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网络,我爱自由,我爱晚起,我爱夜排档,我爱赛车;我也爱29元的T恤。我不是旗手,也不是别人代言。我是韩我和韩只代表我自己,我和你们一样,都是凡人。”你还记得这部红极一时的《凡人之物》吗?
凡客诚品成立于2007年,正值中国消费电子商务爆发期。当时,Vancl以模仿网络直销服装品牌PPG起家,主打高品质、低价的基础款。
从简洁大方的T恤,到色彩鲜艳的运动衫、夹克、帆布鞋,再加上产品画册中模特们的靓丽穿搭,万科在众多服装品牌中脱颖而出。
当时B2C电商刚刚起步,淘宝上的产品和服务还没有品牌化、系统化,但凡客已经有了自己的电商销售经验。早期就配备了免费送货、24小时客服、30天退换货等服务。凡客诚品凭借产品和服务创造了第一波良好口碑。
2010年,万科最引以为傲的收入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300%。在电商行业中排名第四,仅次于京东、卓越亚马逊、当当网,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2009年是中国电子商务的拐点。 2009年,商务部和地方政府把发展电子商务摆在战略地位,电子商务企业数量持续上升。
2010年是国内电子商务尤其是B2C的爆发点。那时,“淘宝”一词已经可以用来区分人群或世代。就连专注于下载业务的迅雷也开始了电子商务。
因此,凡客的快速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他们一个人。当时,京东、淘宝、亚马逊等一大批老牌电商公司都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凡客有幸在起步时就走在了中国服装电商行业的前列。
然而,凡客并没有实现长期的“乘风破浪”。
在2010年业绩的刺激下,凡客诚品开始了“大跃进”。 2011年3月,陈念提出2011年销售目标100亿。
百亿的大跃进让凡客诚品迅速扩张。为了增加销量,凡客诚品在没有明确自身定位的情况下,开始了自己的“不择手段”的快速扩张之路。
如果原来的产品太单一,他们就增加了品类。除了衬衫、T恤等自营产品外,万科后来还引入了第三方产品,甚至还出售与服装无关的拖把、菜刀。要知道的是,凡客一开始是卖自己的品牌,做穿的东西,是典型的“自产自销”模式。
完成100亿的销售额需要大量的员工。巅峰时期,凡客诚品的员工总数一度超过13000人。
2010年6月,凡客诚品总库存为1.98亿元,但2011年底,凡客诚品库存达到14.45亿元,总亏损近6亿元。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万科一直在做着清理库存的重复性工作。除了清理库存之外,还有清理人员。 2011年,生产线、资金链紧张、库存积压的三座大山共同向凡客施压,凡客开始走下坡路。
“不够专注,不够极端。”这是雷军对凡客的评价。凡客最大的问题是从来没有认真做过产品,一个也生产不出来。别说国际大牌,就连凡客这样的一些国产品牌也跟不上。品牌的灵魂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
大涨之后又大跌,之后的粉丝就好像突然消失了一样,一下子失去了人气。
2014年8月,蛰伏已久的凡客重新出现,并在北京798举办了衬衫新品发布会。陈念声称,凡客今后将“另辟蹊径”,以高性价比品牌为起点。
从这一点来看,汲取经验、求变的凡客真正回归了“产品”的初衷。但从万科目前的产品来看,万科在平民时尚方面距离时尚的本质还是有点远。
市场太残酷,不给人尝试和犯错的机会,机会太虚无、转瞬即逝。
万科的未来会怎样?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