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春季冷兵器艺术品专场拍卖会 7 月 12 日举行,300 余件精品上拍

日期: 2024-07-16 10:05:42|浏览: 467|编号: 5736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近年来,古董冷兵器收藏风潮兴起,中国古代冷兵器文化博大精深,但国内古董冷兵器艺术品在市场中仍处于低谷,市场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未来,冷兵器艺术品必将成为新的收藏热点。北京明道汇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同时拥有管制刀具销售资质和文物拍卖资质的拍卖公司,拍卖手续齐全,购买程序合法,免除竞买人的后顾之忧。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致力于冷兵器文化艺术的推广与传播,并于2018年春季成功举办全国首场冷兵器艺术品拍卖会。由北京明道汇商贸有限公司主办的圣峰仙人2019春季冷兵器艺术品拍卖会将于7月12日至14日举行,届时将拍卖300余件中外冷兵器艺术精品。 本次拍卖已获得北京市商务委、文物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批准,备案编号为京文物证【2019】第218号,建议冷兵器收藏爱好者留意。

C141(封面)

清代藏族土司剑

预计售价:80万~150万元

起拍价:10万元

此刀原为荷兰收藏家所藏。配件均为铁制。刃头呈如意云纹,沿边有棱线。中间有银质宝石座,镶有珊瑚,云纹刃头表面饰以鎏金卷草纹。柄为木制,外裹斜皮。斜皮是明清时期压花、鞣制粟皮的统称。圆盘为铁制,外裹斜皮,前压片呈C形,饰以鎏金卷草纹。圆盘中部饰镂空“尸林”,尸林下部接弧形圆片,内饰鎏金缠枝纹。鞘口上端微鼓,口呈弧形。 整刀入鞘室后,格子与鞘口贴合,鞘口尾端制成镂空如意云纹。鞘尾造型颇为特殊,口部制成镂空如意形,边部微收腰,中部有脊,尾部底缘有台。鞘口、鞘尾表面饰以鎏金缠枝纹。刀刃锻打,光亮。鞘为带脊木,外裹细粒皮革。明清时期,此种皮革多用于剑鞘装饰。清初尤为盛行青皮,制作工艺及原料已失传,现今仍不知其用何种皮革鞣制而成。峨嵋玲珑刀即为典型,柄部较长,鞘为菱形纹,表面饰以鎏金卷草纹。 此刀为典型的藏族土司刀,与故宫博物院藏瓦寺宣慰司土司进献乾隆皇帝的刀相似,是目前发现的较为完整的藏族土司刀之一。

明代广泛实行土司制,在四川甘孜州东部设置多甘四都指挥使,辖今康定、泸定、雅江、乾宁等地。在阿坝州设有茂州卫、松州卫、盘州卫等卫所,以及韦州千户、叠溪千户、小河千户等卫所,这些卫所也都以土司制的方式进行治理。后来又在松潘等地设置宣慰司,增设扎古宣慰司和瓦师宣慰司。现在的瓦师宣慰司是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玉龙乡吐峪山村瓦师宣慰司的官村。

藏族土司刀在二十多年前还不为大众所知,周锟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兵器史稿》中首次刊载了此种刀的形制,但因图文尺寸较小,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故宫博物院更详细的资料的公布,人们才知道这把护手为圆形的藏刀是一把土司刀。故宫博物院刊物《紫禁城》2011年5月刊载的《清代皇家军事装备》一文,就记载了瓦塔寺宣慰司土司所赠刀的细节,“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瓦塔寺宣慰司策棱□□恭敬地进赠腰刀一把。” 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清宫军备志》记载,此把刀“附有皮牌,上用黑墨书写满、蒙、藏、汉四字:乾隆二十二年(公元 256 年)月,瓦塔寺宣慰司(残部)进献腰刀一把”。胡建中先生的文章中记载,进献此把刀的土司为“策棱”,策棱是一个蒙古语发音较为明显的名字,而非藏语名。据《瓦塔寺土司年谱》和《清史稿三百土司列传二》记载:“乾隆十七年、三十六年,征扎古、金川土司苍旺,土司桑朗永忠参加征伐,获授花翎一根。” 由此可见桑朗永忠在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协助朝廷平定了扎古土司苍王。同年是金川土司第二次叛乱,说明瓦剌斯土司在第二次平定金川叛乱之初就协助朝廷了。那么“策棱”应为第十八任土司“桑朗永忠”。笔者推测,故宫博物院在编纂皮简时,有可能将“桑朗”誊写为“策棱”。瓦剌斯宣慰司剑首呈簋形,柄裹鲛皮,圆盘内饰墓地纹,墓地纹下饰火焰宝石纹,中间宝石座上嵌有珊瑚。

瓦茨宣慰司剑无明显鞘口,而是采用前压板形式。压板上端鼓起呈弧形以贴合盘格,由中部延伸至鞘束,中间饰以鎏金缠枝纹。鞘束饰十字金刚杵,宝石座中间镶嵌珊瑚。十字杵上下端组成鞘束,与鞘室相连,以备悬挂。《清宫军备志》一书将瓦茨宣慰司佩剑定为清朝乾隆年间所制,其实这种佩剑应比清朝早得多。瓦茨宣慰司土司始建于明代,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藏族部落首领琼布桑朗纳斯巴进京进贡、供奉经书,受到皇帝召见,并给予丰厚赏赐。 后奉命“驿还西藏,永平南蛮”。明英宗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因岷江上游茂县、韦州、汶川等地羌族叛乱,朝廷“屡征屡战,不肯归顺”。明廷派琼布的桑朗那斯巴藏军前去平叛,实行“以夷制夷,以夷制夷”的政策。琼布年老多病,便让其弟永忠罗洛斯率军前去。永忠罗洛斯率领43个头领、3150名士兵,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急行军,到达汶川等地,分头前去平叛。 叛乱平定后,“州刺史报功,命其留守汶川县吐峪山,统制西沟以北羌族、彝族,令其在板桥、刁头、克窑、六塘、大坪、小坪等山林中耕种居住。其余兵力不足调遣者,可发往吐峪山下、白土坝、和平、高涧、狄那等地的村落。无力耕种的温族,应令其开荒报粮。”明朝封他为“瓦司宣慰使司”,赐银印一枚,诏书一道,从此他“世袭其职”,永忠罗罗司成为乌司第一任土司。

笏寺宣慰司剑应比清代早得多,其盘格形式源于英国里兹皇家军械博物馆藏永乐剑的直拔扎剑格形式,为避免篡夺而简化格子,同时吸收了明代剑的部分形制特点,成为现存土司剑样式。故宫博物院藏笏寺宣慰司剑应为明代中期以后的作品,此种剑现存世上完整者有五件,除故宫博物院藏笏寺宣慰司剑外,尚有四件较为完整,均为私人藏家所藏,此剑加于此位。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和英国伦敦皇家军械博物馆均藏有中国高等级藏剑,但均无如此完整的土司剑。五件土司剑格子内均饰有墓地纹饰,此细节值得商榷。 墓地的寓意是“无常”,藏传佛教认为,诸法无常,世间没有永恒之事,人也有生老病死,但众生不懂无常的道理,执着于无常,最终导致轮回之苦。墓地之主向人们展示,最终不过是一堆白骨,以此来启迪世人放弃对永恒的执着,寻求解脱。这种纹饰在刀剑上非常少见,至今只在土司刀剑上存在过,可见藏传佛教对西藏刀剑装饰影响之深远。此种刀剑世间罕见,是藏刀造型的重要代表,也是藏刀吸收蒙古、中原风格后形成的独特风格,其珍贵性无以言表。此刀造型规范,工艺精良。 也是目前唯一可以交易的西藏土司剑。(作者:龚健,四川省冷兵器收藏协会副会长、山西省冷兵器收藏协会理事、浙江省青铜冷兵器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

↑ 宣慰司司长进献给乾隆皇帝的宝剑,原藏于紫禁城。摘自《故宫博物院藏文物大全——清宫军事装备》,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145

C100(封底)

清代香港海关高官所戴的剑

预计售价:20万~50万元

起拍价:3万元

香港海关高官所戴的宝剑,清末英国制造。剑柄为镀金铜制成,形似龙首,柄部包裹鲨鱼皮。剑身直而双刃,上面刻有花卉图案、“龙缠锚”图案和“香港”二字。

↑ 剑柄附近刻有“香港”二字

1858年,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签订《通商条款》,其中规定:“总理得自由邀请英(美)人协助征税,无须英(美)官吏荐举干涉”,“各口岸一律办理”。1859年,海关英籍税务监督李泰国被任命为总税务专员,负责招募洋人到各口岸担任税务专员。从此,洋税务专员管理中国海关成为一种制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由英国设计制造并发放给中国海关高级官员的剑应运而生。此藏品由英国皇家海军军刀的供应商&Sons出品,造型与英国皇家海军军刀十分相似,只是将剑柄重新设计成龙头式,将单刃剑改为双刃剑,剑刃上蚀刻了不同的花纹。 虽然形制相似,但中国海关剑制作数量极为稀少,目前仅存两把剑,除此藏品外,另一把现藏于英国伦敦国家海事博物馆()。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藏品剑柄附近刻印的“香港”字样,在伦敦博物馆的藏品上却没有出现。因此,此藏品很可能是中国香港海关高级官员仅存的一把剑,意义重大。全长97厘米。

↑ 晚清中国海关所制剑数量极少,目前仅存两把,除此藏品外,另一把现藏于英国伦敦国家海事博物馆()。藏品信息可查阅博物馆官网。藏品编号为

↑ 英国刀具制造商的原图

C004

清代八旗骑兵头盔

预计售价:5万~8万元

起拍价:15000元

八旗骑兵的野战头盔。同时期的驻军官兵所戴头盔多为皮革制成,并涂以漆器,而此款野战头盔则为精钢制成。八旗是清代满族特有的社会生活和军事组织,也是清朝的根本制度。其青年男子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战斗力强,因此其装备大多精心研制,平时管理严格,记载有记载。此款头盔为骑兵装备,在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版《礼器图样图》和乾隆二十三年(1791年)《军旗章程》中均有详细记载。

此盔由两块大钢板制成,铆接成锥体组成盔体,接缝处用钢条加固。上部有一圆柱体,中央装有盔缨管。这是因为八旗官兵一般都用盔缨来代表官衔大小。从18世纪后期开始,这种装有盔缨管的头盔开始装备八旗部队。头盔前部有护额,保护眼睛和鼻梁,上面装有遮阳板,前部呈波浪状。头盔下缘四周有铆钉孔,可安装颈帘,颈帘一般与各旗颜色相同,但有时也用代表部队的护颈,如建锐营的蓝色护颈,四周镶有黄色边。总之,此盔只装备八旗精锐部队,现已少见。高26.2厘米。

↑ 1759年版的《帝国礼器》和1791年版的《帝国军旗》均有关于此盔的详细记载。

C016

中华民国武汉国民政府首脑赠送刀

预计售价:3万~5万元

起拍价:10000元

汪兆明,笔名精卫,自幼对刀剑情结颇深。1910年汪精卫到北京,密谋刺杀摄政王载沣,被捕后被判无期徒刑。在狱中,他最初立志为国捐躯,于是写下了《拔刀成片,不放下少年头》一诗,一时被世人传诵。后来他被营救出狱。1940年汪精卫在南京建立汪伪政权,彻底走向了中华民族的对立面。汪伪时期,汪精卫延续着少年时的刀剑情结和北洋时期佩剑的习惯,专门制造了一批用于对外交流的刀剑,这把刀就是其中的一把。刀刃采用软钢制成,根部一面刻有“汪兆明赠”,另一面刻有“智勇双全”的字样。 字体娴熟优美,全长93.9厘米。

C116

明代高档银饰莲瓣雁翅刀

预计售价:6万~8万元

起拍价:2万元

刀身优雅,尺寸极佳,呈鹅翼形,刀尖为云状。刀身被打磨得光亮,刀身有三条凹槽,两窄一宽,贯穿刀身。刀身护手呈圆盘状,饰有镀银鱼子酱和莲花图案装饰。刀柄配件也以相同主题装饰,极其精致典雅。配有现代木质方形刀鞘。全长105.5厘米。

C135

民国珐琅中正剑

预计售价:3万~5万元

起拍价:4000元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专门制作了一批珐琅中正剑,奖励给外国友人。这批中正剑与其他种类的剑有很大不同,最显著的特点是剑纹全部采用珐琅彩填充,色彩鲜艳。这把剑上的国民党党徽尺寸较大,满是蓝色,辅以红色梅花,令人赏心悦目。这把中正剑被奖励给中国远征军美国军事顾问约瑟夫·亚布库斯基中士,剑鞘上镌刻着他的名字。亚布库斯基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18岁加入美国陆军,后来担任中国远征军炮兵射击教官。他训练的远征炮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战场进程,因此荣获美国陆军铜星勋章。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国民政府授予他中正剑。全长41.4厘米。

C148

乾隆款金刚美人剑

预计售价:7万~10万元

起拍价:10000元

此件为清末所制,剑护手正面有篆书款:“清乾隆年制”。当时此类剑多为短剑、双剑,或类似此件的大剑。剑型基本相同。剑刃上饰有大量银质嵌花,多为梵文、星辰、人物等,亦有年号。铜剑上刻有植物或动物图案。年代应为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主要目的是卖给涌入中国的西方收藏家,而这些收藏家往往缺乏鉴别能力,因此可以卖出高价。

此件器物体型惊人​​,颇为罕见,其纹饰之精美,亦为同类器物之最。剑身两侧的纹饰较为对称,由北斗七星、两个梵文、四个人物、一条五爪金龙及乾隆御制铭文组成,全部为嵌银材质。首先,北斗七星在中国文化中被认为是主宰时间和方向的星座,掌握着生杀之权,也是传统道教的重要象征,因此在剑上经常见到,偶尔也会在刀、枪上出现。五爪金龙表明此剑为乾隆所用。外国人虽然不熟悉乾隆的剑,但熟悉中国龙的使用制度,知道带有五爪金龙的器物是皇帝所用。 金龙后面是四个人形,一侧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西施沉鱼、昭君落雁、貂蝉闭月、玉环羞花,寓意健康、幸福、和平、圆满。另一侧是藏传佛教的四大天王。不动明王是大日如来教身,能降伏一切魔怪;金刚萨埵是不动明王教身,能降伏大天王;昆达里尼是宝生如来教身,能降伏五阴魔怪;大黑天是无量寿佛教身,能降伏人间魔怪。因为乾隆皇帝笃信藏传佛教,对里面的人物十分推崇,所以仿制品也沿袭了这个特点。 将北斗七星与藏传佛教的梵字放在一起,以求得两教的庇佑,也是制作此剑的一个重要初衷。

剑身全部为铜质,剑身呈蝙蝠形,剑柄呈如意形,剑身均镌刻有龙纹。剑柄为骨质,两面均镌刻有人物,不同之处在于一面的远处是松树,另一面的远处是梅花。雕刻十分精细,物象栩栩如生。剑鞘为原件,木制,带彩绘,保存完好。剑鞘所有附件均为黄铜,镌刻有龙纹。有外国学者认为,中国唯一以剑为礼器的宗教是道教,此剑很可能是道教法器,同时也销往海外市场。全长112厘米。

S007

18 世纪波斯羊毛钢 长剑,配金护手

预计售价:7.5万~8.5万元

起拍价:19200元

波斯是文明古国,也是亚洲古代兵器的主要代表国之一。波斯最具代表性的冷兵器是舍希尔长剑(),原意是“狮子的尾巴”,也是中国小说、戏剧中月牙弯刀的原型。舍希尔的刀刃呈一致的曲线,弯曲度较大,常镶嵌金文,再加上其最著名的乌兹钢花纹,使它成为亚洲古代兵器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影响几乎遍布所有伊斯兰国家。一把精美的舍希尔长剑历来受到世界各地博物馆和收藏家的珍爱。

此外,沙希尔长剑是伊斯兰世界最著名的长剑之一,使用范围广泛,从中亚、西亚、南亚到东南欧都有。我们通常要从剑套或剑上的金字来判断它的最终归属。剑刃部分是在波斯锻造的,还是在各地制造的。当然,波斯锻造的通常是最精致的,也是最受收藏家重视的。

这是一把精美的舍希尔长剑,锻造精良,剑纹如流水般清晰。它由波斯长剑中一种名为“沙姆”的稀有乌兹钢制成;精美的典型白色贵金属剑柄,乌兹钢制成的十字护手上保存完好的华丽镀金装饰,以及剑刃上的金色铭文,都显示出原主人的不凡地位。是一件非常罕见的精品。剑鞘是后来加装的。全长91厘米。

S019

18 世纪高级高加索 长剑

预计售价:25万~30万元

起拍价:9.6万元

高加索山脉高而深,位于黑海与里海之间,在人类学研究中,这里是高加索人的发源地,所以高加索人就是白种人()。公元前几百年这里曾被希腊人占领,希腊神话中宙斯居住的地方就是大高加索山脉。中世纪时,由于战争和移民,这一带居住着信奉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不同人种。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蒙古人、土耳其人、波斯人等民族都在这一带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造就了高加索人坚强不屈、桀骜不驯的性格和特征。

高加索地区虽然历史悠久,但早期的武器大多如今已不为我们所知,大多混杂在其他国家的武器中。19世纪,俄国沙皇终于决定征服高加索地区。经过多年残酷的战争,1850年,作为沙皇远征主力的哥萨克军团开始全面采用当地人的长短武器。哈西克弯刀()和坎恰短剑终于成为这一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冷兵器。哈西克弯刀“轻如羽毛,锋利如剃刀”,又被称为天之刃。

此拍品钢锻造十分精细,刀身有宽阔的刀槽和两条整齐的凹槽,刀尖前端有反刃,整体做工远比该类型普通弯刀精湛。刀柄包覆厚实的银皮,并加两根银箍,以增强握持感。银皮上深镌刻有高加索传统花卉图案,以传统黑珐琅(尼奥洛工艺)烧制后镀金,是高加索工艺的最高呈现。刀柄上方的开口造型,也是该类型弯刀特殊的传统表现手法,后期的苏联查西克军刀,只有简化的手法。

此拍品刀鞘上的配件也显示出其不凡的背景。一般查西克弯刀的刀鞘上只有四个配件,而这把刀有六个。工艺与刀柄相同。完美精致的工艺、完美的保存状态以及配件背面使用者和制造者的铭文,都说明了此刀的身份和地位以及其稀缺性。对于喜爱高加索冷兵器的收藏者来说,它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包括刀鞘在内的总长度为97厘米。

S023

18 世纪北印度高级全装甲镀金 Birz 乌兹钢短刀

预计售价:8万~10万元

起拍价:18000元

不难区分匕首的起源。 Ly。它用铁眼指甲固定,并用镀金装饰。 铜制刀鞘包裹在红色天鹅绒中,并具有木制的内管。

↑宫殿博物馆的收藏中的同一位匕首。

S025

17世纪 White Jade手柄

估计价格:280,000〜300,000元

起价:55,200元人民币

玉具有我的国家的非凡意义。伊恩·恩()的统治(1768年),皇帝很高兴获得浮雕花卉图案的四个,从文本研究中获得了浮雕的花卉图案,并报告说,他们来自北印度的“ ”,这是皇帝在Qing Court上的最爱,这是Quems of of the Qing of the Qing of the of the 。 ,其中大多数现在存储在台北的国家宫殿博物馆中。

1793年,在漫长的准备工作之后,麦克阿特尼在北京与会面手柄看起来像豆芽,是莫卧儿帝国中最典型且常用的皇家短刀形状。像小舌头一样的刀片在相同类型的短刀中极为罕见。 包括护套在内的总长度为44厘米。

J013

20世纪日本剑

最近的一项作品,配有帝国装饰品的Tachi套装

估计价格:150,000〜180,000元

起价:20,000元人民币

这把剑是由 制作的精美的钢与日本的钢制相似,这与 Enma相似总长度为88.1厘米。

J019

20世纪日本型30仪式刺刀

估计价格:25,000〜35,000元

起价:3,000元人民币

日本的 定制的30种仪式是镀铬的,与普通的白色颜色不同。并配备了原始的皮革吊带,保存完好的仪式。 由于第一个步兵团仅在东京活跃,因此30型仪式刺刀的数量极为罕见,在日本军事剑的收藏中,这是一个极为罕见的品种。

J022

17世纪(tsuda no kami )

估计价格:250,000〜350,000元

起价:100,000元人民币

剑被保存下来。 。另一侧。 后背: wei nari ,8月10日,坎邦()的白色长度为79.2厘米。

J027

20世纪高级日本海军匕首(未标记)

估计价格:60,000〜80,000元

起价:10,000元人民币

海军上将定制的海军匕首与海军将军的 ,神社,训练中心等的机器制造的匕首完全不同。这剑是日本的古老的伪造剑刀片,后来在海军上涂上了一台,这是一名巨大的机器为了适应刀片,刀鞘的大小比普通的匕首要大,这些匕首是特定的,而手工雕刻的痕迹则是较高的,而工艺品却较高每条电线被镀金。 这剑的原始主人是埃塔吉玛海军的校长,埃塔吉玛海军学校的目标是训练出色的海军军官,并建立了大量日本海军的海军。当日本无条件地投降时,许多日本海军匕首,尤其是将军的匕首,被埋葬在剩下的匕首。

E010

20世纪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航空团匕首

估计价格:30,000〜50,000元

起价:6,000元人民币

德国社会主义者被认为是纳粹德国空军的储备,这是1933年建立的国家航空运动会。空军储备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培训飞行员,滑翔机飞行员和伞兵。中间的山脊。 刀片上有一个制造商的标记,剑上有三个重叠的翅膀的形状,中间有一个矩形符号,刀柄是纺锤形的。 6厘米。

E012

19世纪西班牙法院艺术匕首

估计价格:60,000〜90,000元

起价:10,000元人民币

典型的法院式艺术品剑,来自西班牙著名的剑,非常华丽的细节,使其成为西班牙王室的好设备,最高的艺术标准是用不满的钢制成的。

H037

现代美国海军SEAC CUK战术刀

估值:20,000〜30,000元

起价:5,000元人民币

1991年,的CUK刀是弗洛布斯()的档案。或还记录CUK的生产和使用。

↑Cuk战术刀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博物馆(右排的第七行)展出

问001

19世纪北美独角兽鲸鱼剑

估值:35,000〜55,000元人民币

起价:5,000元人民币

在北美,工艺非常好,剑的身体很长,尾巴宽,尖端是狭窄的,双面刻有深血凹槽,只要剑体刻有植物图案,十字架是the tenon the the the the of the 的材料。

问002

19世纪银色服装协会圣殿骑士骑士剑

估值:20,000〜30,000元

起价:3,000元人民币

在美国生产的手柄是一种珍贵的材料,整个剑的装饰都非常漂亮。

Q007

18至19世纪不丹雕刻的镀金金嵌入式宝藏短刀

估值:60,000〜80,000元

起价:15,000元人民币

传统的杜丹王国在18世纪末生产的传统duzum短刀是相对罕见的。

流动图案锻造是在高海拔地区锻造剑的理想方法 - 低氧气含量引起的加热障碍,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加热大多数钢,以实现更高的硬度硬度。

不丹实际上属于古代历史上的西藏,因此,不丹刀也是典型的藏族刀,刀的尖端。

^不丹王国的第一个遗传君主和他的皇家卫队于1907年建立了旺奇克王朝,并掌权了19年。

↑衬托照片,您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裸露的手柄的头部

问010

在19世纪,高端古尔卡·巴布斯(Gurka )

估值:30,000〜50,000元

起价:5,000元人民币

这件可以在印度工匠中用于尼泊尔贵族班级。

在清新时期,清朝和古尔卡爆发了两次战争,古尔卡在清朝服役,并成为了一个附属国家。

↑宫殿宫殿的古老藏族,古尔卡·祖奥奥(Gurka )。

问011

在19世纪,非洲马达加斯加首席权杖

估值:20,000〜30,000元

起价:2,000元人民币

马达加斯的马达加斯的事物的权杖具有铜制的核心,并具有简单的手工艺品。方法也相对简单。

问014

泰国海军短剑第二次世界大战

估值:40,000〜60,000元

起价:8,000元人民币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亚洲的唯一盟友,日本提供了刀的来源。

图形的编辑来自。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