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工资 6000 无存款,想买 LV 求骂醒,网友却劝她买

日期: 2024-09-13 06:08:05|浏览: 364|编号: 6536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前几天在社交网站上看到一个帖子,一位网友发文:

我没有积蓄,月薪6000,还想买LV,求求你醒醒吧。

并附上你想买的奢侈品包包的图片。

看得出来这位网友的心情很矛盾。

一边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包包,一边是理性,让我不敢冲动购物。

他们就像是网友心目中的天使与恶魔,争斗不停却没有结果。

因此网友们希望让更多人看到,帮助“叫醒她”,帮助自己用理智克服欲望。

我好奇地打开了评论区,想看看大家如何成功而又有说服力地“点醒”这位网友。

然而,事情似乎并不如我所愿。

很多人并没有“骂”她醒悟的意思,而是劝她买。

有一位网友说道:

这个收入够了,只是四个月的工资,没有债务,没有伴侣,没有家庭,没有孩子,买一个玩玩,这没什么错,等你可以轻松买得起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那么稀有。

“这只是四个月的工资而已。”该网友轻松说道。

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如果把四个月的工资全部花在买一个包上,那么接下来四个月的日常开支钱从哪里来呢?

另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尽管我的工资有2000多块,我也买了。

我可以买一个包,但是我不会买一个3500元以上的手机,而且包可以永远背着。

该网友从自己的消费理念和包包的实用性角度出发,表示支持。

也有人支持不同的观点:

我已经用每月3000元的工资买了达芙妮,虽然心里很空虚,但是看到包包,还是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老公好爱我。

嗯...这个跟你的月薪没关系吧?

而且他们所说的话与网友的求助要求毫无关系。

他们似乎想告诉她,不用为每个月的工资发愁,只要找到一个能给她买包的老公就行了。

最终这位想要“被骂醒”的网友在看了这些评论之后,不再觉得买这个包是错误的,而是去专柜分期买了这个包。

读了这些评论和帖子后,有些人表示困惑:

说白了,收入低的人会以为买到的正品包是假的。

他们认为,寻求帮助的网民是被“消费主义”误导的一群人的代表。

一时间,双方态度截然相反。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2018年某市地铁里发生的一件事。

一名女子进入地铁站时拒绝安检,因为她的名牌包很贵,而且她觉得安检机的轨道太脏,会弄脏她的包。

当她被工作人员拦住时,她开始打架,并抓伤了保安。

警察到来后,她立即开始闹事,先是躺在地上装病,然后试图破坏设施,之后又躺在安检口前一动不动,扰乱正常秩序。

珍惜自己花大价钱买来的包包没有错,但因此而拒绝安检甚至采取过激行为就很不理智了。

而且,如果你觉得安检机脏,干嘛要趴在地上发脾气?难道地上不脏吗?难道你的身体比包包更不怕脏吗?

如果你如此小心地对待一个包,像对待祖先一样对待它,担心它会变脏、破损、划伤或碰到,那么购买它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当然,有些人买了包就放在防尘柜里观赏,并不在讨论范围内。

去年,脱口秀节目《鹰巴士》采访了一个叫Venny的女孩,她刚刚毕业,是一名文员,月薪不到5000元,却欠下了近10万元的债务。

照片:Eagle Bus

当被问及这些钱花在哪儿时,她完全不知道。

直到节目列出了她的账单,她才意识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花了很多不必要的钱:

因为在朋友圈看到该影楼的广告,就自行前往,在营业员的欺骗下花了2万多元;

如果你想从事与英语相关的工作,可以报一个英语培训班,但是上几节课之后就不要再去了。

其他花费,比如买东西、学韩语、学美术、油画……看似是在“投资自己”、陶冶情操,但实际效果值得怀疑。

就这样,无数的钱被投入到盲目消费的大海中,等你意识到的时候,已经负债累累了​​。

就像Venny和上面购买了这款包的网友一样,即时满足、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快乐是当今很多年轻人崇尚的生活方式。

享受当下才是幸福的关键,买个包包能解忧,刷个信用卡能带来快感,还有什么比购物更幸福的呢?

但一旦失控,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的消费迟早会成为自己烦恼的根源。

图片/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最终买不买的决定权并不在围观者手中。

我们没有资格去评判别人的做法是对是错,毕竟钱是他们的,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花。

其次,我们要思考,是否应该入不敷出。

这里的关键问题不是你需要多少薪水来购买东西。

而是应该分析自己是否具备消费能力,是否能承受消费之后面临的局面。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人们常常喜欢说,过完“双十一”这样的购物节,要“吃土”。

虽然描述的有些夸张,但确实有一些人因为过度消费,导致正常生活无法保证。

只要能过上正常的生活,花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无可厚非,但如果把钱花在了影响正常生活的事情上,那就本末倒置了。

正如《富爸爸》一书中所说:

财务问题总是存在,如果不加以解决,它们就会成为降低我们生活质量的负面力量。

我们可以消费,但要理性消费。

人们总是倾向于把“感情”置于“理智”之上。

比如“只要开心就买”,或者因为恐惧、焦虑导致的冲动消费。

在消费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以下两点:

①不要马上做决定,先冷静下来

恐慌时反应敏捷是人的天性,这时候我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就会下降,甚至会做出非常愚蠢的决定。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自己一些时间,静下心来,冷静思考。

②“需要”才是最好的尺度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应该思维”而被营销所欺骗:

既然别人认为这样做对,那我也应该这样做;

既然别人对我抱有这样的期望,那我就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人们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地在外界寻找被别人喜欢的标准,并幻想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中的自我。

一个人应该追求自我完善,成为更好的自己,但我们需要分清的是:这种更好的标准是来自于内心的确信,还是来自于外在的规则和要求。

当我们按照外在的标准来设定人生目标时,我们很容易误入歧途,成为“应该”牢笼的囚徒。

这也是提倡“消费主义”的最佳时机:买你需要的东西,活在当下,尽情享受生活。

然而,只有真正了解了自己的目标,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才能够做出不会后悔的决定。

这个女孩想买奢侈品包。

你认为她应该买它吗?

【天天有礼物送】小编将从这篇文章中选取1句肺腑之言,赠送2022年第8期《青春文摘》一本哦~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