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跑步步幅是多少?

日期: 2023-04-23 21:02:31|浏览: 420|编号: 1062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正确的跑步步幅是多少?

跑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流行的运动。 很多人不仅用跑步来减肥,还用跑步来健身。 而我们都知道,想要跑得更快,除了要掌握好自己的呼吸频率,跑步时还需要注意自己的步幅和步频。 那么,正确的跑步步幅是多少?

跑步需要我们通过腰部和臀部发力,大腿带动小腿有节奏地运动。 而且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职业跑者在跑步的时候,步幅都非常大,这样才能获得更快的配速,跑起来更轻松。 让我们介绍一下合适的跑步步幅。 不太了解的朋友可以通过下面的学习。

1 什么是合适的跑步步幅?

大多数人走路的步幅小于 1 米。 1米的步幅跑步并不难。 步幅越长,跑步效率越高。 要想保持一定的速度跑步步幅多少合适,就必须锻炼相应的肌肉,使之足够强壮。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步幅约为65厘米,但跑步时步幅更大,因为双脚与地面之间往往有一段距离。 对于希望提高的跑步者,在跑步加速训练中增加速度频率和步幅。 但在一定程度上,步频不能再快,只能增加步幅。 在极限速度下,步幅不能增加。 当你有意地“提高步幅”时,很容易将身体重心向后拖,下意识地产生“刹车效果”。 这种跑姿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受伤(尤其是膝盖)。 因此,我们建议初学者将步幅保持在1米以内。 建议高级马拉松运动员的步幅超过 1.4 米。 在跑步初期,需要优先考虑步频。 每分钟 180 次的步频是跑步经济的最佳范围。

2 步幅过大对身体的影响:

步幅过大的直接后果是增加身体压力。 对于肌肉力量足够的跑者(比如博尔特)来说,他们可以轻松吸收这些压力,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 更糟糕的是,大步幅意味着相应的大垂直运动。 跳得越高越难落地,所以大步走很容易受伤。 当步幅过长时跑步步幅多少合适,膝盖会变得更直,脚后跟会更多地撞击,这会显着降低膝盖保护肌肉(大腿前部的股四头肌)吸收冲击力的能力。 这种影响会传递到背部的膝盖、膝关节、臀部和脊柱半月板。 长此以往,这会大大增加身体各部位受伤的风险。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