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教育
消防安全
防火
严禁在宿舍、教室内拉扯、连接电线。
宿舍内禁止使用电热水壶、电炉、加热棒等大功率电器。
禁止在蚊帐下点蜡烛、看书或躺在床上吸烟。
禁止在实验室内给手机、电动车等物品充电。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
火灾逃生
熟悉环境,危机时刻保持冷静。平时应熟悉学校或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线;当身处陌生的环境时,一定要注意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方向等,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尽快逃离火场。
发生火灾时不要跳楼,以免坠落身亡。保持冷静,明确方向,迅速撤离。不要盲目跟随人流、人群或相互冲撞。避难时,请注意向明亮处或室外空旷处逃生。尝试跑到地板下面。如果通道被烟花爆竹堵塞,应背向烟花爆竹方向离开,从阳台、气窗等处逃到室外。
不涉险,不贪财。在火灾现场,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害羞或不关心贵重物品而将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和携带贵重物品上。火灾逃生人员不得返回危险区域。
简单防护,捂住鼻子爬行。经过浓烟路线时,可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匍匐前进疏散,防止烟雾中毒、窒息。此外,还可以在冲出去之前先向头部和身体泼冷水或用湿毛巾、湿被、湿毯等包裹头部和身体。
善用通道,不要进入电梯。一旦发生火灾,应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安全的楼梯。除了使用楼梯外,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屋顶等攀登到周围安全的地方;也可以沿着下水道管道、避雷线等建筑物上的突出物滑下楼梯逃生。一定要记住,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不要乘坐普通电梯。
留在避难所并等待帮助。当触摸门感觉热时,应先将门窗关紧,用湿毛巾、湿布等堵住门缝,或将被子用水浸湿,盖住门窗,然后继续用水浇湿房间,防止烟花穿透,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发送求救信号。当被烟花包围时,尽量呆在阳台、窗户等容易被发现和躲避烟花的地方。白天,你可以把颜色鲜艳的衣服甩到窗外;晚上,你可以用手电筒在窗户里闪烁或敲击某物来发出求救信号。当你被烟雾窒息而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尝试爬到墙或门上。这样不仅可以方便消防人员的搜救,也可以避免自己在房屋倒塌时受伤。
如果火势蔓延到您身上,请不要逃跑。当身体着火时,不要逃跑或用手拍打。应立即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以扑灭火焰。及时跳入水中或给自己泼水更有效。
慢慢逃脱并滑动绳子来拯救自己。高层或多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可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制作简单的救生索,用水打湿,沿着绳索从从窗台或阳台到楼下或地面逃生。
吸烟的危害
易感疾病的例子
长期吸烟可能导致视力下降、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心肺功能特别是呼吸功能减弱,最后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幻听、幻视、幻触、幻嗅、幻味等异常行为。
吸烟者背痛的发生率远高于不吸烟者。因为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减少脊柱内椎间盘组织的血液供应,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吸烟者的眼部皱纹较多。吸烟会加重眼部皱纹,因为吸烟者常常会不自觉地眯眼,这种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在眼睛上形成皱纹。香烟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对眼睛有很大的刺激性,使眼睛时不时地开合,导致眼睑松弛、疲劳、失去弹性,形成眼袋。烟雾中的化学物质会导致眼睛周围的皮肤变黄并出现皱纹。
二手烟的危害
二手烟是吸烟者在吸烟时燃烧或呼出香烟、烟斗或雪茄时产生的烟雾混合物。二手烟是许多吸烟场所最常见的污染物。吸烟时排出的烟雾可散发出4000多种气体和颗粒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都是强刺激物,其中至少有40种可以导致人类或动物癌症。吸烟者停止吸烟后,这些颗粒仍可在空气中停留数小时,并可能被其他不吸烟者吸入体内。它们还可能与氡气的衰变产物混合,对人体健康造成更大危害。
吸烟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而二手烟也会影响不吸烟者。除了刺激眼睛、鼻子和喉咙外,它还会显着增加非吸烟者患肺癌和心脏病的机会。
文明吸烟倡议
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诱惑,拒绝第一支烟,不成为新一代烟民,远离香烟,努力营造无烟教育环境。
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健康知识,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主动拒绝吸烟,提倡互不尊重吸烟,劝阻他人吸烟。
提高控烟意识,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不在所有校舍内(室外运动场、看台)吸烟,不在禁烟场所放置烟灰缸等吸烟用具,自觉落实精神要求遵守《北华大学禁烟条例》,努力营造无烟生活环境。
同学们,“不吸烟,健康文明”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也应该成为我们的行动!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校园更加美丽、美丽、整洁,共同创建无烟、文明、绿色校园。
图文信息来自北华大学学生工作处(处)
长按扫描二维码即可访问我们
北华大学微信粉丝团
我们在这里,期待您的加入
北华大学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