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途仕 桃浦转型发展:金光村十年蜕变,打造美丽家园与产业新亮点

日期: 2024-11-27 00:12:28|浏览: 280|编号: 8317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2012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桃浦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将桃浦建设成为上海西北中心城市的新地标、产城融合发展的新亮点。是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在“桃浦的明天会更美好”的憧憬中,一场波澜壮阔的转型升级斗争已经拉开帷幕。

在这片繁华土地的东北角,桃浦镇金光村抓住“黄金机遇”,用特殊的“新陈代谢”,“精心开辟”出一条“拆、建、管、美”的转型之路。如今,这里已成为村民口中的“美丽家园”,也是桃浦十年来成功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改变的起点

源自“新陈代谢”

十年前,来到金光村,大家都知道这里有一个“私人小区”。乍一看,这里像是住宅区,但实际上是一个由小工厂、小作坊、私人住宅、棚户区等组成的“城中村”。在桃浦镇东部253亩的土地上,有53栋房屋。承租人修建的16万平方米建筑——未经行政审批、无建筑施工许可证、无基础配套设施,均属于“三不违规”。

“走进里面就像拍‘地道战争’,我们村民不会轻易进去,别说迷路,光是脏​​乱差的环境就足以劝我们离开。”谈到私人社区,村民们的答案是一致的。这里常年垃圾遍地,管道杂乱,平日火灾隐患频发;这里散布着几个公厕,生活排水、排污不畅通,雨后道路泥泞。 2013年综合整治期间的调查显示,私营小区内企业252家,各类商业网点104个,外来租户2995户,外来人员合计约1.2万人。另一份数据显示,承租人拖欠土地租赁费、水电费等约1400万元,存在村级资产损失的风险。

当时的“城中村”

私人社区作为投资基地,出租给部分村民和外地人进行合同管理。这种模式曾经在金光村的经济发展中发挥过作用。然而,随着时代车轮前进,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桃浦镇进入转型升级快车道,这种粗放式、低质量的发展模式无疑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为了创新,我们需要采取严厉措施。 2013年,以普陀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区为契机,金光村违章建筑综合拆除整治工作从私人住宅区入手。

“当时的行动是分成多个小组攻关,由区、镇、村三级领导干部带头,党员冲在前面。”金光村党委书记杨宣华就是参与拆除违建工作的人员之一。据他回忆,整个行动都是以综合整治为主。首先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排查无证无照商铺、消除火灾隐患、整顿违法车辆等,通过大量排查,一一确定该建筑的用途、面积、性质。与租户的访谈,为后期拆除违规行为提供了完整的基础材料。

“为了推动这项工作而提出的拆除模型在当时是首创。”杨宣华得意的说道。他所说的“创新”,是指普陀区针对民间社区情况设立的“大联络办、大联络综合整治办”(简称“双联络办”)。 、食药监、文化、城管等职能部门参与实际工作,分工有序,合力出击。

民间社区的复杂利益在“大联动、大联流”的运行机制面前正逐渐被消除,最终实现“自清、自拆、自动”。违法拆除整治工作正式启动后,短短七个月内拆除违法建筑约16万平方米,成为当年上海“五违四必”工作的典型案例。

“双联办公模式”,这种跨部门、跨条线的协同运作方式所体现的“融合能力”,已经得到认可,现已在普陀区全区推广,并在多个重大项目中得到应用。影响。

辞旧迎新

“内外兼修”谋转型发展

告别“旧模式”,金光村依靠非法拆迁整治,先后腾出了包括私人小区在内的多块土地;面临“新挑战”:原有土地全部征储用于桃浦智能创新城开发建设。没有这个营业收入,集体经济的突破口在哪里?村民生活如何改善?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领导和支持下,不具备面积优势的金光村找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敲门砖”:把这次土地度假变成了机遇,扩大了视野,并从国外收购固定资产。 。

在其他领域收购的各类资产

“近年来,我们走出去考察了区外大量工厂、建筑、公园、商场,对有发展潜力的进行了收购决策。”杨宣华表示,金光村从资产整合中获得了“第一桶金”。作为“周期投资”,在上海宝山、嘉定、松江等地收购了12项优质资产。新模式带来的租金收入比原来增加了数倍。其业态也从低质量污染企业向高品质酒店、商业综合体、写字楼转型。

此外,村内经济也在快速变化。杨宣华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整合迭代,金光园区目前已成功引进“字节教育”、莲花服饰、归元铺饮料、雷诺餐饮、陶陶居餐饮等一批知名企业项目入驻。有企业3000多家。以近年来引进的上海人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例。致力于开发教育行业高精度人工智能产品,涵盖所有教学场景的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已为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提供服务。为中小学提供教育服务和技术支持。

“金光园区现已拥有成熟的运营管理团队,在资源获取、区域规划、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物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杨宣华表示,2021年,金光村完成税收近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600万元以上。

精心打造

为美好生活发展奠定基础

在转型道路上摸索前行的同时,金光村村民的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提高。精工细作成为改善民生的关键词。

走进桃浦河畔的金花园,鸟语花香,绿树环绕。孩子们在健身步道上奔跑嬉戏,老人围坐在绿荫旁谈论日常生活。这是本世纪初为金光村宅基地搬迁分多期建设的安置小区。虽然有十几年历史的痕迹,但看上去总是很“新”。

“这里是活动区,阿姨们经常来这里做健身操,那里有步行道,走来走去很舒服。小区里还建了很多晾衣架,很方便!”如果你和村民聊聊金光花园社区的生活,他们一定会满意地介绍社区的新鲜事物。这些公共设施是近十年来陆续建成的。正是随着金光村“腾笼换鸟”后的转型发展,以及集体收入增加带来的升级改造,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些“小惊喜”。

“小区最出名的就是停车场,其他小区的居民都非常眼红。”大家称赞的停车场位于北门。是近年来为解决小区停车难而进行改造的区域。拥有200多个停车位。整齐划一,到处都有绿色点缀,不少还安装了新能源充电桩装置。

金光中心停车场

据介绍,金光花园现有退休人员1000余人,占户籍居民的一半。 2020年,在桃浦镇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金光村与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在社区增设了独具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村民提供医疗、用药服务。 。这里的特色中医尤其受居民欢迎,开业以来已接待诊疗、理疗服务3000余人次。

金沙城中心健康服务中心

“一切发展的目的最终都要围绕民生”。杨宣华感慨道。村民们看到了这十年来生活的变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这也促使金光村取得了进一步的进步。回应人民对民生的期盼,谋划美好生活新篇章,创建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春暖花开,秋收硕果,时光飞逝。回首十年,金光村不仅迎来了村容村貌由旧到新的变化,更凝聚了精神,勇敢走上了一条新的转型之路。 “金光村的十年是一个缩影,见证了桃浦镇的转型发展。我们要以‘爱桃浦,更靠谱’的服务精神,勇于突破,迎接党的第二任期的到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杨宣华说。

丁万兴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