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被搜狐博主抄袭。投诉后立即下架……
辽河千古流淌,西出桑前。辽河是辽宁人民的母亲河。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辽河之水哺育了两岸人民,滋润了万里沃野,孕育了辽河文明。
历史上,辽河曾称涟水、辽海、大辽水。辽金以后又称辽河。辽河发源于河北省七老土山光头山,全长1430公里。流经沉北的辽河新段位于沉北新区北部,是辽河干流的一部分。从黄家街道大顶泡村东北1.5公里处的铁岭县包岗子排水站流入沉北,在石佛寺七星山北出。境内长度20公里,石佛寺水库建设将占用河道9.5公里。
在这条20公里的河道上,辽河石佛寺水库和辽河七星湿地是动物栖息、涵养水源、防风沙的生态屏障。七星山的辽代古塔、辽金时期的双州古城、明代的亭子堡、十方寺炮台、石佛寺的古渡口……都熠熠生辉。历史的荣耀。
石佛寺水库
辽河七星湖风景区。辽宁省石佛寺水库是全国最大的平原湿地水库。随着水体治理、植被覆盖等一系列生态工程的改造,这座名不见经传的水库如今正吸引着游客,摇身一变成为辽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辽河七星湖风景区。
石佛寺水库于2003年开工建设,2005年竣工。工程建成后,石佛寺水库下游辽河干流防洪标准将由30年一遇提高到一遇一遇。 100年回归事件。石佛寺水库的建设解决了辽河干流的防洪问题,完善了辽河干流的防洪体系。
针对治理辽河的需要,石佛寺水库自2009年以来累计投入超过5000万元开展生态建设项目,项目已完成土方填挖235万立方米。种植树木23万株(垂柳、柏柳、银杨等),芦苇2600亩,香蒲5500亩,荷花3000亩,苜蓿1000亩。丰富多样的水生植物形成了大片的湿地景观。该项目的实施,显着改善了库区和辽河中下游的生态环境。辽河水质得到有效净化,保证了库区各种水生动物、植物、陆生生物和鸟类得以繁殖栖息,实现石佛寺水库水清、草绿、水清的自然生态目标。美丽的花朵。如今的库区,水岛遍布,荷花绚丽,芦苇茂密,香蒲摇曳,鱼儿游动,水鸟飞翔,宛如一幅具有北方韵味的水乡画卷。
明代边境炮台丁字形炮台。 2003年,因石佛寺水库建设,黄家街道小顶子泡村整体搬迁。目前,仅存水库滩涂中部稍高的平台。小丁子炮村明代称丁子堡,是铁岭纬一路城所辖炮台之一。据《铁岭县志》卷《城志》记载:“丁子博城在城西南五十五里,周围一里,南一门。” 《方舆纪要》卷三十七铁岭卫:丁子博堡《载邑》路以西,以沉阳魏浦河为界。”城址平面近正方形,周长约800米。 《辽东志》记载,丁子博堡驻有官兵200人,辖十二个边墩,设有堡官。 《全辽志》记载,丁子堡堡驻有官兵333人,沿边有17个墩台,腹内有13个火台。明代中期,东南建有高大的靖边楼。加强堡垒的军事防御能力。
嘉庆、道光年间诗人沉承瑞曾写下《铁岭》诗,收入《万清祯诗集》:
门过铁岭时,古县名银州。
城中人头攒动,野草树木已秋。
废城有丁子荒,城墙上还残留着李家建筑。
每年只有柴河流经县境。
据明末《明史》和房孔照《全变略记》记载,当时北方最强大的蒙古泰宁部落的首领苏巴亥、伯颜、巴都战死沙场。与辽东总司令李成梁。优越的。其中一场重要的战斗发生在亭坡堡。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伯颜、八都与邓尔泰、纪万玉联军入寨,对军民进行杀戮和掠夺。游击将军周思孝率部将他们驱逐。俘虏们占领了辽河,辽河太深,无法直接渡过。李成梁从丁字堡出发追击,与部下商量用一字阵诱敌入敌阵,用二字阵等待胜利。次日,敌军见李成梁军到来,跳马前来挑战。李成梁亲率一字阵引诱伯颜,带主力迎战。枪械、弓箭齐射,纠缠在一起。这时,李松率领二字阵突然加入,成为获胜的生力军。敌人逃跑了。李成梁部乘胜斩首。攻克824级,封酋长博莱等13人,获马匹50049匹。 639名军士阵亡。此战,明军李成梁部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明神宗献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三》记载“万历赏期十三年三月,丁子堡战死,伤员受伤”。总体思路是,所有参战的官兵都从明神宗那里得到了不同的奖励。 。
辽河七星湿地公园于2012年8月正式开放。公园位于辽河干流沉北段。是一座集辽河治理、生态修复、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独特山水主题公园。
为将辽河沉北新段建设成为真正环境优美、风景宜人的生态带、旅游带、城市带,达到防风防土、改善水质、美化环境的目的恢复生态,沉北新区抢抓辽河生态保护区建设契机,全国最大的城区湿地公园——辽河七星湿地公园,被投入巨资。园区位于沉北新区西北部,占地1.3万亩,总投资2亿元。通过建设“滩、岸、水面”相结合的流域生态保护工程,将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造景观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防风固土、改善水源。质量、美化环境、恢复生态的目的。湿地公园主要以辽河水面风光为主,包括辽河花海、七星山橡胶坝、万泉河湿地、七星葵花街四大主题景观区。
石佛寺村。 2007年7月,沉北新区石佛寺村被省建设厅、省文化厅评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省级历史文化村。 2019年1月,石佛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也是辽宁省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石佛寺村位于沉阳市北郊30公里处。辽代称石家寨,明代称辽东边境的十方寺堡。属蒲河市。后因村西有一石佛,遂演变为现名。 《东三省史迹遗存》一书中记载:石佛寺为城中巨镇,北临辽河,西依群山。山上有一尊石佛。其来历不明,佛像由青石制成。相传唐朝时十尊佛都经过此地,只有这尊佛落入山谷。相传清代有十尊石佛,每晚镇压百姓种植的庄稼。后来,他们搬到平房顶上压庄稼。这引起了人们的不满,于是他们开始抓捕其中的一个。其余九人逃跑,人们夺走了这座雕像。佛头被砸落,推入沟中,故改名石佛寺。翁仲现安置于石佛寺沉北新区锡伯西迁纪念馆广场。
来源:互联网
七星山海拔147米,位于石佛寺村辽河畔。七星山形成于侏罗纪末期。方圆40公里内有一座山峰突出。从空中俯瞰,大大小小的七座山头,形似北斗七星落地,故名。它历史悠久,遗迹众多,山清水秀,自然风光秀丽。七星山风景秀丽,自古就有“塔影远山雾重,笛声清水凉”的赞誉。
七星山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制劳动工具、辽金时期的双州古城、同时代的明代边城遗址和烽火台,还有全国唯一的明代军事要塞遗址十方寺军。国家。炮台、清代修建的辽河历史上第一座防洪堤、记载清代名将左国贵筑堤的石碑、乾隆年间的古井清代遗物等。七星山上还有一座辽代佛塔遗迹。山上还有72个碉堡和解放战争时期修建的寺庙一座。
石佛寺塔的全称是“辽宁双州双城县石家寨净聚源舍利塔”。位于七星山顶,始建于1074年(辽咸永十年),由七星山石家寨经局院领导所建。该塔为六角形七层密檐实心砖塔。塔的四角是圆形斜柱。中间有佛龛,两侧有侍从,有宝盖、飞斗等,具有典型的辽塔特征。现仅存南、东南、西北塔基及部分塔身。 201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当地老人介绍,该塔于1931年5月被毁。据《铁岭县志》记载,1931年因雷雨,该塔倒塌。
双州城位于石佛寺村北面的一个高坡上。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址规模不大,但保存完好的城墙基址四城墙尚存。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370米,东西宽190米。城墙采用夯筑而成。城址四个角均有平台基础。这是炮塔的废墟。城内遗迹均为石器时代和辽金时期。
刻有“神州双城”字样的辽代石经楼上赵文邦老师供图
双州、双城(辽宁铁岭以西),辽太宗耶律德光建政之地,隶属辽宁法库东南部管辖。金景帝三年(1143年)并入神州。
十方寺炮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位于辽河南岸的石佛寺内。这座城市呈方形,现已被毁,只剩下土基。每边长约200米。这是全国仅存的明代军事炮台遗址。
七星山碉堡群是国民党军队留下的单位面积规模最大、最完整、质量最好的碉堡群。这也是中国解放战争历史的真实写照。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经过生态修复,辽河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条件明显改善,河流、湖泊生态功能逐步恢复。如今,辽河流域沉北段,河水清澈,人民富裕。古老的辽河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滋润着家乡的沃田,造福着我们的乡亲们。
辽河沉北段正在进一步努力,共创辽河国家公园,力争打造全国河流湿地生态修复典范。欢快歌唱、滚滚前进的辽河,正在汇聚成推动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图形|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