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门新语:为什么要加快农业强国建设?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首次提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 在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体方略,对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作了深刻阐述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问题。 ,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强国必先强农,强农才能强国。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艰巨的任务还在农村。 农业既是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又关系到现代化的质量。 推进“四化同步”,必须加快补齐农业短腿。 要从政治、全局、战略的角度把握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
一、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搞现代化建设,首先要让大家吃好、穿好。 “米、米、油、盐、酱、醋、茶”也是缺一不可的。 这对农产品供给的数量、质量和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除了保证粮食供应外,还具有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重要功能。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这些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华农耕文明的独特价值和时代魅力越来越凸显。 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向往乡村的田园风光和乡愁。 还要看到,无论城镇化如何发展,仍有数亿农民生活在农村,以农业为主,现代化进程不能也不应该将他们甩在后面。 坚定不移地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休闲农业的意义,必须加快强农、乡村美丽、农民致富,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裕、更加美好的生活。
二、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与农业相关的二、三产业不断壮大、体量不断扩大,农业的基础性战略作用更加凸显。 到202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7.3%。 据农业全产业链统计,2021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16.05%。“三农”涉及行业多、领域广、群体大。 对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扩大内需潜力巨大。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亟待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和经济循环,激活潜在投资需求和消费动能在农业农村,进一步拓展我国发展战略,拉动经济增长。 空间和深度。
三、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是夯实国家安全基础的迫切需要。 纵观世界大国的发展史,一个国家要想真正强大,就必须有强大的农业支撑。 作为人口大国、农业大国,中国要成为现代化强国,必须在重要农产品供给、农业关键技术、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不存在明显短板。 现代强国的安全基础牢固与否,关键在于我们的农业强不强。 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建设农业强国,夯实“三农”这块“压舱石”,真正把发展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稳住大局,随机应变休闲农业的意义,开拓新局面,赢得战略主动。
来源求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