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中方回应美方征税,强调练好内功应对贸易不平衡

日期: 2024-06-28 16:03:51|浏览: 335|编号: 5524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4月6日晚,商务部、外交部就美方考虑对中国数千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再次作出回应:中方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如果美方公布加征1000亿美元产品清单,我们将毫不犹豫地立即予以有力反击,不排除任何选项。

◆美中贸易逆差是美国屡屡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的重要原因

◆中美经贸关系失衡很大程度上与供应链扭曲有关

◆美国贸易逆差统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贸易不平衡不等于贸易不公平:

◆应对贸易战最好的办法是练好内功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背后,是两国经济结构和制造业模式差异的博弈

美国近日公布了对华“301调查”拟加征关税清单,涉及中国约500亿美元出口产品,中国随即宣布采取对等措施。

贸易逆差一直是美国的“心头之痛”,美中贸易逆差更是美国屡屡挥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的重要原因。在经过多次计算的美中贸易账目中,还有哪些事实不容忽视?这份看似不平衡的贸易账目,真的不公平吗?它折射出中美两国产业发展的轨迹,也是两国未来发展与合作的重要参考。

【数字账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贸易逆差统计“虚高”】

美国时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宣布对价值500亿至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关税清单将在15天内公布。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贸易不平衡之争中,被反复提及的中美数千亿美元贸易逆差问题,由于规模庞大、测算结果不同,被笼罩在神秘之中。

据美方统计,2017年,中美贸易逆差总额为3752亿美元,占中美货物贸易总额的47%;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这一数字为2758亿美元;

中美贸易逆差到底有多大?为何同一个数据会有不同版本?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表示,中美经贸关系失衡很大程度上与供应链扭曲有关,按照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增加值计算方法,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规模至少要减少三分之一。

在全球价值链时代,产品的生产过程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传统算法以牺牲最终产品出口国的利益为代价来计算所有盈余,无法客观反映贸易不平衡和价值分配,而增值算法才能真实体现一个国家在价值链中的利润。

以手机为例,根据2009年的数据,一台在中国组装生产的手机的批发价为178.96美元,其中只有6.5美元的价值是在中国创造的,其余都被美国设计师以及韩国、日本等国的零部件供应商获取。

也就是说,美国的贸易逆差可以分解为对日韩等国的贸易逆差,如果剔除这些逆差,当年美国对华苹果手机贸易逆差将从19亿美元缩减至7300万美元。

英国市场分析公司集团的研究显示,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苹果,中国的生产环节仅占制造成本的3%至6%。

“我们的出口商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因此出口额并不完全包括我们的增加值。”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在中美进出口结构差异巨大的情况下,贸易增加值比传统的进出口总额更能准确衡量经济体间的贸易效益。

长期以来,“世界工厂”中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在实际利润有限的情况下却实现了账面价值的大幅提升。据中方统计,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61%来自加工贸易。中科院报告显示,按增加值计算的中美贸易顺差比按总值计算的中美贸易顺差低44.4%。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师任泽平表示,像苹果手机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戴尔电脑在上海组装、波音飞机在天津喷漆等等,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对美国在电子产品贸易上存在较大顺差的原因。

贸易逆差数字还掩盖了中美两国公司在对方国家子公司的销售额差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沫南说:“贸易不仅仅是进出口,还包括跨国公司在当地的销售。”

以汽车和手机为例,通用汽车目前在华销量高于本土市场,苹果手机在中国的使用量是美国的两倍多,这些都没有正确反映在中美贸易逆差统计中。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由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活动产生的中美贸易顺差占中美贸易顺差总额的59%,而由国内企业进出口活动产生的中美贸易顺差仅占中美贸易顺差总额的41%。

德意志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总销售差额比贸易差额更能反映两国间的经济关系,总销售差额既包括双方的进出口贸易差额,也包括通过对外投资或设立子公司在目的地国直接生产和销售的销售额。

▲图片来源:游志欣、丁婷、刘畅、程思齐

张沫南称,若扣除跨国公司关联交易,美国贸易逆差将下降三分之二,对华逆差将下降30%;若扣除在华外资企业出口,美国对华逆差将减少73%。

美国的贸易逆差统计也存在问题。专家指出,美国一般把香港转口到中国,但实际上也包括其他经济体的转口。而且,美国出口额按离岸价计算,进口额按到岸价计算,因此把双倍的装卸、运输和保险费用计入了中美贸易逆差。这些都是造成贸易逆差数字“虚高”的原因。

中美之间的“数字差异”也掩盖了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快速扩大的现实。美国政府引用的贸易数据只包括货物贸易,并不反映服务贸易,而中国是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最大的国家。

商务部数据显示,过去10年,美国对华服务出口增长5倍,2016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达557亿美元,约为2006年的40倍。

中国企业对美国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从众多中小型科技公司在美国的投资中就可以看出。广州一家光电科技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16年以来,该公司积极在硅谷投资设立研发中心,支付的法律咨询、金融交流和劳动力市场服务费用超过100万美元。“未来我们会扩大在当地的投资,对美国本地服务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

商务部副部长、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一个国家想买,另一个国家想卖,所以顺差或逆差不是政府决定的,而是由两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竞争力决定的。

“美国贸易逆差的数据清楚地表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屠新泉说,一个国家对一些国家存在贸易逆差,对另一些国家存在贸易顺差,这是很正常的,总体的贸易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收益账目:贸易“不平衡”不代表贸易“不公平”】

美国经常提到自己遭受“贸易和其他领域的不公平待遇”,这常常成为其推出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借口和工具之一。

但贸易不平衡并不意味着不公平贸易。

美国与中国做生意真的处于不利地位吗?

贸易顺差体现在中国,但利益顺差在美国,美国凭借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地位成为最大受益者,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出口产业的中国则是美国维持低通胀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工厂”。

业内人士指出,中美贸易顺差确实存在且数额巨大,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在中美双边贸易中单方面获取巨额利益,大型跨国公司才是主要盈利群体,其中包括不少在华美国公司。

加州大学三位学者2007年发表论文探讨全球创新体系中谁捕获价值,文章以2005年生产的第三代产品为例,该产品零售价为299美元,产品出厂成本为144.4美元。

▲图片来源:游志欣、丁婷、刘畅、程思齐

零售价与成本价的差额约为155美元,其中80美元是苹果的利润,中国负责组装iPod,从中获得的价值仅为0.11美元。

从增加值来看,中国的利润最低;从利润来看,美国跨国公司的利润最高。

对比一下苹果与其代工厂的利润,差距就立马显现出来。2017财年,苹果营收约2300亿美元,净利润超过480亿美元,2017年第四季度毛利率高达37.9%。而作为苹果手机最大、最重要的代工厂,工厂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富士康集团,同年实现营业收入3545亿元人民币,同期净利润仅为162亿元人民币,其通讯网络设备业务毛利率仅为13.65%。

“美国跨国公司在华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中国本土资源、廉价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一点不容忽视。”中国国际贸易协会中美欧经济战略研究中心联席会长李勇说。

一方面,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开放,美国品牌的汽车、手机、电脑等产品在中国随处可见;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却频频受阻,这种不平等的开放是造成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中美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确实为美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据商务部数据,2015年,中美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为美国创造了约260万个就业岗位,为美国经济增长贡献了216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2%。随着中国民众购买力的提升,预计到2026年,美国对华货物和服务出口将增至3690亿美元,到2050年将增至5200亿美元。

这一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美国民众。牛津经济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使美国物价水平降低了1至1.5个百分点。中美贸易可以帮助一个年均收入5.65万美元的典型美国家庭每年节省850多美元。

“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特别是从中美贸易的总体格局来看,美国不但没有吃亏,反而还白吃了亏。”李勇说,如果美国采取单边贸易保护措施,“真正的输家是美国消费者。”

正是因为中美之间形成了互相影响、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一旦爆发贸易战,相关利益者必然会遭受重大损失。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部主任贾金晶指出,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减少贸易逆差,就相当于美国让自己的贸易“生病”,却要中国“吃药”。

“美国政府应该正视造成贸易逆差的国内深层次结构性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和主要贸易伙伴。依靠‘牙齿’并不能解决结构性问题,反而可能会咬自己。”他说。

【新揭秘:贸易战背后是经济发展“赛道”的布局】

美国认为受到“不公平”对待,单方面启动制裁,其单边保护主义行径遭到国内外各界的反对和批评。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曾指出,美方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公然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完全无视多边贸易体制,是对多边规则的蔑视和践踏。

世贸组织前总干事拉米认为,把贸易视为出口是好、进口是坏的想法是自私的,有悖于贸易的本质。

“利用所谓的贸易逆差作为工具,肆意破坏世界贸易体系规则,这种看似对自己的‘公平’,其实是对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公平’”,白明说。

在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重构过程中,过时的规则必须改变,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平衡发展的理念不能变;坚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发挥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作用不能变。

业内人士指出,减少中美贸易顺差需要两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开放和鼓励服务贸易,放宽美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完善贸易自由化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

贸易是目的,产业是基础。

“长期依赖廉价劳动力、低环境成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必须逐步向高附加值生产转移,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和价值。”任泽平说。

事实上,中国部分制造业已经开始复苏,基于坚实的产业基础、巨大的消费市场、不断升级的技术和制造能力,贸易给产业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已经大大降低。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逐渐找到新坐标,“走自己的路”模式和产业生态正在形成。不少服装企业负责人表示,得益于从面料到成衣全产业链布局,即便单个加工环节转移到周边国家,也不会影响企业生产。

“某种程度上,贸易不平衡其实有助于我们自身的产业升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大鹏表示,对于集上游研发、设计、优质制造能力于一体的优秀供应商来说,中美贸易摩擦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反而会增强他们升级的信心。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背后,是两国经济结构和制造业模式差异的博弈。

曾经处于产业链中低端、担任“世界工厂”的中国,如今也在积蓄力量向制造强国迈进,以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正走向世界前列。《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布局和制造业规划,绘制了制造强国的路线图,给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带来压力。

“今天的‘设限’,是一场关乎明天发展潜力的博弈。”帕勒咨询高级总监罗清启表示,无论是美国国内减税、制造业回归国内,还是对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提高进口关税,在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上设限,都体现了美国隐性的担忧。

“这是一个关于‘赛道’的布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卢山表示,这一轮贸易不平衡冲突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一些领域的差距,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技术积累和产业布局的决心。

应对贸易战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强内功。

正如中方一直强调的,中国开放市场的决心和信心没有变,而且更加坚定,中国不会因外部压力而改变“方针”。

开放与合作也是新时期中美携手打造新型经贸模式的方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