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只有 2 个 NVMe M.2 固态硬盘插槽,如何安置第 3 块 SSD?

日期: 2024-11-24 00:15:12|浏览: 549|编号: 8245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比店酷玩每天为大家答疑解惑。今天,我们回答了网友的问题“我的主板只有两个NVMe M.2固态硬盘插槽,但我手里有三个M.2固态硬盘,主板插槽不够了怎么办?” ”有没有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

下图是我的华硕ROG X570-E主板。它有两个带有NVMe M.2接口的SSD插槽,并配有散热装甲。红圈位置就是拆掉散热片后的样子。

显然,在这样的主板上安装M.2固态硬盘时,一旦两个卡槽都满了,就没有空间可以插入了。此时,我们有两种选择来安装第三块M.2 SSD。其中,最常用的选择是购买一个M.2 SSD硬盘盒,并将第三个SSD安装到硬盘盒中,形成PSSD(移动固态硬盘)。 ),如下图所示。

这种PSSD方案的优点是成本低,通用性好——现在一个PSSD硬盘盒只要100元左右,这样就压低了预算,45元一盒就够了。不过它的缺点也是很直接的降速!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M.2 SSD大致可以分为传输速度为2000~/s的PCIe 3.0x4版本和最大传输速度为/s的PCIe 4.0x4版本。安装在普通的PSSD盒中后,传输速度会被压缩到/s甚至500MB/s以内,浪费了太多的读写速度。当然,你也可以考虑购买速度标准更高的PSSD盒子。限速可以提高到,但是箱子的成本也会相应增加,不太划算。

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案不会造成太大的速度损失?

如下图所示,这是我的ROG X570-E主板。其板载PCIe 16x卡插槽,除了第一个独立显卡插槽外,还有另外两个共享带宽的PCIe 16x。插槽,这意味着我可以使用 PCIe 转 NVMe M.2 SSD 适配器卡为第三个(甚至第四个)M.2 SSD 提供板载接口。

以下面的 PCIe Gen4.0x16转M.2扩展卡为例。标准费率不到50元,板载无损安装第三块SSD轻而易举。

Pcie to M.2 NVMe扩展卡兼容Pcie4.0/3.0,适用于台式机主机扩展SSD

45元

由于PCIe转接卡的采购成本与之前PSSD硬盘盒方案的成本限制基本一致,都是四十、五十元,甚至还有几十元的双盘位版本,所以也属于对“小钱办大事”的范畴进行合理选择。

绿联m.2固态硬盘盒nvme/sata双协议移动笔记本SSD外接壳m2

79元

我买的单槽转接卡没有特殊的结构,有很多型号可供选择。常见品牌如鲁联、山泽、佳艺等,十几元、20、30元、50、60元都有。是的,只要选择一个您信任的品牌即可。

它带有散热铠甲和导热硅胶片,正好适合我的哲泰7100(本身没有散热器)。散热器可以加快散热速度,保证SSD高速稳定读写。

对于像下图这样内置散热片的SSD( AN3,出厂时带有蓝色金属散热片),不需要散热铠甲,直接安装即可。

注意安装环境。比如你主板的空闲PCIe插槽是否与其他硬件冲突,或者散热风道是否有问题等。

下图是我的心谷云杰1海景房机箱。显卡为八热管艾嘉限量版。在传统的显卡放置方案下,主板上的两个 PCIe 16x 卡插槽是闲置可用的,因此这张图理论上任何 PCIe-M2 适配卡都可以插入。

我们来个特写。目前,我将此卡插入第三个 PCIe 16x 插槽,距离 4070 显卡稍远一些。插拔时不碍事,冷却风道更加合理。

读写速度有损失吗?之前写过相关测试帖子,所以这里直接给大家结论——使用PCIe-M2转接卡后,实测M.2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仅下降5%以内;经过多次测试发现,这个损失甚至可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要知道SSD在日常使用中很少能达到其极限速度。

这种PCIe转接卡方案的主要优点是速度上限不妥协,性能极限不妥协,而且硬件采购成本只有几十美元,比PSSD硬盘盒更值得采用。

当然,PCIe转接卡方案也有缺点,那就是不如PSSD移动硬盘灵活。虽然PCIe转接卡拆卸更换并没有那么麻烦,但毕竟要先打开机箱外壳。相比之下,PSSD解决方案只需要一次插拔,使得在多台计算机之间移动文件更加自由便捷。

因此,这两种方案选择哪一种是因人而异的。选择最适合您的一项,或同时使用这两个选项(保留 1 个备份以实现容错)。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