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剑指”乡村休闲度假胜地

日期: 2023-04-22 11:02:49|浏览: 421|编号: 996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山东“剑指”乡村休闲度假胜地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省交通厅、山东省农业厅、农村厅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3-2025年)》。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培育8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推出10个大型乡村休闲度假区、30个旅游民宿集群、50个休闲度假村、200家休闲度假民宿,基本建成全国知名的民族村。 乡村休闲胜地。

发展乡村旅游是打造齐鲁乡村振兴样板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是激发城乡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 乡村旅游的特点是“散”。 为了将这些散落在乡村的景区串联起来,《实施方案》特别提出,要培育廊道。

在乡村度假走廊建设方面,引导乡村旅游沿海岸、沿江、临湖、依山、景区周边、传统古村落拓展。 乡村度假村长廊。 连接东平湖景区、百里黄河景区、天鹅湖国际慢城、钓鱼张森林公园、黄河口知青小镇等,形成黄河乡村休闲度假长廊; 连接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微山湖生态旅游区、泗水等休闲谷旅游区、景阳岗狮子塔景区、大清江水利风景区等,形成大运河乡村休闲度假长廊; 连接九如山、齐长城一线五村、红叶石岩、齐鲁天禄等,形成齐长城乡村休闲度假走廊; 连接蓬莱秋谷、牟坪养马岛、榕城山、青岛崂山和五莲七路峰峰路5号等,形成仙境滨海乡村休闲度假长廊。

在休闲康养带建设方面,充分发挥泰山、沂蒙山核心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整合资源,丰富业态,打造宜人宜居的两条休闲康养带生态优美,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 依托齐鲁风庆路8号、泰山九女峰、伏羲泰山等民宿集群,发展创意山间民居、茶园客栈、乡村营地、农业和非遗展览、摄影写生等,打造乡村休闲休闲环泰山休闲带; 依托东孟客、桃须里、园洞头、南庐山等民宿聚集区,发展餐饮、民俗节庆、农耕采摘、体育运动、休闲垂钓等洲际休闲旅游度假区,打造环沂蒙山乡村休闲游憩带。

向精品化方向发展

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

从《实施方案》看,未来山东乡村旅游将向精品化方向发展。 以美丽乡村、美丽村居、风景村为依托,将特色文化内涵和地域元素融入乡村旅游项目全过程和旅游消费各环节,打造一村一品、一景一韵的魅力乡村、推进旅游村点线面域协同发展,建成26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和100个文化旅游名镇。 提高和完善乡村休闲度假标准,开发特色休闲体验项目,推出一批休闲度假村、“山东客栈”度假酒店和“好客家”休闲度假民宿,建设一批乡村休闲度假胜地。

乡村旅游要有吸引力,必须不断创新旅游产品业态。 为此,山东提出实施乡村“新空间、新场景、新活动”培育计划,更好满足游客多层次、个性化需求。 拓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推动儒家、黄河、红色、运河等地域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乡村书房、文化驿站、创客空间、乡村大讲堂、民间博物馆。 打造乡村旅游夜间消费新场景,支持兰陵雅游沟、泰安九女峰、青州光大城等发展夜游、夜市、夜娱、夜秀等夜间产品和服务。 支持开展田园音乐会、篝火晚会、美食节、采摘季、露营节等活动。 每年推出100个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目的地。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山东提出优化农村路网布局,加快济宁微山环岛景区路等旅游公路建设,美化提升沿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推出10条每年都有旅游道路示范道路。 巩固扩大农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和“厕所革命”成果,升级改造供水、厕所、网络、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每年启用30个一类、100个二类旅游厕所. 完善乡村停车场、旅游站、指示牌等设施,每年培育乡村旅游精品站20个。

同时,《实施方案》特别提出加强乡村旅游智慧化建设。 利用5G、云计算、大数据、扩展现实等技术,开展全息投影、无人机表演、夜间灯光秀、沉浸式表演等项目。 各区市每年至少推出10个乡村智慧文旅项目。 推动乡村旅游市场主体接入在线旅游平台洲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完善乡村旅游在线销售、预订、交流等功能。 推动乡村旅游数字化转型,引导乡村智慧旅游发展。

活得好,玩得开心,买得好

不断延伸产业链

民宿方面,突出精致设计、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提升乡村民宿产品品质,提升民宿品牌粘性。 将山东本土文化融入民宿建设,推动民宿与非遗、美食、文化创意、研究等融合发展。 扶持布施、朴素、九如山、元里、沂蒙等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民宿,通过品牌输出、连锁经营,做优做精。 支持旅游类专业高职院校开设民宿管理方向,开展旅游民宿管理人才培训,每年为每个城市培训民宿管理团队5个以上,培养民宿管家50名。

节庆活动方面,加强“好客山东·乡村好季节”公益品牌引领,创新举办乡村旅游节、生态旅游节,鼓励举办赏花节、渔民节等节庆活动、阜阳节庆、采茶节等,支持各市打造地方特色节庆子品牌,全省每年联合举办100多场特色主题活动,推出20个农村好季节体验基地。 传承和发扬非遗美食和“老字号”品牌,发布“游齐鲁乡村,品旅游美食”数字地图,每年推出100种“舌尖上的齐鲁”乡村美食.

购物方面,实施乡村旅游“干线”提升工程,依托乡村景区、民宿、驿站、酒店等,建设100个“农货仓”。 烟台苹果、日照绿茶、沾化冬枣、青州水蜜桃、文登西洋参、黄河口大闸蟹等标志性农产品被赋予了新一代“个性化、标签化”的审美,让齐鲁成为“网红”农产品。 推动“山东手工”提质升级,转化为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培育100个乡村文创品牌。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