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跑步 今年晨跑猝死事件多起:晨跑真的危险吗? 如何安全地进行呢?
尽管今年赛事数量大幅减少,但我们仍然时不时听到跑者猝死的消息,令人心痛。 而这些悲惨事件似乎有一个共同点——都发生在晨跑期间。 以下是一些晨跑时发生的猝死事件。 。
6月,广西一名中年男子在晨跑时突然倒地。 市民看到他并拨打了紧急服务电话。 然而,当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他已无生命体征。 经过40分钟的抢救,仍无法苏醒。
7月,武汉一名跑步者在东湖绿道跑步时心脏骤停。 尽管现场跑友对其进行了紧急救援,医护人员也赶到,但跑友还是不幸在东湖附近的一家医院住院。 去世了。
同样是7月,苏州一名46岁男子在金鸡湖边慢跑时突然倒地失去知觉。
人们看到后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进行心肺复苏。 救护车赶到现场并继续进行心肺复苏,但最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7月,南宁市宾阳县一男子在公园晨练时突然倒地。 市民拨打120,救护人员赶到现场,对男子进行心肺复苏、输液等抢救措施。 遗憾的是,男子最终还是没能醒过来。 来。
8月,山西太原迎泽公园,一名老人(70岁,北马九星选手,2018年北京马拉松年龄组第二名)在跑步过程中突然晕倒在地。他的晨跑。 公园保安等人见状,立即上前,进行心肺复苏等救援操作,并拨打急救电话。 但不幸的是,老人抢救失败,最终去世。
也许跑步者认为猝死主要与夏季炎热有关,但现在已经进入秋季,猝死的报道仍然时有发生。 就在近日,一名55岁男子在秦皇岛市人民公园晨练时突发心脏骤停。
尽管现场人员进行了心肺复苏,随后120人员赶到进行紧急救援,但最终还是不幸身亡。 经进一步调查发现,该男子前两天曾出现阵发性胸痛,但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仍然坚持晨跑,最终酿成悲剧。
晨跑时“频繁”发生的猝死事件,不仅让人们感到困惑,也给不明真相的人们在晨练时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 那么晨跑真的风险更大吗?
晨跑风险更大吗?
从日常生活常识来看,早上醒来时,身体处于相对压抑的状态。 如果此时突然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神经兴奋性会突然增强,相对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导致意外发生。
确实,数据显示,早上7点到9点之间的猝死率比其他时间高出70%。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4000名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清晨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时间。
心脏病发作全天 24 小时都遵循时间节律。 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是每天早上6点到9点之间。 心绞痛和猝死往往发生在上午9点左右
上午 9 点发生非致命性心脏病的可能性是晚上 11 点的三倍
此外,日本学者的研究表明,心脏病患者全天对身体负荷的反应不同,清晨反应最差。 如果此时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可能会有危险。
因此,从常识和数据来看,晨练的安全风险确实略有增加。 然而,由于猝死本身是一种极其罕见的事件,因此风险的相对增加实际上非常有限。 也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大众跑步者来说,任何合理的晨跑都是完全安全的。
晨跑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习惯。 以晨跑开始一整天也是很多跑者的选择。 有过晨跑经验的人都知道,跑步后,你会感觉神清气爽,可以让一整天都变得更好。 保持精神振奋。
因此,晨跑时个人的状态是决定安全的关键。 如果状态不好,随时锻炼都会增加健康风险。
在什么情况下
不适合晨跑?
当你早上醒来时,经过一夜的睡眠和休息,你的身体机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晨跑作为一项高强度运动,需要良好的热身,让身体逐渐适应从低强度到高强度。 ,在某些身体条件下,甚至可能不适合晨跑。
1、前一天晚上饮酒后,不宜早上跑步。
适量或过量饮酒会降低耐力表现。 由于酒精也有很强的利尿作用,喝酒也会导致耐力运动时身体提前脱水,心率加快。 因此,饮酒无疑会对耐力产生负面影响。
喝酒后第二天身体机能能完全恢复吗?
答案是否定的。
宿醉对运动表现的负面影响在饮酒后的第二天仍会持续。 研究表明,饮酒后第二天高强度耐力运动表现会下降。
因此,赛马朋友在比赛前一天一定不要饮酒。 出于同样的原因,晨跑前一天也不应该喝酒。 利用晨跑来醒酒也是一种误解。
2、熬夜后不宜晨跑
熬夜会导致睡眠严重不足,而睡眠对于消除疲劳、促进身体修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熬夜就等于剥夺了身体的睡眠。 早上,你要么功能状态不佳,要么被闹钟强行叫醒。 你的身体会处于明显的压抑状态。 这不仅会极大地影响你的晨跑状态,还会给你的身体带来太大的压力,所以要熬夜。 也不适合晨跑。
如果你不能较早睡觉
一般人很难养成晨跑的习惯
我们常说晨跑有助于养成早起的好习惯,但其实仔细想想,并不是晨跑有助于养成早起的好习惯,而是晨跑有助于养成早起的好习惯。你养成了早睡的好习惯。 ;
因为只有早睡,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早上自然醒来,而不是被闹钟强行叫醒。 早晨被闹钟吵醒时慢跑一两次是可以的,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因此,如果你因为工作而熬夜,那就多睡觉吧。 虽然补觉可能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无法弥补,但总比拖着疲惫的身体去晨跑要好。
如果你在晨跑期间进行高强度训练
吃完早餐再继续
有些人担心晨跑前不吃东西会导致低血糖。 这种担心显然是不必要的。
即使您在晨跑前不吃东西,通常也不会发生低血糖。 但如果你打算利用晨跑进行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那么我们仍然建议你在晨跑前吃早餐。
担心晨跑容易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是,经过一夜的睡眠,血糖被消耗,所以早上容易发生低血糖。 当然,也有人以此为基础继续推断,晨跑对于减脂是有效的。 那是因为早上醒来血糖就用完了,所以早上跑步可以直接燃烧脂肪。
这些论点似乎都有道理。 但仔细一想,却又不成立。
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去医院体检的时候,是不是要先测一下空腹血糖,因为空腹血糖是最稳定的,不会受到进食的影响。 如果因为一夜睡眠导致血糖下降,那岂不是要检测低血糖了? 那么,我们如何通过血糖来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呢?
经过一整夜的休息,体内储备的一点糖原确实会被消耗掉,但是消耗量很小。 根本不存在糖原耗尽的情况。 即使早上空腹跑步,也能维持至少2小时。 运动时不会出现低血糖。
早上跑步前喝点水
晨跑前不一定要吃东西,但建议晨跑前喝点水。
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在没有出汗的情况下会蒸发掉部分水分,身体可能会有些脱水。 补充水分是正常的。
如果感觉饿了,可以少量吃点充饥,比如半根香蕉、一小盒酸奶、一片吐司。 当然,如果你习惯早上空腹跑步的话,是没有问题的。
跑步者应该做他们最习惯的事情
晨跑
我们所说的晨跑一般是指清晨(七点前)起床跑步3-5公里,最多的约为10-15公里。 从安全角度来说,晨跑更适合跑步者以自己习惯的运动量来进行。 跑步。
如果在清晨早餐前突然进行超出平时适应负荷的训练,安全风险就会增加。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跑步者想要进行更长距离、强度更大的晨跑,那么就应该在早餐后进行跑步。
也就是说,对于很多跑者来说,他们习惯于周末早上进行LSD训练。 这种情况下的跑步不属于晨跑的范畴。
如果你计划跑20公里或更长,那么你不需要起得特别早。 正常时间起床,规律吃早餐,饭后一小时再训练。
晨跑时身体机能
不如其他时间段?
对人体运动生物节律的研究表明,人体在不同时间段的状态确实存在波动。
科学家研究了生物节律对不同类型运动的影响。
科学家在实验室进行了续航测试,发现无论是上午测试还是下午测试,测试结果都是一致的。
使用电动自行车或跑步机进行逐步的运动负荷测试。 当达到人体极限时,消耗时间和最大摄氧量不会因测试时间而改变。 就连心率这一评价运动强度的敏感指标,在不同时间进行同一项运动也高度一致。
研究还发现,如果在不同时间进行跑步等中等强度的持续运动,并比较上午和下午跑步的心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心率仍然完全一致。
如果您愿意并且有时间,您可以在您认为自己处于最佳状态时进行锻炼。 影响跑步前状态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疲劳程度、精神状态、气压、湿度、风力等。
如果你早睡早起,早上自然醒来,精神饱满,那么你的状态就没有问题。 但如果睡得晚,强迫自己早起,即使困了,又怎么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呢?
当然,改善晨跑状态的方法包括起床后用冷水洗脸以及跑步前充分热身。
总结
晨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习惯。 对于养成早睡习惯的人来说,晨跑是没有问题的,不会给心脏带来过大的压力。
但是,如果你前一天晚上喝了很多酒,熬夜了,或者早上起床后心情不好,或者查看手机发现早上空气质量不好,或者你无法早点睡觉,最好放弃晨跑,选择下午或晚上跑步。 明智点吧。
跑步是最重要的。 至于什么时候跑步,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
你习惯早上跑步还是晚上跑步?
告诉我你选择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