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秘诀丨学习! 跑步伤6大预防措施!
有这样一群人,下班后不打车,而是选择跑回家; 他们不在休息日喝茶逛街,而是选择以领队的身份跑步……他们被称为“跑者”。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入到跑步的行列中。 那么跑步时如何保护我们的身体,避免受伤呢?
01
髂胫束摩擦综合征(跑步膝)
ITB 摩擦综合症常见于骑自行车的人、长跑运动员和竞走运动员。
主要原因是髂胫束与股骨外上髁摩擦过度,导致韧带或滑囊炎症的发生。 但目前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长跑,而普通人在长跑时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
ITB摩擦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大腿外侧至小腿外侧疼痛。
在没有解剖学异常(膝外翻)的情况下,髂胫束摩擦综合征通常是由于在堆积、突出或倾斜的表面(例如沙丘)上跑步引起的,这些表面会使腿部稍微向内弯曲,导致髂胫束过度伸展和受压。 到股骨;
不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技巧; 跑步过度引起的。 此外跑步脚跟疼,穿鞋后跟外侧磨损过度的跑鞋也是诱发损伤的原因之一。
预防:平时可以做一些髋外展肌拉伸训练,髂胫束放松训练如泡沫轴滚动,髋外展肌力量训练如用脚拉伸弹力带等。
02
髌股疼痛综合征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髌骨周围间歇性疼痛,有僵硬的感觉; 久坐后站立时膝盖疼痛(电影膝); 上下楼梯、下蹲或跑步时也会出现膝盖疼痛; 腿软等等。
那么您很有可能患有髌股关节疼痛综合症。 欧海宁说,这种膝盖痛的痛点一般都位于膝盖下方跑步脚跟疼,但一般患者很难解释清楚。
预防:做一些加强股四头肌的运动,如靠墙下蹲、骑自行车、仰卧时将脚趾向头部拉紧、伸展膝盖和弯曲膝盖。
另外,对于经常去健身房的人,欧海宁推荐下肢股四头肌闭链训练。
在这种训练中,双脚有接触物体,下肢稳定,可以很好地模拟双脚与地面的接触。 也和一些跑步条件差不多,比较安全,不会受伤。
03
髌腱炎(跳线膝)
髌腱炎又称跳膝。 人在下蹲跳跃时,膝盖以下有一点痛,但在平路上行走不受影响。 慢性髌腱炎疼痛的时间因人而异:有的人运动后疼痛;有的人运动后疼痛;有的人运动后疼痛。
有的人运动时可能会痛,运动时疼痛消失,运动后又出现乏力和疼痛; 有的人平时和运动时会痛。 因此,“跑步者”需要注意自己。
预防:可以做一些股四头肌的力量训练,跑步时尽量避免跳跃过多的跑姿。 欧海宁提到,她在参加一些越野跑时,一般都是小步、小脚后跟跑下山,但有些人喜欢大步跑下山,认为省力又快。 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会感到膝盖疼痛。
04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通常表现为脚后跟疼痛和不适。 一般早上起床时疼痛明显,走多了疼痛会加剧。 严重时,站立和休息时也会感到疼痛。
预防:可以做一些训练,比如抬脚踩毛巾、用脚趾抓毛巾、踩泡沫轴、脚后跟伸展、活动脚踝等。
另外,自己做一些按压。
05
胫骨骨膜炎
这是最常见的腿痛形式,表现为胫骨内侧面、内侧后缘或腓骨下端有压痛,跑步时表现为踢腿痛。 好发于刚参加运动训练的人群,是青少年常见的运动损伤。
预防:跑前充分热身,增强小腿的适应能力。 不要突然增加运动量,更不要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高强度训练。
同时,尽量避免在过于用力和不平整的地方锻炼。 注意掌握训练要领,跑跳时放松,落地时缓冲。 运动训练后,进行小腿自我按摩和热水浴,放松肌肉,消除疲劳,有助于预防胫骨骨膜炎的发生。
06
踝关节扭伤
欧海宁告诉记者,脚踝扭伤多发生在夜跑和长跑中。 在广州,有些人喜欢夜跑。 由于视力模糊或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很容易在“滑倒”时踩到障碍物并扭伤脚踝。
预防:加强脚踝周围肌肉的力量训练,可以做足跟抬高练习(tip toes)。 在普通提踵的基础上,还可以将脚抬高成八字形。 此外,使用脚钩、踩松紧带、练习单脚负重、脚后跟走路等,都可以预防脚踝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