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危害大!不仅伤呼吸系统,还严重损皮肤与心血管

日期: 2025-10-11 13:03:25|浏览: 15|编号: 10689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抽烟对身体健康有危害,这是人们普遍知晓的道理,然而许多人并不重视,认为吸烟不过是让自己咳嗽几声、喉咙感到不适罢了

绝非如此,事实上,抽烟损害的并不仅仅是人的肺部,而是对整个机体都形成危害!

01

长期吸烟,对皮肤伤害非常严重

长期抽烟的人,没见着人,就能闻到烟味儿。许多抽烟的人以为身上没气味儿,其实是被烟味儿浸透了,自己没察觉到;而没抽烟的人,在三四米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抽烟的人身上的烟味儿。

长期抽烟的人会出现“抽烟脸”,脸色发暗,满脸细纹,脸上容易长斑。这种长期受尼古丁侵蚀的脸,即使借助医美手段也无法修复。烟里面对皮肤有危害的物质至少有十多种,丙酮、尼古丁、煤焦油等物质对皮肤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

02

烟草是心脑血管的“隐形杀手”

吸烟时一氧化碳对血管的损害最为严重,这种气体比氧气更易与血液中的蛋白结合,因此吸烟无异于让一氧化碳与氧气争夺血液中的蛋白。此外吸烟还会干扰血管的扩张能力,损害血管内壁;内壁受损后,血管会受到最终伤害,容易沉积斑块,进而引发血栓,最终可能导致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许多人的固有看法并不准确,心脑血管方面的毛病并非老年人专属,不少有吸烟习惯的年轻人也难以幸免。

抽烟还可能使人行动不便。抽烟对外周血管的损害十分严重,外周血管涵盖四肢、头颈以及躯干的动脉和静脉。许多人腿部疼痛、行走困难,去医院检查时发现骨骼没有问题,而是出现了下肢动脉的堵塞或变窄;这些人或许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也没有遗传因素,仅仅因为吸烟,引发了外周血管的病变。

或许有人认为,吸烟量减少一些关系不大,伤害并不严重,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哪怕每天只吸一根香烟,患心血管疾病的机会也会增长百分之五。与同龄的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要高出两倍到四倍,遭遇心脏骤停的几率同样会提升两倍到四倍。

03

[]

抽烟会降低夫妻的生殖功能,容易造成胎儿流产或提前分娩,还会使新生儿体重过轻,对后代的成长和健康造成长久影响;同时也会提高宝宝出现畸形疾病的机会,例如口唇裂开、神经管道发育不全等情况;婴儿在睡眠中突然死亡的概率也会因为抽烟而变大。

二手烟和三手烟对孕妇及婴幼儿依然存在危害。即便在阳台或门外吸烟,烟雾的有害成分仍会轻易进入室内,或附着在衣物、头发、皮肤上,长时间在家中累积,不易消散。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等于被动吸烟,损害健康。

04

吸烟减压是伪命题

许多人认为吸烟可以缓解紧张情绪,这种想法十分错误。吸烟者承受的压力远超不吸烟人群的总和。尼古丁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放松,反而会先剥夺人本应感受到的愉悦和放松感,随后使人陷入空虚和沮丧之中。持续吸烟虽然能暂时弥补部分快乐,但一旦停止吸烟,身体的不适感会更加强烈。

许多人认为“吃完饭吸支烟,胜似神仙过一天”,抽烟的人或许必须借助香烟才能获得满足感与愉悦感,而没抽烟的人往往单靠进食就能感到满足和快乐。简单来说,吸烟成瘾属于一种疾病,需要接受治疗。

05

电子烟不是时尚,同样危害健康

电子烟是极其隐蔽的、具有迷惑性的、令人沉迷的圈套!它看似与传统香烟不同,或许有人会错误地认为其危害性降低了。实际上电子烟经过技术提纯,吸食它相当于直接摄取有毒成分,吸入的尼古丁或许比传统香烟更多,使人对尼古丁的成瘾性越来越严重。

电子烟没有刺鼻的气息,甚至因为添加了香料而气味宜人,从而遮掩了其危害人体的特性,也减少了他人对它的排斥,然而这些香料恰恰是电子烟健康风险的一个新隐患,电子烟中所含的香料种类繁多且不少是未知的,它们具有细胞毒性,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可能诱发哮喘,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戒除烟瘾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很多时候每天减少一根烟的所谓“逐步戒除”方式,并不能真正帮助我们成功戒掉香烟,所谓的“轻松戒除”也并非如此,只有彻底告别香烟,才能实现戒烟的目标。

要抵制香烟的引诱,必须从幼儿抓起,从家庭抓起,从我们每个人抓起。

/ 健康科普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