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8大要点总结
一、战略规划先行,与时俱进
“有预谋就是有预谋,不预判就是浪费”。 做休闲农业,首先要注重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宏观的、全局的。 是对方向的把控,是基于行业发展现状,对项目定位、主题、趋势、前景的准确预测。 放眼长远,看10年、20年、甚至50年的变化和存在价值。 如果该项目能够存活下来,就被认为是成功的。
任何休闲农业项目都不能忽略这一步,否则可能走错一步,输掉整盘棋。
策划就是将战略细化为可操作的布局设计。 关键在于执行力和可执行性。 这是一个创造性的计划过程。 具体到园区项目,主要涉及建设规模的确定、功能区划的设置、产业类别的选择、景观景点的设计、水电网络的布局、投资开发的程序、环境生态保护和组织保障等方面。 这一步做好了,后面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休闲农业项目启动前,首先要结合国家战略方向,综合考虑资源条件、区位、交通、人文历史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战略规划和规划。尽可能。
没有计划的计划是乱计划,没有计划的计划是空计划。 很多从事休闲农业的人都被这个打败了。 项目没有战略规划或事先计划。 抱着去哪里的心态,不掉坑才是怪事。 .
2、搭建平台,构建系统,统筹规划
休闲农业是连接一、二、三产业的普惠平台,是集资本、资源、知识、人才于一体的平台。 “海纳百川,宽容是美德”。 经营者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态度。 只要你有资源,或者有资本,或者有能力,有才华,就可以进来,这是一个没有界限的舞台。 我搭台,你唱,大家挣钱。
同时,休闲农业也是一个完整有机的系统工程,包括资金、成本、管理、人才、团队、营销、产品、推广、策划、策划、建设等各个方面。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问题。 影响整个项目乃至企业的运作。 因此,经营者一定要有系统的思考,提前规划整个园区产业之间的融合程度、项目之间的关联程度、产业上下游的联动程度,而不是盲目跟风、轻举妄动。 只有构建完善的体系,才能有效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效率、彰显价值,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在这方面,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他们既不生产产品,也不销售产品,而是给商家和消费者一个便捷的交易平台,轻松把钱装进口袋,赚大钱。 大型休闲农业项目也应该有这样的思路,把园区建设成“梧桐树”,再引进企业的“金凤凰”,共同生根发展。
3.树立诚信,遵纪守法,在阳光下成长
休闲农业可以说是基于食品安全和生态保护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绿色产业。 这就需要运营商有良知,甘于做阳光下的产业,为大众提供安全、放心、生态的产品,帮助百姓致富。 不要与人争利,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否则断了自己的赚钱之道,企业走不远。
同时,休闲农业必须在合法、守法的范围内开展。 遵守法律法规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前提。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涉足休闲农业领域,其初衷是不对的。 他们不想做生意,而是想以农业项目的名义赚钱。 有的以圈地为目的搞其他项目,有的为农业项目争取扶持资金,有的搞房地产开发。 这些都是行业内的不公平现象。
4. 讲究品质、创意、出奇制胜
内容为王,品质取胜,这是市场永恒不变的真理。 在这个消费需求多元化、追求感性的时代,内容和品质依然是市场制胜的关键。 因此,休闲农业经营者既要保证产品质量,又要有创造性思维,不断创新产品的内容和形式,把项目和产品做到惊奇、创新、精彩、卓越,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创新。 不同的体验需求。 如果产品能够吸睛、吸胃、吸心,让消费者安心来、买娱乐、被名字吸引过来、满载而归,那就是成功了。
创意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有机融合,既能满足消费者对新奇事物的追求,又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比如盆景创意,市场上曾有一盆创意盆景被拍出60万元的天价。 又如山东省聊城市利民葫芦专业合作社的创意葫芦。 结合创意元素,将农户种植的葫芦,以刀刻、针灸、彩绘等艺术手法,制成精美的工艺品。 10元/件卖到几十元; 将没有市售的小葫芦串联起来,做成别具一格的葫芦帘,供人们装点居室。 ,形成了亩产值数万元的产业。
五、做强产业,延伸链条,顺势而为
农业是休闲农业的产业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否则就会停止耕种,形同虚设,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休闲农业企业不仅要生产供园区游客消费的产品,还要将产品广泛推向市场,才能获得发展壮大的机遇。
因此,休闲农业企业要特别注重发展、培育和壮大自身的特色优势产业。 特色养殖、地方名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等都可以培育成优势产业,是整个项目盈利和后续发展的保障。
综合考虑休闲市场前景和盈利能力等因素,园区应结合当地特色和项目,慎重选择特色种植业、养殖业休闲农业经营者。 比如种什么,养什么,产品深度开发的可能性和价值是否很大,如何与体验活动结合等等,这些都要提前规划好。
产业基础夯实后,要发展产业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包括种子、产供销等环节的有机配套。 做好有优势的主导产业,才有发展空间; 只有做好产业配套,质量提升才有希望。 只有这样,才能延伸产业链,真正做到高产、高质量、高价值、高效率。
例如,在农产品种植开发方面,要注意结合土壤、气候、温度等自然条件,以及深加工的独创性、特点、可能性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种植品种。应该考虑为后期的深度开发打下基础。
六、创造市场,树立品牌,立于不败之地
休闲农业市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市场,如产品市场、消费市场等,就是做事,做实事,没有虚假; 另一个是无形的无形市场,如品牌、文化、生态等,就是做市场、造势、塑造未来,这是休闲农业的重点。 休闲农业是一种体验经济,游客的满意度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盈利能力。 所以,一切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导向,只有瞄准高端客户,才能提高产品的价值和利润空间。
那么市场是怎么来的呢? 对此,我们要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市场的观念,认为人们需要什么产品我就提供什么。 其实市场是可以创造的,需要有“我提供什么创意休闲农业体验项目,你消费什么”的思维。
北京的华鹭蝴蝶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大部分人都知道蝴蝶是用来观赏的,更深入的说,可以用于科普教育,但邓秀梅却发现了蝴蝶放飞服务的商业价值。 2002年,邓秀梅开始到处采集蝴蝶幼虫和蝴蝶蛹,进行自繁自育,供人们飞翔参加婚礼、节日、开业等庆典活动。 蝴蝶售价10元/只,100只起订。 效果真的很好。 据她介绍,客户一般每次下单100到400件。 最多一次订购了9999只蝴蝶,价值近10万元。 于是,一个市场就这样出来了。
当然,光有市场是不够的,还需要打造自己有特色的品牌。 品牌是一种无形的价值,是产品的独特标识,是吸引忠实客户群的核心。 只有树立自己的品牌,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吸引客户时刻关注我们的产品。
休闲农业经营者既要注重园区整体品牌形象建设,形成集聚效应,又要注重个别项目和产品的品牌建设,开拓消费市场。 如千岛湖以“淳”牌有机鱼打造区域品牌形象,并发展子品牌。 水产品牌。 这极大丰富了千岛湖品牌内涵,提升了千岛湖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开创了农业经济与休闲旅游经济有机融合的发展新路径。
七、跨界联动,探索模式,充分利用资源
当今时代是一个包容发展的时代,跨业务合作、跨领域运营成为新常态。 农业的内涵和边界也在不断拓展。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业做农业。 休闲农业涉及面广,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战略。 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从产业融合来看,休闲农业可以与旅游、文化、养老、健康、创意等产业完全结合,实现资源整合,探索更多好的发展模式。 例如,在休闲农业园区植入养老保健项目。 一方面,休闲农业园区可以为这类人群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安全的食材; ,两者结合可以有效整合优质资源,充分共享配套设施,节约建设成本。
对于休闲农业项目来说,开发模式同样重要,直接决定了项目的成败。 好的模式往往能引导企业走上正确的道路,帮助企业解决出现的问题,带领企业顺利发展,产生良好的效果。 因此,在项目策划和策划之初,需要提前思考商业模式、管理模式、运营模式、营销模式等。
比如,就商业模式而言,休闲农业项目的盈利点在哪里,谁赚钱,怎么赚钱,这些都是每个经营者最关心的话题,也直接相关项目能否生存。 无论是卖“产品+体验”,还是“卖产品+餐饮”,还是卖“产品+住宿”,还是卖“各种复合产品”,每个园区的定位不同,地域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历史也不同和文化创意休闲农业体验项目,它的商业模式也会不同。
很多运营商没有先搞清楚这个问题,发展方向不明确,项目设置不合理。 其结果可想而知,热门项目不赚钱,盈利项目无大众(缺乏客户),最后苦苦挣扎。
八、线减法,做到极致,点石成金
广而复则难出精品,大而全则难显特色。 这些都是目前很多休闲农场存在的问题。 所谓“自然脱雕”。 做休闲农业,必须学会做减法,必须下功夫牢牢抓住“简、精、透”三个字做文章。
简,不是简单,而是专注。 这个行业应该很简单。 休闲公园内的产业设置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混乱,难以突出主题。 一般小型园区只需要有一个特色主导产业,再扶持一两个配套产业即可; 大型园区最多可设立2个特色主导产业,配套3-4个配套产业。 要突出优势产业,形成鲜明主题。 人们在看到某类产品时,必然会想到这个公园。 例如,人们看到大闸蟹,就会想到阳澄湖; 提起榨菜,就会想起乌江。
精是指做精品,要精益求精。 农法要精细,精耕细作要体现自然的味道; 产品包装要精美,让人有艺术的感觉,看着就有一种美的享受。
透明是指产业和产品的深度发展,文章充分,边际效益发挥到极致。 例如,薰衣草的茎叶可入药供医用,提取薰衣草油可作香料、护肤品、美容品等,可开发美容保健,也可化作风景营造浪漫温馨的氛围,吸引摄影爱好者和年轻情侣的光顾。
总而言之,休闲农业是一个高质量、高附加值、高利润的产业。 要从单纯卖产品的理念转变为卖生态、卖体验、卖服务的综合理念,把产品做到精致甚至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