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诉说挣钱不容易,但上周和创业的老友认真交谈之后,我才猛然意识到:并非整体形势不佳,而是获取财富的方法已经彻底发生了变化!
他那个论断,就是讲当前诸多盈利手法,其实都是把海外的成熟方案引进到本土,这话让我原有的看法彻底改观了。
以他个人的商业活动为例,去年他关注到海外流行的宠物趣味影像,每天投入两小时搜集资料,进行二次加工,并搭配上具有感染力的背景音乐和地方特色的声音解说,最终在抖音平台进行传播。
三个月内,粉丝数量达到一百万,开始销售宠物食品和玩具,去年双十一当天,纯利润超过二十万!他表示,赚钱其实并不难,核心是要勇于充当信息的传递者。
其实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知识转述技巧:有个人花费 300 元从国外写作网站购得热门故事结构,借助翻译工具将其翻译成中文,然后让人工智能依据国内婚恋、职场话题进行修改,最终发布在番茄小说和晋江文学城平台上。
通过付费阅读和读者赞助,六个月时间获得五十万元收入;在小红书上,有人将油管手工高手的黏土教学视频进行二次创作,去除标识并配上译文,每份九十九元的教学材料销售超过三千份。
套利策略如下:有博主发现韩国某个小众设计师品牌的复古耳饰,之后联系了该产品的生产商,获得了独家代理权,然后在国内的电商平台将价格定为199元,而进货成本仅为30元,凭借其高吸引力和独特性,每月销量超过一万件;此外,还有人在日本的二手商店找到80元的昭和时代的老海报,接着在闲鱼上将其标价定为500元,结果被追求复古风格的买家迅速全部买走。
教育机遇在于,某英语教师以 200 元购入美国 STEM 教育资源,依据国内最新课程标准将其转化为动画形式,通过掌门 1 对 1 平台售卖,标价 299 元,众多家长纷纷购买,旨在提升孩子的创新意识。
我国人口达十四亿之众,其中十一亿人未曾踏足海外,信息壁垒之高,令人咋舌!
那些真正有头脑的人,早已懂得充当“全球联络者”——他们善于察觉海外的市场不足之处,并将国内的资源缺口与之对接,从而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获取即时收益。
二零二五年,个体经营模式已成常态,与其哀叹时势,不如敏锐洞察,争做获取信息价值差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