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发展趋势:卫星城筛选标准与靠谱分析

日期: 2024-08-12 20:08:42|浏览: 439|编号: 6054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转型,投资回报到了一个临界点,制造业要转型,固定资产投资自然带动了城镇化进程。

中国正在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群,每个城市群都有各自的经济特点和发展阶段。目前,中国正在形成三大国际城市群,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发展较为成熟,而内部差距最大的京津冀城市群在中央政府的关怀下,终于呈现出形成城市群的趋势。

一个城市群形成之后,就会有核心城市,也会有卫星城市,分析完核心城市之后,我们再进一步分析哪些卫星城市比较靠谱。

在卫星城的筛选标准方面,我们的团队深入挖掘了与卫星城发展密切相关的统计公报和城市规划数据。

第一,卫星城距离核心城市200公里以内,乘坐轨道交通90分钟可达,卫星城有自己独立的基因,但不如天津、杭州、苏州等城市基因强,无法成为其他城市的卫星城。

其次,所谓核心城市必须具备溢出效应,卫星城市才有可能成为接收区域。过去北京有灯下黑暗效应,华北地区的资源全都聚集在北京。现在北京受自然资源等因素制约,资源必然会向周边溢出,所以有可能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卫星城市圈。

也就是说,只有具备资源溢出效应的大城市才有卫星城,其他城市再重要也不可能形成卫星城。从这个角度看,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有卫星城,而武汉、郑州还在像20年前的北京那样扩张城市边界,周边城市的资源都在往武汉、郑州聚集,所以不可能形成卫星城。

第三,要接手核心城市的溢出,卫星城必须有独立于卫星城的行政区划、有经济基础,兼具资源、人才、文化特色,才不会被吸入核心城市的黑洞。

综合以上条件,我们对三大城市群的所有卫星城进行了筛选,并筛选出了十个最具发展前景的卫星城,不出所料,其中也不乏我们并不看好的卫星城。

必须强调的是,这些城市的排名是没有先后顺序的。第一个写出的城市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后一个写出的城市一定是最差的。

第三章开启京津冀城市群。

北京是京津冀城市群中无可争议的核心城市,按照北京总体规划,其定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举世闻名的古都和现代化的国际化城市。在交通方面,京津冀城市群以北京、天津为主轴,辅以石家庄、秦皇岛为两翼的区域高铁网络,覆盖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两小时交通圈。

北京一直都是资源密集型城市,俗称“灯下的黑暗”。周边城市的资源被北京这个巨大的吸尘器吸走。相比长三角、珠三角的城市,石家庄、天津没有那么强的存在感。但现在,北京已经容纳不了太多的资源。重工业包围、空气质量下降,京津冀城市群被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资源开始向周边城市溢出,卫星城熠熠生辉。这从周边城市的房价就可以看出来。

即便如此,数据表明,北京卫星城的发展仍不如长三角、珠三角那么健康。单看北京,人均人民币和外币存款在一线城市中最高,给人一种“北京比上海、深圳还要好”的感觉。但如果深挖其周边城市的数据,就会发现很难找到更优秀的卫星城。

天津太过独立,石家庄、张家口、秦皇岛距离北京太远,农民工打拼多年,想要在这么远的城市落脚、买房、买车、养儿育女,几乎是不可能的。通州、燕郊属于北京管辖,成为农民工的“睡城”,不符合我们卫星城必须有独立行政区划的原则。北京卫星城县级市太多,这里的筛选范围是以地级市为单位的,所以最终的筛选结果很明确,入选的城市非常少。

廊坊

从总体规划和地理位置来看,北京北部地广人稀,可能以生态旅游等特色服务业为主。北京西部则更倾向于养老、商务、休闲等产业,北京东部和南部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唐山曾经大力推动曹妃甸工业区,可惜发展不如预期,体量过大,未能成为北京的卫星城。天津也曾经大力推动滨海新区,后适时转向。目前中心已转向西北,武清区等地成为主要受益者。总之,先充分对接北京,在资源、交通、政策等方面多交流,享受北京的资源溢出。

位于北京和天津之间的廊坊将成为中国崛起最快的卫星城之一。

(廊坊第一城)

首先从交通上看,廊坊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它位于北京和天津之间,距北京车程不到60公里,距天津车程约85公里,距首都和天津机场约70公里。高铁方面,京唐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已于2015年开工,廊庄城际铁路及其连接线也有望于2016年开工建设。其实,目前开通的高铁已经非常便捷,2011年6月30日开通的京沪高铁就贯穿廊坊,每天约有43趟列车,直达北京仅需20分钟,南下至天津也仅需20分钟,实现了京津一小时生活圈。廊坊还批准了与北京轻轨延长线对接的项目,起点为亦庄轻轨站,未来将直达廊坊市区。工作在北京,生活在廊坊,靠高铁上下班,其实已经成为不少漂泊到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之一。地铁的开通,无疑将进一步降低出行成本。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虽然其正式名称尚未确定,但其带来的临空经济圈效应不容忽视。大兴机场一半建设在大兴区,另一半建设在廊坊市广阳区。新机场一期将建设4条军民两用跑道和1条军民两用跑道,其在廊坊市的面积占三分之一。建成后,预计年吞吐量4500万人次,远期吞吐量1.2亿人次,成为亚洲第一大机场,预计2019年7月投入使用,廊坊经济已融入北京的血脉。

对于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来说,固安、永清和廊坊广阳区是直接受益者。根据《廊坊临空新区概念规划》,临空新区包括廊坊西部的大湾庄、固安县和永清县部分地区。临空经济区的会展、物流、高端制造等产业将极大拉动当地就业。数据显示,5年后固安人口将突破100万,为北京带来80多万个就业岗位,直接带动地区就业30万个。

其次是产业结构。廊坊迫切希望融入北京心脏,也具备对接的实力,近年来积极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包括精雕数控机床、华创天元、久志光电、东芝避雷器等。截至2016年6月,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74家,实现增加值82.1亿,同比增长12.6%,高出全省1.1个百分点。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等产业集群已经形成。据人民日报报道,2015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上,廊坊共签约项目37个。

政策资源的倾斜、通勤的便利、明显低于北京的生活成本,足以吸引大量移居北京的人。最有说服力的因素当然是房价。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一些移居北京的人无法在当地落脚,于是转向一线城市的卫星城,并开始提前布局。廊坊是移居北京的人买房的首选。我最近收到一个朋友的短信,想在北京的卫星城落脚。他犹豫了半年,房价一直在稳步上涨。

2017年2月28日,北京青年报报道了家住廊坊的郝云峰夫妇每天坐高铁往返北京上班的故事,每月费用2600元,比在北京五环外租房的费用要低得多。他们在廊坊买的新房条件也比北京好很多。郝云峰在北京的收入是廊坊的3倍,他所从事的行业在廊坊没有产业。“双城族”似乎在用实际行动向那些主张逃离京沪广或回归京沪广的人证明,逃离和回归并不存在,关键在于如何选择。

保定

相比廊坊,保定距离北京更远,位于北京和石家庄之间,从大京津冀来看,保定与北京、天津构成等边三角形,虽然距离北京不远,但在产业基础、人才储备、城市功能等方面并不逊色北京太多,还能承接京津的外溢资源。

在交通规划方面,保定也具备融入“京津冀半小时交通圈”的潜力。目前,北京至保定有高铁开行,平均车程5至15分钟,平均车程50分钟,是北京至廊坊的两倍。此外,保定市政府在2016年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推进“京津保城际铁路环线”、宝武新专线、宝仓铁路等建设。未来,津保铁路开通后,将联通10条铁路干线,使保定成为京南铁路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宝武新客运专线起于保定市,保定段全长约154公里,将有效改善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结构,承接北京部分交通枢纽功能,分流北京西部、南部过境交通压力。

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只是保定未来规划之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保定定位为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以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要产业,承接京津项目扩散和科技成果转化,打造京津绿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保定定位为产业转移,重点承接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

对接北京物流和农贸产业是保定的特色之一。早在2010年4月,北京新发地与高碑店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北京新发地高碑店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协议》。河北新发地农副产品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高碑店新发地有商户8600户,其中80%来自北京,日营业额达1.15亿元。日均减少进京车辆2000余辆,全年减少进京车辆近80万辆,缓解了北京2万名外来人口的后顾之忧。

此外,保定的产业结构30年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保定有国内享有盛誉的民营汽车生产企业长城汽车,县城内随处可见国产SUV,也是全国皮卡、经济型SUV、皮卡出口产销量第一的城市。纺织服装产业形成了一带(东部纺织服装产业带)、四城(高碑店白沟箱包城、荣成服装城、高阳纺织城、礼县皮毛城等四大工业城)、十园(荣成大和服装、高阳宏润等十大工业园区)。以食品加工业为主,多个项目签约,联合国内知名企业,围绕农业打造产业,已有汇源果汁二期、定兴喜之郎一期、伊利二期等项目在建。

仅凭良好的产业结构和便利的交通,还不足以吸引大量企业入驻。但如果同时具备人才储备优势,那就另当别论了,甚至可以升上一个台阶。据官方数据显示,保定目前有高校16所,在校生25万人,各类科研院所140余所,高校数量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据保定市人民政府2017年2月公布的数据,保定目前有各级各类学校4989所,在校生198万人,教职工13万人。

两地医疗资源也不断对接。据官方信息,2016年,北京儿童医院派出85位专家到保定医院,共计出诊586次,诊治患者2378人次,保定儿童医院转诊至北京儿童医院的患儿226人次。医院门急诊量比上年增长34.89%,实施手术2254例,增长20%。

但保定也有问题,重工业、重污染。虽然华电大学等高校都在保定,但老师们讨厌在北京和保定之间奔波。因此,为了下一代,农民工可能会在保定和北京交界的地方落户,比如涿州市,而不是直接去保定市。所以保定这个卫星城,只能说是半个卫星城,也就是保定北京的涿州地区。

便捷的交通、高校资源、医保让保定的房价受益颇多。根据中房指数百城房价指数,2010年保定的均价为3732元/平方米,2016年则跃升至7260元/平方米,涨幅接近一倍。但7260这个数字现在来看太低了,尤其是2016年前四个月,其主城区均价突破9000元/平方米,涿州多个楼盘价格突破1万元,这显然与当地人的收入不符,而是北京富人的功劳。 3月1日,河北涿州发布《关于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有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1年(含)以上证明的,限购一套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本市户籍居民购买第二套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50%。小扩音器广播,涿州也限购,不过比较温和。

考虑到通勤成本,目前“在北京工作、在保定买房”的目标对于进京务工人员来说还无法实现。但至少涿州这样的卫星城已经成为进京务工人员的候选地,其城市价值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光环下还会不断上涨。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