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台湾休闲农业体验活动的经验与启示

日期: 2024-04-09 19:00:54|浏览: 185|编号: 4401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我国台湾休闲农业体验活动的经验与启示

我国台湾休闲农业体验活动的经验与启示

耿红利:我国台湾休闲农业体验活动的经验与启示

农会东石林场、台南县农会走马雷农场、宜兰县香格里拉休闲农场等

第三阶段(1989-2000年)——成长中期阶段,又称休闲农业倡导期。 现阶段,政府开始积极实施休闲农业发展相关规划和项目,并高度重视休闲农业教育和研究。 1992年制定《产业区设立管理办法》,这是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第一部法规。 1996年,修订了《休闲农业指导办法》,区分了休闲农业区和休闲农场的概念,并规定了不同的指导办法。 1994年,首次引入公民农场制度。 现阶段,农业部门和社会部分部门积极投入休闲农业,体现了农业转型发展的紧迫性和人民群众对自然生态旅游、农业体验的较高需求。 现阶段休闲农场数量增至610个。

第四阶段(2000-2003年)——生长后期,又称休闲农业发展期。 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法规也进行了相应修改。 2000年,《休闲农业指导办法》修订为《休闲农业指导管理办法》,将申请休闲农场面积的要求放宽至0.5hm2,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休闲农业蓬勃发展。 2001年,实施休闲农渔业园区规划,确定了未来4年休闲农业的指导模式。 2002年《民》的出版,拓展了休闲农业的发展空间。本宿舍管理办法

全市休闲农场数量增至1021个,增加411个。

第五阶段(2003年至今)——发展期。 现阶段我们不再追求数量的增加,而是质量的提升。 《休闲农业指导管理办法》于2004年、2006年两次修订,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休闲农业服务质量,促进其稳定发展。 开展休闲农场评选、休闲农业片区评选、鼓励创意发展、参加国际旅游展会等活动。 指导休闲农场筹建登记,实现合法化经营。

需要的是“经验”。 此后,许多学者对体验行为进行了研究。 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体验定义出现在 B. Pine 和 James H. 所著的《体验经济》一书中。 派恩等人认为“

体验是“人的情感、体力、智力甚至精神达到一定程度时,在意识中产生的美感。对于企业来说,体验是“企业把服务当作一件好事的感觉”

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出让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记忆的活动。”追求“体验”与提供“体验”环境和设施所产生的经济关联,加上以互动和关联活动的总集合构成了“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的出现是人们需求变化的新趋势。 它反映了人类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高级形态。 农业经济时代,生鲜产品是通过农业生产生产出来供消费的; 工业经济时代,消费是通过加工产品提供的; 服务经济时代,消费是通过最终产品加销售服务来提供的; 体验经济时代,通过布置沉浸式环境来提供消费。 环境氛围让消费者体验到贴心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消费。

随着体验经济研究的深入,体验经济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休闲农业也不例外。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其特征和目标与体验经济的理念高度契合。 休闲农业可以将农业生产过程、自然生态、乡村文化、农家生活等转化为商品进行销售。 城市居民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农业、乡村、农民资源,满足身心需求。 因此,可以说,休闲农业活动的基础是农业,目的是休闲,本质是体验! 以“体验经济”理念创新休闲农业,设计开发合适的体验活动项目,更能体现休闲农业的本质特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休闲消费需求。

(二)体验经济在台湾休闲农业的体现 台湾体验经济在休闲农业的体现可以从法规和运营项目两个方面来概括(段兆林,2008):

一、相关规定

《台湾农业发展条例》第三条将休闲农业定义为:利用田园风光、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乡村

—17—

2、体验经济在我国台湾休闲农业中的应用

(一)体验经济视角下的休闲农业

什么是经验? 20世纪70年代,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其《未来影响》一书中预言:人类社会在“服务”竞争之后,下一个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