的,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纺织业变得越来越萧条。
03 巴菲特的“里程碑式的愚蠢”决定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本杰明·格雷厄姆 ( ) 和他的合伙人杰里·纽曼 (Jerry ) 就非常认真地审视了伯克希尔·哈撒韦 ( ) (BH)。
毕竟,公司股价接近其每股流动资产净值,这是他们寻找目标的重要标准。 1955年公司合并后,巴菲特也在远处观望。直到1962年12月,伯克希尔的股价才跌至7.50美元,他通过巴菲特合伙人公司购买了一些。
当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运营资本为每股10.25美元,每股账面价值为20.20美元,营收为6000万美元,只剩下五家工厂。
由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价继续低于其净流动资产价值,巴菲特买入了更多股票。
当时,巴菲特还没有接管公司的想法。他采取了典型的格雷厄姆式捡烟头的投资方法——股价如此便宜,业绩的轻微波动或热情买家的出现就能获利。完成的。
正如巴菲特所说:“在街上捡到的一个雪茄烟头可能只剩下一口可抽,但‘便宜的进货价格’却使其有利可图。”
西伯里斯坦顿继续关闭工厂,以腾出现金用于股票回购。巴菲特的计划是从下一波回购中获利。不久之后,又有两家工厂关闭,预计将回购更多股票。
04 果断回购
斯坦顿决定于1964年春天完成股票回购。当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总股本为1,583,680股,巴菲特合伙人持有该公司7%的股份。
在宣布回购之前,斯坦顿问巴菲特他愿意以什么价格出售自己的股票。巴菲特告诉他 11.50 美元,比合伙企业的收购价高出 50%。巴菲特后来回忆说:“这就是免费的一口香烟,享受完这个之后,我打算继续寻找下一个被丢弃的烟蒂。”
“好,成交!”斯坦顿说。但几天后,即1964年5月6日,斯坦顿致函全体股东,提出回购225,000股股票,但价格为每股11.375美元。这比他向巴菲特承诺的价格低了1/8美元。
巴菲特表示:“我对斯坦顿的行为感到愤怒,因此没有接受他的提议。”
他后来发现,这是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纺织业仍在以可怕的速度下滑,而伯克希尔仍有可能继续亏损。
当时,明智的做法是坚持原计划并迅速获利了结。但巴菲特并没有这样做。斯坦顿的欺骗激怒了巴菲特。他没有卖掉股票,而是买了更多股票,而且买得非常激进。平均购买价格为 14.86 美元。
巴菲特后来这样评价当时的情况:“1965年初购买的金额非常大。仅伯克希尔的净营运资本在1965年12月就达到了每股19美元。”
截至 1965 年 4 月,巴菲特已累计持有公司 1,017,547 股股票中的 392,633 股。 5月,他以38.6%的股份控制了伯克希尔董事会(当时该公司总市值约为1800万美元)。
看看巴菲特今天如何描述最初的场景将会很有趣:“看看斯坦顿和我幼稚的行为。毕竟,八分之一美元的差异对我们两个人有什么影响?他丢了工作。”我将超过 25% 的合伙资金投资于一家我几乎一无所知的糟糕企业。”
伯克希尔的每一分钱都必须用来维持纺织业务。它没有闲置资金,并背负着 250 万美元的债务。
1998年7月20日,巴菲特在《财富》杂志上发表文章说:“我们因为贪图便宜而卷入了糟糕的生意。”
他还表示,原本猜测公司会有大量营运资金,但后来得知这只是幻觉。
伯克希尔不仅是一个雪茄烟蒂,而且是一个无味的雪茄烟蒂。
一家本来没有希望的公司,巴菲特最终把它打造成了一个企业帝国!
如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1965 年有 1,200 名股东,其中许多人在巴菲特接管公司 20 年后成为百万富翁)。
一路走来,这是一个让很多人着迷的故事,有很多实践经验和教训,我们将一一展现。我们先讲巴菲特如何找到合适的领导者并给予他完全的信任。
1965年,伯克希尔的关键人物不是巴菲特,而是一位从基层打拼的制造业经理。这个人在巴菲特融入公司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让他有时间规划公司必要的转型。 。
05 巴菲特来访找到未来总统
肯·蔡斯被指派带巴菲特四处参观。蔡斯是一位 40 多岁的谦虚而简单的经理。他从基层一步步晋升到公司制造总监的位置。
蔡斯和巴菲特连续聊了两天。巴菲特想了解公司的方方面面,对如何解决公司盈利能力低下的问题特别感兴趣。他想了解公司的所有问题以及肯·蔡斯的解决方案。在交流中,巴菲特被蔡斯的坦诚深深吸引。
经历了登普斯特农机公司事件后,巴菲特知道,一家陷入困境的公司只有由正确的人领导才能成功。这个人不仅要有工作能力,还要有诚信,把股东的利益放在心上。巴菲特认为谦虚的肯·蔡斯正是他要找的人。
但肯·蔡斯已经在寻找另一份工作,痛苦地意识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没有未来。他已经与一家同行公司进行了交谈,并计划加入他们。
1965年4月,蔡斯和巴菲特在纽约见面。两人聊了十分钟。巴菲特告诉蔡斯,他希望他担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总裁。巴菲特表示,他已经拥有足够的股份,可以在下次董事会会议上接管公司的控制权,但要求蔡斯在此之前对谈话保密。
巴菲特表示,大通可以全面管理公司运营,他不会参与日常管理。事实上,巴菲特在他控制的公司中通常扮演三个角色:
1)资本配置;
2)选择重要的管理者并考虑适当的激励措施;
3)对工作出色的管理者进行激励。他不需要每天的会议或简报,但他喜欢阅读运营部门的数据。
在 1965 年 5 月的董事会会议上,肯·蔡斯当选为总裁。
几年后,巴菲特合伙人公司拥有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近 70% 的股份。
但是,当面对一家士气低落、行业衰退的新英格兰小纺织公司时,你能做什么呢?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06 伯克希尔哈撒韦:
老板、首席执行官和一家不盈利的企业
1965年,巴菲特不得不集中精力管理位于奥马哈的合伙投资公司。尽管该合伙企业已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但它仍然需要研究数百家其他公司以供选择。
巴菲特不知道如何经营一家纺织公司,但他有肯·蔡斯这个得力助手。
随后,巴菲特通过八个步骤对伯克希尔进行了重组,具体如下:
1. 摆脱清算人的坏名声
在登普斯特投资案中,巴菲特关闭了工厂,导致数百人失业,比阿特丽斯人民因此憎恨他。这让巴菲特深受伤害。
接手伯克希尔后,巴菲特立即向新贝德福德媒体宣布,公司将照常运营,不会关闭工厂。
2、授权
巴菲特兑现了他的承诺:肯·蔡斯全权负责与工厂运营有关的一切事情。巴菲特的工作就是管理资金。
3. 激励措施
巴菲特不喜欢用期权作为奖励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不承担下跌的风险。它实际上鼓励管理层用股东的钱进行赌博。相反,他向 Ken Chase 提供了购买 1,000 股股票的机会。
蔡斯当时的年薪只有3万美元,他没有足够的钱来购买这些股票。巴菲特提出借给他 18,000 美元,蔡斯接受了这个提议。
蔡斯已经证明了自己无论是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还是对他的老板巴菲特都是忠诚和可靠的。巴菲特现在可以通过这家小公司做出伟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