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暴跌,5月1日赴日“薅羊毛”成为社交平台热门话题。
“LV白菜价”、“东京香奈儿都半价”的帖子遍布小红书、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评论区也有人询问金价:“日本会陷入金羊毛吗?”如今身在日本的王思聪也被网友调侃:“有钱人也去扫货?”
美元兑美元汇率刷新了近34年来的最低记录,这让日本在热门旅游地区更加受欢迎。携程数据显示,日本成为五一假期出境游首选目的地;同平台显示,日本出境旅游预订热度指数同比增长三倍以上。
有人想趁假期去日本,低价转一圈,省下几千元;有人根据社交平台上的攻略设计了“买买路线”,化身数学家计算兑换和优惠规则。 ,我打算在这个五一猛烈地消费一个。
毕竟,他们可以亲自赶往日本。毕竟,还有少数人不能去日本寄希望于代购,做起远程“羊毛”。
“我发了一条购买帖子,不到十分钟就收到了十几条评论。” Koko在4月底在小红书上发了一条代购帖子,很快就收到了大量的留言和私信。还有同样去日本招揽生意的游客在评论区留言,“可以(代购),需要私(信)”。
在日本工作的陈涵更早感受到了日本代购的火爆。从4月份开始,不少国内朋友问他是否可以购买游戏机、相机以及各种奢侈品。许多在日本的中国人都帮助国内的家人和朋友买东西。
采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日本代购也数倍于中国的社交平台,引发了一阵讨论。
不过,相比于9年前“爆款”的电饭锅、智能马桶盖,此次赴日代购瞄准的是各类奢侈品、尖货。
消费经济趋势下,日本代购迎来“消费升级”。
《白菜价》LV,
成为日本特产
5月1日下午,东京银座,一条带有两个弯道的长龙格外引人注目。这支队伍的终点是东京银座的松屋LV店。
“花了一个多小时才进店,一边排队一边祈求想要买的包包。”上海的VIVI几乎每年都会去日本旅行,不过这次我会飞去日本买包包。除了自己的包之外,还有两个人想买。 “听说早上店还没开门就有人来排队,就是为了抢货。”
好不容易排队进店后,还要和店员快速沟通。这种流行的模式消失了,出现了另一种模式。店里买三四包的人不在少数。拿出了一款人气包包。店里所有人的视线都移了过来。只有店员才会将袋子交给将要交给袋子的人。
飞日本买LV只是因为太“便宜”。
以LV的热门款为例,如果你在日本大阪心斋桥的高岛屋购买LV,退税是10%,另外还需要支付商场1.55%的手续费。该包售价约为13648元。
不过,在新寨桥高岛屋购物中心,还可以参加招行银联信用卡300元返现以及携程的3%返利活动。最终售价为12579元,同款包包在中国的售价为16700元人民币,比日本贵了4000多元。
左:LV中国专柜价格。右:小红书博主计算的日本LV价格
“现在LV在日本的价格相当于国内的7-8%。”陪同他去日本的思思透露,最近她接待的很多客人都会购买奢侈品,不仅仅是LV,其他奢侈品牌也因为日元汇率的下跌而挤满了消费者。
在小红的书中,LV甚至因为“一位中国游客”而被称为“日本特产”。
大黑屋如“游客必去”的二手奢侈品店,却没有奢侈品专柜人气高。
在思思,这是因为二手店会根据汇率变化及时调整价格。相比之下,官方专柜的调整就没那么快了。 “这比购买全新的更划算。”
2015年,中国在日本也掀起了一股代购热潮,但当时“爆火”的还是智能马桶盖、电饭锅等产品。
当时,吴晓波在《去日本买个马桶盖》中写道,售价2000元的马桶盖并不便宜,日本免税店的营业员用中文难掩喜悦和嘴巴说道。 “只要有中国,就有旅游团来,每天都卖完。”
这年头,智能马桶盖、电饭锅都不香了。买的都是各种奢侈品、尖货。
LV、、GUCCI等奢侈品店代购爆满;富士相机买断货,商店限购直销。代购跑日本所有运动鸟专卖店下单。 《捕鸟人》...
一方面,智能马桶盖、电饭锅的价格会跟随汇率变化,不划算,而奢侈品、高端商品的价格没有变化。投资;
另一方面,国内家电技术的进步、日本核污水以及前段时间的小林制药事件,让很多人对日本产品“失去了魅力”。
五年前,陈瀚的家人和朋友会要求他购买一些小家电、化妆品和护肤品,但现在他的购买基本集中在奢侈品和尖锐物品上。 “五年前我背着两个电饭锅回国。现在只要背着两个LV回国,就轻松多了。”
获得三小时门票
“4月29日飞往日本,有需要的请来。”
KOKO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代购贴,很快就收到了几十条评论。她承认自己从来没有做过代购。 “只有我以前帮朋友带过一些化妆品。热闹”。
KOKO购买了两个LV包包和一块欧米茄手表。去购物的路上花了大约三个小时才买到。代购费近3000元。
在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类似的代购帖子还有很多。
五一之前出游的游客感觉,购买热潮是日本的学生和“上班族”。
“3月份就有人问我能不能买,4月份问的人就多了。”陈瀚以前只是帮亲戚朋友购买,现在他开始帮助网友购买奢侈品、电子产品和各种模型玩具。
他没有太多采购经验。他承认自己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日元贬值,物价上涨,我们的工资没有太大变化。代购没赚多少钱,就是一顿饭。”
在日本留学的麦吉每次去药妆店、百货公司都会遇到代购的情况。 “还有人直接把货带进店里,有的能一次性扫完整个货架。”受此影响,她也开始在休闲鱼等平台上发布一些产品的购买链接,但下单的人并不多。
汇率下跌,在日本打工的中国人买了半价菜 来源:小红书《》》
一旦采购,更多的专业人士,使采购代理成为一门生意。现在,留学生、海外“打工党”以及打算去游玩的游客也受到购买热潮的影响,纷纷加入这一行列。
在日本采购的不仅仅是中国人。
4月17日,日本观光厅发布数据。 2024年1月至3月,旅游消费达175.55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20亿元),同比增长73.3%。
博主“大叔继续滚”告诉我们,奢侈品、手表、相机都是大众化的产品。有些人甚至带着折叠自行车和头盔回到中国。许多韩国人也在日本购物。 “韩国更接近日本、欧美和东南亚”。
世界正在“购买”日本,但消费能力最强的可能是中国人。
日本观光馆数据显示,中国游客累计消费352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5亿元),高居旅游榜首。人均消费金额为日元(约合人民币13741元),相当于每人消费一辆LV就相当于消费了一辆LV。包。
日本毛,毛不好
采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方面,全球消费降级,选择寻求日本代购的消费者也看中了“便宜”和“性价比”。他们仍然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尽管社交平台上的代购业务看起来很火爆,但实际成交情况取决于多重因素。
KOKO 收到了数十条私信和评论。很多人问。真正决定购买的只有三四个人,最终成交的也只有三单。 ”毕竟好几万元啊。精华
另一方面,日本的代购热潮持续了近一个月,不少店铺的热门款式已经断货。
北北这两年兼职采购,几天跑两天,没买客户的尺码。我只能帮忙取消订单。工作”。
早起排队、跑几家店、和店员沟通、寻找更好的优惠政策、退税……这些都是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奢侈品、锐利物品带回中国。
贝贝坦言,“采购是门灰色生产”。
她买的奢侈品基本都会扔掉,顶多留下一个防尘袋,或者和朋友分工。一旦交税,价格优势就没有了。
日本的繁荣之下,一些人保持着理性。
出身专业代购的刘毅选择放弃“混战”,投身代购代购。
在她看来,采购就是为了创造差异。以前代购能赚钱,更多的是靠信息差异和价格优势。
但现在,出国的门槛变低了,往返日本的最低机票价格不到1500元。社交平台减少了信息。采购不再是一项能赚大钱的生意。
与日本代购相关的另一个话题是“税”
曾经算过各种可以到手12000元的折扣,卖到14000元,顾客就会愿意接受,因为比国内专柜便宜了两三千元。
但现在,随着各种社交平台的发展,代购的价格越来越“透明”。忽略购买门票和住宿的费用。很多代购为了节省成本住在胶囊酒店,而且越来越滚滚。 ”
国内已有电商平台主打代购业务。
2015年,刘强东在京东全球购澳大利亚发布会上表示,过去中国人购买外国产品主要依靠代购,因为关税高,跨境贸易便捷。随着政府对跨境电商的支持,这一障碍已经得到解决。
所有零售商最终都是大商家的事。只有大型零售商才有能力管理连锁店。 “个人卖家无法建立供应链并提高供应链效率。”
现在,天猫、京东甚至拼多多都在销售各类海外商品。小众已经到了只能在代购处购买的尖货,也成为了电商平台上稀有常见的商品。
刘毅几乎不再购买日韩美容护肤品。
有的行业采购凭借业务优势招兵买马,直接与免税店谈正规军业务转型,或者是经销商;很多零散的小采购都转行或者做兼职。
在不少专业代购人士看来,日本的代购热潮不会持续太久。
2022年,日元汇率创下近20年新低,当时的日本代购也火爆一时。
跟随Lv、、的信息,Lv、、等奢侈品牌的价格会刻意控制专柜的价格和出货量,以维持稀缺性和奢华性。
在北北看来,无论热度能持续多久,她现在只想先赚快钱,“这样的购房机会越来越少了”。
陈瀚正处于代购的低潮之中,他并不关心这股代购热潮能持续多久。 “我期待汇率稳定,生活恢复,我不用再去柜台买女包了。”
作者|王石
来源|电商在线“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