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有一本书叫《文化之旅》,用散文的形式讲述了自己在中国文化探索中的艰辛历程;呀诺达也有一本书,以热带雨林为纸、以海南本土文化为墨,用自然、尊重、敬畏之心,写出了海南热带雨林之美、海南文化之美。
行走在呀诺达,处处都是美景,步步皆是乐事,还有优雅的民俗风情,这是一次穿越美丽雨林的快乐之旅。
今天上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正式开园。一个2008年2月2日才开园的景区,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赢得了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和游客们的高度认可。秘诀是什么:自然与人文的巧妙融合!呀诺达负责人张涛这样回答这个问题。
尊重自然:绝不破坏景区原有生态
“热带雨林本身就有着一种神秘、难以言喻的美。景区落户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后,从建设之初就决定:景区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包容当地的原生态和自然环境。”张涛告诉记者,呀诺达所在地既有当地黎族、苗族同胞长期劳动形成的民族农耕环境,又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原始热带雨林。
从选址之初,呀诺达就充分发挥了自然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优势。“我们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只要保护好这两个文明,就是对景区发展的第一贡献。”因此,在呀诺达,无论是修建游客服务中心,还是修建栈道,都不允许砍树,直径5厘米以上的树木都得到妥善保护。
在呀诺达游玩时,细心的游客可以看到,栈道中间偶尔冒出一棵小树,栈道被稻草和栅栏保护着;景区户外摆放的桌凳,也都是与周边环境一致的石桌、石凳、木凳,而这些材料都不是本地产的,包括栈道所用的木材,也是从缅甸进口的;就连景区内供游客了解雨林的树名牌、景点名牌,都是做成蝴蝶、树叶等雨林动植物的形状。景区还陆续开放了踩瀑布、雨林露营等体验项目,让游客近距离接触、了解雨林文化。
呀诺达建设者的良苦用心得到了回报。由于自然生态保护得当,景区充满灵性,游客们对呀诺达雨林文化由好奇到喜爱。记者曾在景区看到一群来自东北的游客,好奇地观察着芭蕉和香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另一位游客在看完植物介绍后惊呼:“这么高的桫椤,居然是蕨类植物,不是树,太神奇了!”
尊重海南文化:用本土文化打动世界
记者问张涛呀诺达景区建设中,文化建设投入了多少。张涛沉思了一会儿告诉记者,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呀诺达的每一个建设项目都与文化有关,而这个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民族文化、雨林文化、生态文化、低碳文化等等。
“景区尊重不同形式的文化,特别是海南本土文化,我们的卖点不仅是海南的热带雨林,更是海南本土文化。”张涛说,海南本土文化几乎渗透到了景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建设环节。呀诺达这个名字本身就是海南话“1、2、3”的读音。景区内的建筑大多仿照黎族的船形房建造,景区小品中也有黎族吉祥物或图腾的装饰。景区还有展现黎族传统文化的节目:赏黎族织锦、听黎族八音琴、跳黎族竹竿舞……
“项目将打造成弘扬黎族、苗族文化风情的传统文化主题景区。”这是呀诺达景区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旨在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综合性绿色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品牌,凸显中华传统文化与当地黎族、苗族文化的融合,以吸引大批游客。
荷花池边,八位身着黎族传统服饰的老人手握不同乐器,演奏着节奏独特、悠扬的黎族音乐。这就是黎八乐,由八种黎族民间乐器组成,是黎族最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记者看到,老人手中的乐器有小铜锣、小木鼓、木琴、竹笛、唢呐、铜铃、小钹、璧塔等,有些乐器造型独特,只有在我省中部黎族聚居区才能见到。伴随着乐队的演奏,还有黎族竹竿舞,身着民族服饰的黎族姑娘和小伙子,随着欢快的节奏和清脆的竹节声翩翩起舞。
来自张家港的尤小姐和男友跳得满头大汗,她气喘吁吁地擦着脚上的汗,笑着对记者说:“哈哈,这竹竿舞跳起来真费劲,我的脚被夹了好几次。”尤小姐说,这次旅行很值得,在雨林里游玩,看到青山绿水,体验到地道的黎族文化。和尤小姐一样,德国游客白志礼也很喜欢黎族文化,他用相机仔细地拍下景区内各种黎族图腾、建筑上的图案。白志礼用标准的汉语说:“黎族是一个美丽的民族,他们的文化有着一种神秘的魅力。我要把看到的黎族文化拍下来,带回国介绍给我的家人和朋友。”
打造景区文化:用快乐感染游客
“呀诺达”,“呀诺达”,走进呀诺达景区,遇见的人们都会用手比出“呀”字手势,面带微笑地互相问候。景区工作人员也会用右手比出“呀”字手势,满脸笑容地向游客大声打招呼:“呀诺达!”这是呀诺达独有的一种景区文化,是景区独有的礼仪问候,是从海南话延伸出来的一种快乐互动。
景区以海南语命名,并纳入景区问候礼仪,景区希望强调这个景区是海南的,其他地方没有,以此营造出独特的景区文化。响亮的“呀诺达”包含了“你好!”“再见”“欢迎光临”三种常见的礼貌用语,摇晃的“呀”字形手势,犹如雨林中迎风摇曳的树枝,也包含了国际通用的“V”字形手势,各国游客都能听懂。通过“呀诺达”的问候,将热带雨林的自然韵律贴心地带给游客。
在此基础上,开发商还赋予了“呀诺达”新的文化内涵:“呀”代表创新,“诺”代表承诺,“达”代表践行。记者在景区采访中发现,游客们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文化传播方式。漫步在蜿蜒的栈道上,不期而遇的游客都会友好地握手,做出“呀”字形,笑着说:“呀诺达!”
从江苏徐州来到景区的67岁游客李克静,和妻子稚嫩地举起右手,跟着导游学说“亚诺达”。李克静笑着说:“这个打招呼方式很新奇,我去其他地方旅游,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打招呼方式。”李克静告诉记者,导游还教游客用“亚诺达”打招呼,让素未谋面的各国客人感觉亲近了。现场还有不少外国游客,一字一句地说着“亚诺达”,语气生硬却又很友好,让人忍俊不禁。
欢乐的氛围在雨林探秘过程中传递、蔓延,也让游客看到一个快乐、友善、积极向上的雨林文化景区。
就这样,自然美景滋养了景区的精神,海南本土文化充实了景区的灵魂。三年来呀诺达辉煌:先后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景区”、“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海南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最受游客喜爱的海南岛特色品牌景区”等多项殊荣。
“文化是呀诺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张涛透露,呀诺达将进一步丰富景区黎族、苗族文化,考虑打造大型民族表演节目,规划建设呀诺达民族小镇,以自然美景和独特文化吸引游客,促进景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