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库网奢侈品 寺库被指拖欠供应商货款、员工工资,黑猫投诉超 8600 条

日期: 2024-11-12 13:09:50|浏览: 233|编号: 7970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2021年初,多家媒体报道寺库部分供应商未按时收到货款,拖欠货款从数十万到数千万不等。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供应商自愿组织多个维权小组。为了解决欠款问题,寺库一度通过“财务结算”的方式还款。所谓财务结算,是指商户的货款以金融贷款的形式交给供应商,寺库再将钱还给金融机构。

但实际执行时,寺库却多次以系统升级为由推迟还款期限。

2021年8月,多名寺库员工在职场社交小程序上表示,公司已连续多日拖欠员工工资。此外,有员工表示,寺库的公积金和社保缴费已经开始停止。 “寺库拖欠工资”也引发网络广泛讨论。

黑猫投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7日,涉及寺库的投诉8606起。投诉的主要原因包括不发货、不退款、不回复问题等。

财务报告层面,经营状况堪忧

2021年11月,寺库发布2020年财报,比规定时间晚了半年,因此受到纳斯达克警告。 2021年12月,寺库发布2021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然而迟来的财报数据再次印证了寺库目前的困境。

财报显示,2017年至2020年、2021年上半年,寺库营收分别为37.40亿元、53.88亿元、68.69亿元、60.2亿元、15.26亿元。 2019年营收增速开始放缓,2020年开始出现负增长:2020年寺库营收同比下降12.06%; 2021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34%。

从净利润来看,财报显示,2017年至2019年,寺库净利润分别为1.33亿元、1.56亿元、1.62亿元。净利润增速开始明显放缓。

2020年,寺库开始由盈转亏。财报显示,寺库2020年净利润为-8741.7万元,同比下降154.07%; 2021年上半年继续亏损,净利润-3982.6万元。

更致命的是,平台的用户也在流失。事实上,从2020年开始,寺库新增活跃客户明显放缓,用户天花板凸显。 2021年,用户开始遭受大规模损失。公司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寺库活跃客户数为56.89万户,而2020年同期为65.87万户,订单总数也大幅下滑。 2021年上半年订单总数为144.01万份,而2020年同期订单总数为175.1万份。

用户流失、营收下滑、持续亏损、负面信息不断,都表明寺库经营陷入困境。

艰难的赛道

看似高端的生意其实并不好走。

2010年是国内奢侈品电商起飞的一年。猫步网、尚品网、尊享网、品聚网等数十家奢侈品电商平台涌入市场。但如今,这些昔日的奢侈品电商玩家都纷纷落幕。奢侈品电子商务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奢侈品牌占据核心领导地位

作为奢侈品行业的垂直电商,寺库其实更多地是被奢侈品牌“掌控”的。

奢侈品本身就强调梦想的价值,只有稀缺性、神秘性、门槛才能给奢侈品带来高溢价。因此,奢侈品牌自然不会通过降价或多渠道销售来降低自身价值。

这使得寺库这样的电商平台很难获得奢侈品牌的授权。寺库只能通过平行进口商进货,利润其实比较微薄。

此外,寺库更深层次的痛点是,自有平台上通过第三方供应商销售的奢侈品往往存在产品款式不全、信息真假难辨、售后服务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等问题。

只要豪华品牌授权问题不解决,寺库商业模式的痛点就很难解决。奢侈品牌普遍不愿意通过授权来降低品牌价值,因此这成为了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

企业本身很难发展

奢侈品是频率低、客单价高的特殊商品。对于主流奢侈品消费者来说,他们追求的是愉快的购物过程和尊贵的服务,而这正是电商模式所缺乏的。

在本已不大的“蛋糕”中,线下门店依然是主力。近年来,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也开始关注奢侈品市场,这也对寺库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寺库的存在感不断被削弱。

过去,寺库或许是行业中的幸运儿,但毕竟奢侈品垂直电商很难做到一定规模。

或许正如刘强东几年前所说:“垂直电商,只有垂直品牌才能生存,有价值的不是电商平台,而是品牌。”

转型难

寺库其实很早就意识到了自身商业模式的局限性,因此一直在探索转型。

试图拯救自己,却仍难以撕下标签

2015年,寺库开始刻意淡化“奢侈品电商”概念,尝试转型为“线上线下精品生活方式平台”,专业服务高端人群。

2018年,寺库在成立十周年之际表示,已开始从奢侈品电商向精品生活方式平台转型。业务涵盖寺库商务、寺库金融、寺库智能、寺库社区四大板块。

为此,寺库探索了美容、家居、旅游、汽车租赁,甚至生鲜、生活用品等领域。

但财报显示,奢侈品销售仍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寺库仍难以撕下“奢侈品电商”的标签。

对于寺库来说,多元化布局以探索更大的增长空间并没有错。然而,这些新业务已经进入红海市场。寺库的竞争力明显不足,自然收效甚微。

2020年,寺库再次开始专注直播领域,但很快就经历了一次大“翻车”。 2020年6月,快手旗下“寺库特价”声称交易额超亿元,但经调查发现,实际销售额仅912万余元。数据造假严重,最终被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万元。

2020年底,寺库斥巨资在北京三里屯打造豪华直播基地。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可容纳300余名主播同时在线直播。

2021年“6·18”期间,寺库也推出了“分享2亿红利”活动,追随领先电商平台走“百亿补贴”的亲民路线,但依然没有引起轰动。掀起了很多波澜。

无论寺库如何努力,似乎都难以摆脱已经陷入的瓶颈。

概括

寺库陷入困境的原因可能一半是赛道难度,一半是转型难度。如今,低迷的股价、无法挽回的企业形象、难以挽回的消费者信任,再次让这家公司陷入更深的困境。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余姚 刘蜜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