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Car汽车文化原创]
最近,国内车牌又流行起来了。不是因为有人画了五六个8,而是因为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向国家专利局申请登记了一套新的小型车牌照和临时车牌。或许再过不久,使用了近30年的“蓝牌”就会被淘汰,成为历史。虽然未来会怎样还不好说,但回顾历史还是能帮上忙的,大家不妨了解一下中国车牌的变迁史。(图片来自网络)
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奔驰1号”诞生于1886年的德国,但世界上第一辆轿车却诞生于1893年的法国。至于中国的第一张车牌呢?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匈牙利商人莱因茨把两辆美国奥兹莫比尔轿车带到中国上海,取得了上海工部局颁发的临时牌照,与马车牌照相同,这便是中国第一张车牌。
当然,今天的话题主要还是从新中国成立说起……
1949年9月至1950年9月第一代车牌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车牌由“★+车牌发证地名称+4位登记号码”组成。这一代车牌只是短暂的过渡期,所以只延续了一年,毕竟当时全国范围内还没有统一的车牌设计和编号规则。
第二代车牌 1950 年 10 月 - 1964 年 2 月
第二代车牌由国家正式颁发,车牌号采用顺序格式,车牌由“1位省、市、区号+★+5位车牌号”组成,材质为铁质,与上一代最大的变化,除了颜色不同,就是发牌地名称被数字取代。
第三代车牌:1964年3月-1973年2月
1964年3月,新的第三代车牌开始推行,组合改为“2位省、市、区编号+分隔符(-)+5位登记号码”。
第四代车牌 1973年3月-1986年7月
第四代车牌采用与第三代相同的组合,设计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从1973年开始,车牌的材质由铁质改为塑料。
第五代车牌 1986年8月 - 1994年6月
很多人对第五代车牌一定很熟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86型”。“86型”车牌采用铝合金材质,小型车为绿色车牌,大型车为红色车牌,外来车为黑色车牌。车牌分为上下两行,上行小字由省、市、区名+2位数字组成,下行大字为5位车牌号码。
第六代车牌 1994年7月-至今
第六代车牌就是我们现在燃油车使用的车牌,因为式样是1992年确定的,所以又叫“92式”。“92式”车牌前两位是车辆所属省、市、区的简称和发牌机关代码,中间有一个分隔符“·”,后五位是登记号码。最早在乌鲁木齐、大庆试行,1994年在全国大规模更换。
新能源汽车“绿色车牌”于2016年12月1日开始实行,上海、南京、无锡、济南、深圳等5个试点城市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车牌,随后逐步在全国推行。小型新能源汽车车牌采用渐变绿色,大型新能源汽车车牌采用黄绿配色,同时增加特殊标识,数字部分由5位增加到6位。
02 型车牌 2002 年 8 月 12 日 - 2002 年 8 月 22 日
说起我国寿命最短的车牌,“02式”当之无愧。2002年,北京、天津、杭州、深圳四座城市启动“02式”车牌试点工作。该车牌采用蓝白底色,车牌分为两层,上层为车辆所属省、市、区简称及发牌机关代码,下层由6位数字或字母组成。分隔符“•”为前车牌,“-”为后车牌。数字选择采用独立排列方式。但发放仅10天便停发,官方解释为“因技术原因废止”。如今,道路上仍可偶尔见到此种车牌,但如果转让或挂失,则必须更换为“92式”车牌。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车牌经历了6次变化,你们都知道吗?其实,一开始我们都是按顺序申请,也就是能抽到多少就抽到多少。但为了减少“坑蒙拐骗”,2001年我们改成摇号制,2003年实行随机抽签,2008年我们直接自己编号码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