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公园采访手记

日期: 2023-04-22 08:00:46|浏览: 478|编号: 990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红领巾公园采访手记

张典/文

1.“沦陷”的红领巾公园

公园,顾名思义,是一座面向公众的花园。 字典定义是指由政府兴建经营,作为自然观赏区,供市民休息、游玩的公共区域。 既然是对公众开放,就应该区别于个别地方只对私人或某些特殊群体开放。 《北京市园区条例》第二十二条也明确规定,禁止在园区内建设不符合要求的宾馆、饭店、办公楼等建筑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能明显感觉到,在越来越多的公园里,悄然竖起了几家装修豪华、造价不菲的高档餐厅和商务会所……

红领巾公园是众多“被占领”的公园之一。 红领巾公园是北京市朝阳区的区属公园。 位于朝阳门外后八里庄,东四环红领巾桥东北角。 红领巾公园内有湖泊、凉亭、运动器材、烈士塑像等,自身优势使其成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2006年免票后,成为不少市民锻炼、散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后来很多人反映,公园里开了一家高档餐厅。 “我每次跑步都能看到它,非常醒目。” “一到吃饭时间,酒店门口就会有车来来往往,我们运动的时候很紧张,万一出事了怎么办?怎么才能开进这个公园呢?”建在公园里,不仅占地不少,还以我们公园为背景。 想想都让我生气。”

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红领巾公园内高档餐厅的信息后红领巾公园跑步,决定去红领巾公园一探究竟。

2. B16,一个人

2012年7月13日,我带着相机,一个人来到了红领巾公园。 我是从公园的南门进去的。 可能因为没有门票,所以门口没有工作人员。 公园正对着一个大湖,水面上停着几只小船,湖边广场上几个叽叽喳喳的孩子在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的陪伴下玩耍嬉戏。 唱小曲的,打乒乓球的,下棋的……园内随处可见,园内处处洋溢着祥和欢乐的气氛。

公园西南角乒乓球台后的一栋三层小楼,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整栋小楼采用落地窗设计,奢华的内部装修一览无遗。 每间包房内部装修各不相同,别具风味。 拍了几张照片后红领巾公园跑步,我绕到小楼前,远远地就看到了几个身材高大的身穿白色西装的保安。 我只好悄悄走到远处观察。 烫金的“一食六餐饮”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楼前的小广场上停着几辆车,稀稀拉拉的占了一大块地方。 看了看表,已经下午五点多了,还没到酒店。 远远看到一辆汽车从B16不远处的西南小门缓缓驶入,在保安的引导下停在了楼前的空地上。

几个在公园里跑来跑去的老人正在休息,我赶紧跑过去问道:“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吃饭的地方。” “这怎么能开进公园?” “我不知道。” 老爷子有些无奈,“没办法,只能不去了。”

3.勇敢闯入B16

7月18日上午,我和小伙伴提前查了一些关于一流红领巾公园店的信息,再次来到红领巾公园。进入一流面试前,我们俩在角落的长凳上列了很多问题公园的。 经过双方的严格筛选,我们把最重要的五个问题留了下来,记在了笔记本上。 我们打开录音机放在书包的最外层,试了一下录音的质量,还不错。 考虑到如果直接说出记者的身份,酒店可能会犯拒绝接受采访的罪名,所以我们特意带上了学生证,以“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为由,前往一流采访。

一切都超乎想象的顺利。 忆流大堂的经理热情接待了我们,主动提出带我们参观大堂。 他还耐心地回答了我们关于“一石流为什么选择公园”和“为什么能够进入公园”的问题。 当被问到一些尖锐的入园涉及的利益问题时,经理以“只有高层知道”为由,只给出了含糊其词的回答。

出门前经理特意给了我们每人一本B16的小册子。 B16的详细介绍对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托经理的福,我们赶紧跑了。 听了录音,就清楚了。 我们俩都忍不住为我们的“高质量采访”感到自豪。

4. 曲折的园区管理处

接下来要跑的公园管理处,显然不是什么“好啃的骨头”。 第一个难题是公园管理局的确切位置。 这么大的公园没有地图。 由于没有门票,所以园内工作人员很少。 我们在公园里找了一圈,只在树荫下找到了一个特别偏僻的小屋。 定睛一看,墙上挂着三名工作人员的照片,还写着“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几个字。 兴奋的敲了敲门,却发现房间里空无一人。 透过窗户往里看,电脑还开着,桌上还放着一包烟。

我们两个只好再次离开,在花园里闲逛,看到一个穿着制服的环卫工人。 我们两个快步走到工人面前询问,却被老人浓重的乡音难住了。 解释了半天,我们一个字也听不懂。 这时大叔也着急了,指着远处一高一矮两个同样紫衣男子的背影,让我们跟上去。 我们见状,一路小跑,悄悄靠近那两个人,跟着他们进了公园里一条很偏僻的胡同。

两名紫衣男子走到一扇宽大的铁门前,快速输入了几道密码,门开了。 “你在干什么?” 突然,其中一个男人转过身来,一脸凶相地质问我们。 “我们是大学生,要写报告……” 故技重施,我们又拿出了学生证。 两个人让我们进去。

院落颇有特色,几栋小楼整齐排列,楼前有一大片空地可供停车。 我们在院子里转了几圈,经过各种知情人的盘问,终于找到了办公楼。 大门口的密码锁似乎在向我们炫耀。 走到门口一推,惊讶地发现门没锁,我们又偷偷溜了进去。

进了大楼,我们傻眼了,该去哪个部门? 他一看到楼道有人,立马兴奋的凑上前报上姓氏,问出相应的答案。 每个员工都模棱两可地提到了一个部门,当我们发现它时,每个员工都能以各种正当理由拒绝我们。 “哎,我们财务部顾不得答题了,还是去外联吧。” 确定采访对象。一位女工作人员的话又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都11点30分了,我们现在下班吃饭了,下午回来。1点30分。” 虽然不情愿,但在他们的催促下,我们俩也只好勉强下楼了。

走出大门之前,我犹豫了一下,“我们刚走,还能回来吗?” 看着这“戒备森严”的大门,我们再次冲回院子,跟着一群三三两两一起吃饭的员工,溜进了员工食堂。 我们找到刚才叫我们走的那个工作人员,问她应该去哪个部门面试。 阿姨一开始对我们的打扰很不满意,但她也在我们面前妥协,替我们请来了同事。 一位正在吃饭的大姐终于为我们找到了答案:“还是联系园务处吧。”

最后经过商量,楼昂留下来参加下午的采访,我负责回到报社参加下午2点的正常培训,主修财经新闻的楼昂特别对我说:“一定要去听听郭先生的财经新闻……”

饿了,顶着烈日,回头看今天早上的采访过程,比看电影还精彩,真的让我觉得记者的不易。 盲目和忽视是很常见的。 然而,机智、谋略、韧性、毅力,这些听起来虚假空洞,却又是那么真实,已经被我们的行动所证明。 初入虎穴,虽荆棘丛生,但这份独特而永恒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