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给老跑友的8点建议,你达到了多少点?
当你开始真正爱上跑步,你会发现跑步是一门科学,越跑越学,越跑越认同老手流传下来的跑步“规则”跑步者。 如果你对以下8点跑步建议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1.训练与休息要平衡
有些人认为通过刻苦训练可以快速提高成绩,其实不然。 需要在训练和休息之间取得平衡。 只有当你从训练中恢复过来,你的身体才能变得更强壮。 适当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也是科学训练的重要原则。
日本田径联合会科学委员山路敬治博士在《跑步的关键指南》一书中指出:如果跑步是为了健身,就必须结合休息,否则疲劳会导致身体出现问题。
2.停止持续的疼痛而不是咬牙切齿
如果身体的任何部位连续2天感到疼痛跑步怎么才能跑得快,并且疼痛有加重的趋势,就要停下来休息。 持续性疼痛是一个危险信号,表明某些事情可能已经紧张或过度紧张,例如足底筋膜炎、髂胫束综合征或应力性骨折。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反省一下是不是之前的训练有问题,而不是忍着伤痛继续坚持下去。 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会被自己的精神打动,但痛苦会影响以后的运动,得不偿失。
3、跑前热身跑后拉伸
跑前热身是对肌肉、关节、神经等进行“预热”,不仅能以更好的状态跑步,还能有效减少甚至避免运动损伤。 如果跑前不做准备运动,肌肉就会处于僵硬状态,跑起来会感觉很累,很容易受伤。
跑步后不宜立即坐下或躺下。 需要放松心情,慢慢走。 慢走5分钟,做充分的伸展运动,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避免肌肉和膝盖酸痛。 此外,拉伸还可以塑造更好看的身材。
4、跑无伤为佳,力量训练不可或缺
许多跑步者在跑步时无法迈出一步。 主要原因是肌肉力量不够。 力量训练可以让您更有动力跑步,并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跑步伤害。
另外,如果你没有力气,也不要尝试大步走。 学会小步快跑,会让你跑得更轻松。 关于力量训练,每周可以针对臀部、腿部、腰部、腹部等部位进行2-3次训练。
5、不渴也要喝水
跑步超过30分钟后,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脱水的概率非常高。 补水应在跑步前开始跑步怎么才能跑得快,少量多次。
跑前半小时可以补充250ml-500ml的水; 跑步时,每15-20分钟补充85ml-170ml的水。 运动1小时以上或环境极其恶劣时,应及时补充电解质; 跑步后,加入170ml-680ml的水。
6.身体不适尽量不要跑步
如果只是轻微的感冒,比如流鼻涕、喉咙发痒,适度的运动可能会改善血液循环,让人感觉好一些。
但如果症状在颈部以下,甚至在胸部——咳嗽、喘息或呼吸困难可能预示着更严重的感染——不要跑! 因为任何跑步活动都会让身体超负荷,休息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跑步!
7、跑不够就不要跑马
对于零基础、刚入门的跑者来说,经过6个月到1年的训练和跑量积累后再参加全程马拉松是比较科学的。
8. 边跑边学,会让你跑得更好
想要跑得更好更健康,除了学习跑步知识外,还需要从生物学、营养、休息等角度多学习如何跑得更好、更健康。每一位走上赛道的跑者都是博学小智囊。
此外,知识不断更新和迭代。 只有不断地了解新知识,才能不断地接近科学。
*图文综合整理自网络及书籍。 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更多活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