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秘诀》你跑步正确吗——脚跟VS前脚,谁先着地?
那天,有朋友给婷婷发私信,称她跑步时膝盖疼,跑步时后脚跟先着地。
回想起来,两个月总共跑了151公里,膝盖几乎没疼过。 当我跑步时,我的前脚,或者至少是整个脚,首先接触地面而不是脚后跟。
小仙女的问题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跑步应该是大多数人健身或者减肥运动的首选,所以了解正确的跑步姿势知识非常重要。
(这个动画很好的示范了正确的跑步姿势,可以保存)
于是丁丁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决定和大家一起来解密这个让很多人困惑的问题:跑步时是脚跟先着地还是前脚先着地?
这次婷婷就先告诉你答案:
前脚掌着地跑步是最健康、最科学的方法,但也有其局限性。
脚跟落地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比较实用,但是有前提条件。
除了这两种方法之外,其实还有一种折衷的运行方法。
前脚掌跑步的优点
首先我们花两分钟看一个视频~
仅就这段视频来看,前脚掌着地确实比后脚跟着地科学得多,而且很多实验研究都支持这个观点,但是……
算了,我们先对比一下脚跟着地和前脚着地的区别。
前脚掌着地方式
后脚跟撞击
对比上面两个动画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前脚接触地面,然后过渡到整个脚,压力曲线会出现规律性的波动。
但如果从脚跟着地过渡到全脚,就会出现两个小峰,所以会更强烈地刺激腿部肌肉。
前脚掌着地意味着脚部肌腱和跟腱都参与了这个缓冲过程,这是后跟着地所无法提供的。
实验表明,脚底先着地时对关节的冲击力比脚后跟先着地时低50%。
另外,后脚跟着地时,踝关节处于背屈位置,处于锁定状态,很容易引起胫骨前部疼痛、胫骨疲劳损伤、跟腱病等。
而且,对于跑步速度要求高的人来说,前脚制动力小,向前水平速度损失较小。
前脚掌跑步的局限性
说了这么多关于脚底着地的好话,让我们从上面的开始。
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跑步时前脚掌先着地就那么困难呢? 即使我们能做到,也显得很刻意,有时甚至是踮着脚尖跑。
我们先来说说自然的(而不是刻意的)
前脚掌着地的三个基本要素
①
看看很多马拉松跑者的跑步姿势,都会有脚趾在空中自然向上的动作。
这是因为跑步时小腿向前摆动时,当脚趾完全放松时,脚趾肯定会向上移动。 如果不是,那肯定是因为脚踝用力了。
如何瞬间将脚尖上翘转变为脚掌着地,当然需要空中作业——步幅越短,改变上翘动作的时间就越少,这就导致了后跟着地的必然结果。
②
只有在跑步时脚后跟尽可能向臀部踢,并使脚趾保持在重心范围内,才能完成标准的前脚掌着地动作。
③
没有强大的腰部和腹部的力量,前两项就没有办法实现,更不用说脚底着地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由于步幅、速度和运动能力的限制,前脚掌着地的难度对于我们初学跑步者来说是可想而知的。
使用脚跟着地法的先决条件
这时候肯定会有聪明的朋友提出问题。
小胖妞
难道脚后跟着地就没用了吗? 能否避免脚跟着地对关节造成的冲击力?
婷修修补补
击跟跑法最大的优点是对跑步者的能力要求较低,慢跑者击跟更省力。
降低冲击强度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改善你的装备——一双减震效果极佳的常规跑鞋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折衷方法:双脚着地跑步
全足着地实际上是一种前足与后跟着地之间的跑步着地方式。 当整个脚掌着地在空中时,姿势看起来很像后脚跟着地,但在接触地面的瞬间,整个脚掌外侧同时着地,或者说是后脚跟着地。前后两个基本同时接触地面,然后就发生了一些事情。 内旋可以减少压力,减少一些冲击力。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当整个脚着地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整个脚掌一起着地。 事实上,整个脚的外侧首先接触地面,然后迅速过渡到整个脚的内侧。
前足、全足、后跟着地全面对比
前脚
能力要求✿✿✿
装备要求✿✿✿
适合运行速度: 高速
运行方法示例如下:
全鞋底
能力要求✿✿✿
装备要求✿✿✿
适合运行速度:任意
运行方法示例如下:
后跟
能力要求✿✿✿
装备要求✿✿✿
适合运行速度:慢
运行方法示例如下:
丁丁的建议
我认为如果跑步时过多地抓脚并保持落地姿势,就很难在全身放松的状态下跑步。 而且,如果不注意落地方式,会导致身体其他部位扭曲,造成其他运动损伤,实在是得不偿失。 。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准备一双更好的跑鞋,掌握要领后,放松身心,一气呵成完成跑步动作。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是需要逐步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尝试用全脚掌击球法来跑步,当自己的跑步能力和速度有了提高之后,再学习前脚掌击球法。
好的,关于跑步时脚如何接触地面的解释就到此为止......
最后我想说几句话:
我不是吹牛,这篇文章绝对是婷吐血苦心的总结。 真是花了几天时间,查阅了很多资料后的良心分享。 所以朋友们,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分享到您的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得到!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