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激发休闲度假需求

日期: 2023-04-25 11:07:40|浏览: 506|编号: 1153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旅游+”激发休闲度假需求

“旅游+”

刺激休闲度假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化塑造旅游,以旅游弘扬文化,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文化特征。

当前,我国旅游消费呈现多元化、个性化趋势。 文化和旅游相关部门围绕新消费需求,推动旅游景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创新推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等旅游新产品,更好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旅游需求。人们个性化的休闲度假需求。

融合发展,文化元素提升旅游品质

浓雾中,小舟蜿蜒而来,琵琶轻吹; 景象书店里,一首《五家坡》歌声悠扬,韵味悠长。 近日,江苏扬州瘦西湖首届“梅花艺术节”开幕,将花卉文化与非遗相结合,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文化旅游、健康旅游、体育旅游、滑雪度假……旅游市场上,各类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日趋丰富。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年人均出游次数超过4次。 人民群众通过旅游领略祖国秀美山川,感受灿烂文化魅力,有效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四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适应大众旅游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创新旅游消费场景,积极培育新型旅游消费模式。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 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旅游消费需求的升级,人们不再满足于到景区看风景,更多的是度假休闲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旅游休闲街区休闲旅游与度假旅游,对于激发度假休闲旅游更大​​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的“火”离不开文化的“活”。 扬州市加强业态融合,开发更符合游客需求、生活更有温度的旅游产品。 扬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顾红霞表示,扬州将依托运河文化底蕴,着力打造大运河夜游项目,提升夜游品质,激活依托古城资源,将电影、夜游、乡村游等与民宿业务相结合。 拓展新的消费模式和产业链,通过提升旅游体验,撬动大消费市场。

今年,扬州市将建设淮扬美食自习室开业示范基地,推出少堂书店等一批“扬州有戏”示范小剧场,打造推出《千里江山》等高-优质的小剧场剧目; 继续与文旅对接 首店、首秀、首秀、首展、首秀、首创落地扬州,支持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在文化领域开设旗舰店、概念店、体验店和旅游场所。

“旅游+非遗”激发新活力。 近年来,南京致力于探索“非遗进景区”模式,将原本藏于博物馆或藏于乡村的非遗项目有机融入旅游“吃、住、住”六大要素中。游、购、娱”,让游客在旅途中看、尝、体验、带,感受非遗魅力。 近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公布了2022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单》。 南京两个项目入选。 其中夫子庙-秦淮风景带景区入选“非遗旅游景区”,小西湖历史风景区入选“非遗旅游街区”。

漫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景带景区,处处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 朝库街建成的秦淮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将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西拱门引入秦淮小吃博物馆和樱桃鸭制作体验基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也吸引游客驻足打卡; 景区还将南京织锦、秦淮元宵、秦淮元宵等元素融入到部分餐厅的设计中,让游客在用餐的同时也能领略到非遗之美。

创新发展,智慧旅游提升旅游体验

“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合理安排行程,非常方便。” 近日,上海游客崔先生带着孩子来苏州游玩。 二维码。 崔先生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可以通过小程序轻松查看旅游信息,还可以预定拙政园和苏州博物馆的门票。 “这就像有一个电子导游,”崔先生说。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发展大众旅游和智慧旅游”,“加强智慧景区建设”。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也促进了更多休闲度假旅游消费的形成。 新场景。

“智慧旅游在提升旅游体验方面作用明显。”中国劳动关系学会文化与旅游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翟向坤说。 部分景区通过数字化改造,完善了定时游览预约、交通监控监控、智慧停车场等服务,使景区游览更加有序,提升了游览体验; 一些景区开发了数字化体验产品,推广电子地图等智能服务,丰富了游览体验。

面对高质量发展需求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旅产业越来越离不开科技赋能和数字化建设。 山东各地正在加快布局智慧文旅,利用5G、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整合“吃、住、行、购、娱”产业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探索创造打造“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智慧文旅之路越走越宽。

为加快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组织开展了2021年智慧旅游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确定了27个智慧旅游典型案例2021年,“到苏州”文旅通用入口平台提升文旅综合服务效率的案例就列在其中。

苏州智慧旅游项目包括智慧营销、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三部分,其中智慧服务最贴近市民和游客。 今年春节期间,共有790万人次来苏州旅游,其中125万人次通过智慧旅游系统游览了免费开放的苏州景区。

如今,苏州智慧景区正在向数字化景区转型。 景点数字化呈现,可以让游客在线上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提前了解景点,然后到现场深入体验感兴趣的景点。 在智慧营销方面,通过平台推送苏州文旅的各项活动信息、演出、优惠措施,让游客及时了解旅游信息。

“通过智慧化管理,我们可以直接联系景区周边的执法人员,及时帮助游客解决问题。” 苏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科技教育处处长石峰说。 未来,苏州文化、风景名胜、名胜古迹将融为一体。 特色等内容,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

联合发展,新兴业态激发行业新活力

“一条青果巷,半个常州历史”。 青果巷沿古运河呈梳状展开,呈现出“深宅院落相依,流水家相映”的空间格局和江南水乡传统民居的风貌。 巷子里以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主。 有名宅故居、祠堂庙宇、桥碑、临泉亭、古井码头、戏楼、校舍等。 是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集中地。 展示。

如何将古典风格与时尚体验有机融合? 旅游与产业如何相互促进? 庆果巷以多元化的文化展示形式为载体,辅以都市时尚休闲业态,还原、丰富、重塑常州文化消费场景,打造老城“时尚优雅集”。 目前,庆果巷拥有近200家商铺,科学规划“印记、意趣、时尚、优雅、居家”五大主题业态。 主弄堂两侧注重文化传承,打造常州老城“慢生活雅集”; 织补区二期以休闲体验为主,集非遗、精品书店、匠心文创、文化餐饮、民艺雅致、潮流名品、青果招待所等功能于一体,打造全新体验休闲、度假和旅游。

在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的过程中,“旅游+”、“+旅游”快速发展,形成了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旅游业作为富民增收的产业,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旅游业具有很强的整合和带动作用。 “旅游+赛事”、“旅游+阅读”、“旅游+营地”、“旅游+科技”……不仅创造了旅游市场新的增长点,也催生了新的旅游消费。 场景和新格式。

“旅行+户外”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 去年,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促进户外运动与旅游深度融合,利用徒步旅行、骑行、汽车自驾、航空运动等项目串联景区、度假村。” 不久前休闲旅游与度假旅游,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宣布,河北省滦平金山岭滑雪场等7处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滑雪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19个国家级滑雪场。级滑雪场。

露营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旅游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游休闲经济新的增长点。 去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有利于“露营+旅游”、“露营+文化”、“露营+摄影”等主题业务的创新发展。

专家认为,人民群众的旅游消费需求正在向高质量、多元化转变,从以观光为主向兼顾观光和休闲度假转变。 要紧跟文化和旅游消费升级新趋势,打造休闲度假旅游新供给、新场景、新模式,推出更多符合游客口味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为生活增添更多精彩。 (记者:王克 白光迪)

感谢有你

扫码关注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