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村民们信任我,我就不能退缩,必须肩负起建设家乡的责任。 ”12月10日,在咸宁市咸安区官堡桥镇官堡村,村党支部书记徐勇的话令人感动。
徐勇
1999年,徐勇退休后回乡创业,在关埠桥镇开发了全镇第一个住宅小区。 2012年,老支书找到他,希望他回村担负起责任。
九年来,在徐勇的带领下,关埠村面貌焕然一新,被评为省级“生态宜居村”。他说:“我会把最美退役军人的荣誉化为动力,带领村民振兴乡村。”
和徐勇一样,随州市随县黎山镇灯塔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何小军也是一名海归老板。
何晓军
38岁的何晓军已在部队服役16年,多次参加航天发射保障任务。退休后,他一直从事汽车油业务。
2017年,何小军重返灯塔社区。经村民推荐,何晓军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何晓军
四年多来,何晓军把改善民生放在第一位。当道路平坦、路灯亮起时,每个人都鼓掌。他还推动建立社区退役军人明星服务站,为社区60名退役军人提供精细化服务。何晓军说:“穿一天军装,一生军人情怀。对我来说,脱下的是绿色军装,但不变的是我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兴业带动村民致富之路
工业兴了,乡村才能振兴。
“水质好,鱼长得好,丰收有保障!” 12月10日一早,59岁的保康县四平南河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马卫平与社员刘建华、龚德全一起乘船前往水库。查看。
马卫平
这个位于大山深处的合作社,吸纳了四平镇5个自然村因水库建设而搬迁的112名农民。 14年来,合作社依靠发展生态养殖,帮助农民致富。这一切都与马卫平的努力密不可分。
1979年入伍,1983年退役。马卫平退役后一直在企业工作。 2006年10月,因公司改制,下岗自主创业。他凑了120万元,承包了家乡新建的四平水库的建设。
马卫平
依托发展深水生态养殖,马卫平带领库区112名渔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如今,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示范合作社”、“全国健康养殖示范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称号。合作社的生态鱼已销往成都、西安等地,供大于求。马卫平说:“虽然我离开军营多年,但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和严谨坚决的作风已经融入我的血液,我将继续把合作社做大做强” ,推动资源转化为资产,资金转化为股本,农民入股,通过产业吸纳,带动一批农民增收,为推动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
仙桃市河地安生态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斌用了30多年的时间,从一名普通退役军人,变成了农业专家、多家企业老板。
王伟斌
王伟斌来自仙桃农村。 1989年退休后,他参加了四次高考,最终于1996年考入郑州工学院(现郑州大学),后获得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并被聘为农药讲师。学校。
作为一名高级农艺师,王伟斌不仅向农民传授绿色健康的种植、养殖技术,还资助、邀请专家为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先后组织农业技术培训班150余期,培训农民1万余人次。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王伟斌时刻牢记部队的训练教育,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2020年COVID-19疫情期间,他向在家隔离的市民捐赠了自己农场的近5万公斤蔬菜,还向一些单位捐赠了15,000多个鸡蛋。 “无论我走到哪里,我永远是一名军人,永远听从党和人民的号召!”王伟斌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