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台湾休闲农业”,对国家有何启示?
一、农业生产
台湾耕地面积小。 据统计,台湾耕地面积只有.80hm2,占全台面积的22.8%。 但台湾农业发展精致,产品品质好,产值高。 例如,西瓜每公斤产值约5.6元,花生每公斤9.6元,香蕉每公斤4.7元。 通过采访,我了解了台湾农业发展的一些积极原因。
1.1 有知识的农民领袖
台湾的剧组班长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或者曾经是成功的商人。 这些高等教育和创业经历,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再学习的能力,所以这些“班长”不同于传统观念中的农民,他们有知识,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跟得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 休闲农业需要通过知识激发创新和应用,发展成为“知识的产生者”,这必须由有知识的农民来实现。
1.2 无比强大的榜样
在农村工作,榜样和示范非常重要。 知识型班长是新技术应用和创新的引领者。 他们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对农民来说很有说服力。 例如台东县太麻里释迦牟尼的张班长,提倡分区防台风种植、分类销售、精品拉动的销售模式。 在他自己成功运作后,农民们很快接受了新的理念,带动了产销团队释迦牟尼的成长。 高效生产。 台湾农民在生产甚至销售过程中,往往比政府和专家更依赖他们的监督员。
1.3 民主交流的生产平台
农民特别是班长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各级相关管理部门人员,从而形成“农民、人员、营销人员、相关机构”之间平等的技术交流。 农民不是被动地给予技术,也不是被动地生产 农民参与的是如何生产某种产品,如何创新技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导师对台湾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受政府委派,常年对相对固定的生产班长进行技术和政策指导。 因此,他们经常与农民建立深厚的友谊。 这种关系是政府与农户实际对接的主要渠道。
1.4 创意农民
因为有了知识渊博的农民领袖,有了民主的交流平台,农民往往不仅能发现生产中的问题,而且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在品种和技术上进行创新,走在专家前面。 成为一名专家级教师。 在台湾,高雄市岐山区香蕉生产队的队长被称为“台湾第一产香蕉”。 .
2.农产品加工
台湾的农产品加工,从生鲜、保鲜、干品提炼,到成分提取、生产各种保健食品,甚至面膜霜、护肤美容产品,应有尽有。 拥有完备的生产、生产和包装技术,极大地延伸了产业链。 台湾农产品加工有几个特点:(1)同一农产品加工产品极其丰富; (2) 与保健相关的产品更有益; (3)基础生产中的农户或生产队参与产品加工,充分了解加工过程和原产品的品种要求,加工信息很快反馈到生产中; (4)与科研单位合作,不断推出新产品。
位于台湾苗栗县的大湖草莓休闲农场成立于1978年,除了提供丰富的草莓系列产品外,还可以在农场的草莓文化中心享用草莓盛宴。 这些草莓产品不仅丰富了草莓文化中心的内容,还有效延长了草莓产品的供应时间,基本实现了与12月至次年3月新鲜草莓供应期的无缝对接。 又如屏东市蔬菜产销13队的牛蒡深加工,也已形成系列产品,如牛蒡茶、牛蒡酥等,而该队是该厂的股东之一。 生产加工紧密结合,解决问题。 产品销售问题形成了生产加工双赢的良性循环体系。 牛蒡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很高,给农民带来了很好的效果。 比如保健牛蒡精30.6克一盒,价格高达400多元。
3.休闲农业服务
只有做好产品、做好加工,很难形成规模化的休闲农业产业,仍需要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的充分宣传和支持。 除了提供基本的人、财、物保障外,台湾政府目前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有特色的服务。
3.1 宣传到位,与旅游完美结合
台湾政府对休闲农业非常重视,宣传力度也很大。 许多休闲农业区的开发完全是在政府大力宣传的支持下进行的。 比如这次参观的149号咖啡公路,就是在政府大力宣传建设华山咖啡休闲农业区的情况下创建的。
149咖啡公路所在的台湾云林县古坑乡华山区地处北回归线,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原产的台湾咖啡甜、香、不苦,但种植面积只有10万左右。 、000公斤,难以形成支柱产业。 然而,政府利用咖啡种植来打旅游牌。 从2003年开始,每年都坚持举办咖啡节,让台湾咖啡名声大噪。 149县道穿境而过,又称“咖啡公路”。 如今,在政府的大力宣战和各方的支持下,华山咖啡休闲农业区已成为云家区的后花园,是台湾本地人和外地游客赏景、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并了解咖啡文化。
台湾休闲农业农场、休闲农业区一般结合旅游规划,或将有发展潜力的地方合理纳入旅游线路,保证客源。 目前,台湾休闲农业产业化和区域整合已取得可观成果。
3.2 定期和不定期休闲农业推广教育培训
台湾政府对休闲农业的发展给予多方面的指导和培训。 培训机构包括大专院校、专科培训机构、农业试验改良场、法人团体及社会团体,如台大、台湾省农会、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培训机构等,这些机构可直接培训相关农户,还可以培养一大批休闲农业指导专家。 休闲农业指导员是台湾休闲农业培训的一线人员,也是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特色之一。 台湾自1952年开始配备农技推广专业指导员指导农民生产,1993年开始培训休闲农业指导员。 休闲农业指导员经常深入农村,指导农民进行生产、加工、经营和经营,将政府政策和先进的科技信息带给农民,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3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发挥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成立于1998年。根据2010年的协会章程,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被定义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农业生产、促进生态平衡、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的推广,将进一步增加台湾人体验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的机会,增加台湾人对农业资源、自然生态和乡村文化的关注和支持。 农民受益和促进农村繁荣的目标。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的使命明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学者、专家举办休闲农业相关培训:
(二)举办各类乡村文化活动和农产品展览:
(三)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提供新技术、新信息,促进产业升级;
(4)提升休闲农业经营技术服务,整合农业旅游资源,建立战略联盟体系,加强整体销售:
(五)收集信息供休闲行业参考,加强行业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联系。
3.4 高校对休闲农业给予理论有力支持
台湾大学的学者为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在理论研究方面。 台湾数十所大学的数十个院系都开展了休闲农业的研究。 比较著名的有台湾大学生物产业传播与发展系和园林园艺系,东海大学经济管理系,屏东大学经济管理系。 农业经营管理系、成功大学建筑研究所、宜兰大学经济系等。这些大学的学者从休闲农业的最初概念和分类到现在,在各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资源有序利用、资源分类、线上行销,为台湾休闲农业健康发展提供思路与方向。
四、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台湾的休闲农业发展早于大陆,目前也比较成熟。 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4.1 各级政府要重视休闲农业,做好总体规划
政府部门应该看到我国休闲农业的巨大潜力,应该结合当地产业进行宏观规划,让休闲农业的发展少走弯路。
4.2成立休闲农业协会,引导各地休闲农业有序发展
我国休闲农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应尽快成立专门的休闲农业协会,引导休闲农业健康发展,做好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休闲农业产业的衔接。
4.3 开设休闲农业专业,培养专门人才
随着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台湾休闲农业前景,人才必然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目前高校没有休闲农业专业台湾休闲农业前景,也没有相应的专业培养机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设施农业工程与科学学科下设立了休闲农业方向。 已有毕业生3人,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4.4 鼓励成功企业家和大学生到农村发展,带动农村休闲农产品市场的发展
政府要大力加强对休闲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支持,鼓励成功企业家向休闲农业转型,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 这些人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再学习的能力。 有了他们,才能有效解决现阶段农村文化水平低的问题,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专注于休闲农业、农场、民宿、农家乐运营商,打造全产业链对接社交平台。
领略美丽乡村、秀丽风光,了解生养自己的家乡,关注农村经济发展、生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如果你不疯狂,你就会老。 请关注微信(唯美村)获取最新农村资讯。 怎么去? 吃什么 怎么活? 玩什么? 乡村旅游、生态农业,一切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