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似普通无奇的布制手提包,大家认为它值多少钱比较合适?是三十元?还是五十元?又或者是百元?但是,倘若它出自LV品牌,情况又会是怎样呢?
最近,LV出的一款帆布包价格极高,登上了网络热搜榜,引得许多网友纷纷围观讨论。
LV帆布袋火上热搜
最近,LV在上海市中心,和三家咖啡店一起搞了场“限时书店”的临时活动。这个活动跟书店有关,不过让大家特别在意的原因,既不是咖啡,也不是书,而是……
活动表明,若在店内购入两册该品牌书籍,可获赠一个带有LV商标的布制手提袋,所售书籍单价不得低于290元,因此至少需要支出580元用于购书,方能领到LV手提袋。
据了解,那家店铺售卖三种色彩各异的布艺提袋。若要全部收集,需分别前往三家分店依次等候。为此,临时售卖点外聚集了大量顾客,个别情况还出现了代购现象。此事件招致众多网友参与抢购和拍照留念,但也因此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看法。
最近,网上出现了LV书籍和帆布袋的捆绑销售,价格在680元至700元之间。以两本《城市指南》中文版580元的售价为基准,买卖双方大约能获得100元的收益。
与此同时,二手平台也有人挂出LV纸杯的价格,标价110元。
二手交易平台截图
网友:离谱!新版“买椟还珠”
对于这个情况,有网民指出,以580元购入一个帆布包,属于品牌的“榨取利润”举动,实在不划算!
也有网友觉得挺划算,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还有网友认为,这是虚荣心在作怪,重新定义了“买椟还珠”。
书店从业者:销售图书还未沦落到买帆布袋送书的境地
书店工作者吴昊谈到,这次LV把“奢侈品”和“咖啡”以及“书店”融合在一起,确实非常引人注目,可是这会不会是在消耗“书店”这个概念呢?没有让很多人看到传统书店“复苏”的希望,反而让人感觉只要咖啡店里放上一些书籍,就能够替代真正的书店了。
从书籍的本质属性来分析,它既是特殊商品,也具备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双重特征。纸质书未来的发展方向,究竟是商品特性起决定性作用,还是内容特性占主导地位。比如现在LV售卖的书籍,就是商品特性与内容特性并存的例子。但无论如何,讨论的核心始终是“书”本身。至少,目前还没有出现营销活动沦落到只买帆布袋子就赠送两本书的地步。
如此品牌溢价合理吗?值得吗?
奢侈品牌纷纷与运动服饰公司合作,推出售价超过三千元的凉鞋,同时与咖啡连锁店联手,制作帆布袋,这种跨界合作现象已十分普遍。公众对此看法各异,部分消费者被知名商标吸引,踊跃购买;另有一些人质疑商品定价过高,不愿盲目消费。
归根结底,各种跨领域合作、品牌联合本质上都是企业推广自身的一种策略,目的是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从而扩大用户基础。就拿最近非常火爆的LV帆布袋来说,为了得到一个免费的帆布袋,许多人不得不排起长龙,花费数百元购买两本书籍,甚至出现了黄牛抬高价格转售的情况。这种情况不禁让人思考,品牌所附加的额外价值是否真的合理?这样的消费行为是否值得提倡?我们不妨进一步思考,在奢侈品不断被各种方式炒作的背景下,应该如何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
商报君精选
等你来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