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跑步而不伤膝盖?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谈什么》一书中曾写道:
据说跑步时脚每接触地面一次,腿部承受的冲击力是自身体重的三倍。 而这样的动作一天可能要重复近万次。 虽然跑鞋的气垫夹在坚硬的混凝土之间,加上可以说是不讲理的冲击力,但膝盖一直在默默承受着。 “
诚然,与游泳、步行等相对温和的运动相比,长跑对膝关节的负荷更大,一不小心更容易受伤。 从这个角度来说,跑步确实对膝盖有影响,但不一定会受伤。
跑百里只会伤膝盖的说法其实是对这项运动的一定误解。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美国《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2017年6月指出,健身跑者的关节炎发病率为3.5%,而久坐人群的关节炎发病率为10.2%!
如果你看看跑得没有伤病的跑者,你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如何科学健康地跑步?
1个
加强下肢和核心肌肉力量锻炼
先来看一个案例:
今年36岁的李先生听说跑步有益身体健康,就和朋友每天跑5到10公里。 三天时间,他关节痛、腰酸背痛,只好“跑”进了医院。 经评估,发现王先生大腿左侧肌肉发育不全,导致膝关节韧带在运动中受伤。
康复师给他开出了“运动处方”,让他用沙袋练习抬腿,抬腿6分钟后慢跑,锻炼膝关节和臀部肌肉; 通过康复训练锻炼腰部和躯干稳定性的核心力量; 姿势恢复 性训练,结合一些呼吸训练跑步如何不损害膝盖,利用运动疗法的原理改变他的关节稳定性,然后去跑步。
现在,他不仅跑完了4个小时的“全程马拉松”,血压也降到了正常值。
跑步者膝盖受伤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是:
在肌肉和韧带不达标的前提下,开始长期、高强度的跑步,导致膝关节损伤。
股四头肌是人体大腿中最重要的肌肉群。 它不仅负责我们走路、上下楼梯、下蹲等的主要力量,还负责我们膝关节的稳定性,尤其是髌骨和膝关节的前后稳定性。 而当你的膝关节足够稳定的时候,跑步时膝关节受伤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几乎每篇关于膝关节的文章都会提到股四头肌的力量训练方法。 锻炼方法有很多种。 选择一个你觉得最方便、最容易实施的,坚持下去,就会有效果! 具体方法戳:
2个
正确的跑姿是健康长跑的基础
正确的跑步姿势应该是上半身微前倾,头在躯干正上方,双肩微抬,手肘弯曲成90度,双手空拳,前脚踩在着陆时接地。 这样会减少落地对骨骼和关节的冲击,提高小腿肌肉和跟腱的力量,让它们发挥协同减震能力。
同时记得跑前跑后拉伸,可以有效缓解肌肉、韧带、关节的紧张,加快身体恢复,消除疲劳,让肌肉线条看起来更好看。
3个
控制运动量,循序渐进
从运动力学角度看,跑步时大腿肌肉的反复收缩带动膝关节的反复屈曲和伸直,尤其是当锻炼者超重、运动时间过长或运动强度过大时,髌骨,胫骨和股骨会被拉伸。 过度的压力会导致膝关节损伤。
建议在长跑前对身体关节进行检查,在无病变的基础上缓慢、适当地参与。 跑步的时间和量要适度增加,每次增加以两周为宜。
如果跑步后膝盖不痛,说明你可以应付目前的跑步量。 如果跑步后出现膝盖疼痛或肿胀不适,且超过两个小时仍未缓解,则说明你已经超量了。 如果明天再跑,就需要减量。
4个
跑步时穿合适的跑鞋,最好是户外塑胶跑道
跑步必须穿跑鞋。 跑鞋在设计上有别于其他运动鞋,结合跑步的特殊性,具有独特的功能。 它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脚着地时的震动,减少对脚和膝盖的伤害。
5个
正确饮食并控制体重
将BMI(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指数降至25以下,减轻体重对膝关节造成的压力,体重大的人应先减肥,做非负重运动.
学会倾听你的身体,
量力而行,科学合理锻炼跑步如何不损害膝盖,
跑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