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最常见的错误跑步姿势:为了健康,别再这样跑步了!
“正确的跑步姿势”,所有热爱自己身体的跑者都会特别注意这一点。
毕竟不管是新手还是老跑手,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很容易忽略最基本的细节。
下面这十种跑步姿势,不管你觉得跑起来多么顺畅,一旦中枪,一定要尽快戒掉!
错误一:主动蹬地而不是抬腿
如果你去研究各个距离的顶尖选手的数据,你会发现100米、200米的短距离和10000米甚至马拉松这样的长距离基本是一样的。
事实是,职业运动员不会为了增加腾空时间而离地。 我们应该做的是收缩腘绳肌的引体向上,支撑脚迅速回到臀部下方。
有时肥胖和跑步时脚抬得太高也会造成这种情况。 踢地的习惯会增加冲击力,使落地时身体不稳。
这群人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扰:小腿前部疼痛; 足底筋膜炎; 比其他跑步者更容易疲劳......
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站立时勾腿的方式来尝试感受腘绳肌的力量。 通过提高步频、缩短步幅、小步跑来缩短腾空时间来练习。
误区二:脚后跟跑
人体足弓具有双重功能。 它可以通过塌陷变形来减少脚落地时的冲击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弹性。
但如果脚后跟着地,就没有办法利用这个弹性系统。 这样会增加触地时间和地面冲击力,不能有效利用足弓进行减震。
错误三:步幅过大,造成身体前倾着地
正常人走路的跨步姿势是身前着地,但跑步不能这样跑。
这往往是追求大步前进的结果。 着地脚的腿或膝有前推踢腿动作,脚后跟落地的概率很大。
跨步跑和直膝,锁住踝关节和膝关节,大大增加了受伤的风险。 经常会有这样的烦恼:长跑没有耐力,膝关节受伤。 一定要改变这个姿势!
解决方案:
最完美的步频是每分钟180步。 如果步幅太大,飞行时间会更长。 跑步是水平运动,不是垂直运动。 反重力做功消耗太多能量是吃力不讨好的。 记住,快步频和中小步幅是关键~
误区四:折叠小腿
在短跑中,快速折叠小腿是基本技术。 博尔特的跑姿简直恨不得踢屁股,但对于中长跑来说跑步后小腿肌肉酸痛,不停地折叠小腿只会让你因为肌肉疲惫而疲惫不堪。
中长跑即使需要一定程度的小腿内收,也是小腿内收和大腿上摆的结合,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抬腿。
错误五:弹跳太多
弹跳动能会使运动由向前变为向上,从根本上破坏跑步行为。 跑不了多远,也不安全。
这种人往往会有这样的烦恼:膝关节受伤; 背疼。
解决方案:
跑步时有意识地身体前倾,脚不要抬得太高。 脚落地时不要想着控制它,这很自然。 事实上,平衡是跑姿的关键。 瞬间平衡后又失去平衡,人体自然会跨出、落地、支撑处于不平衡状态的身体,形成新的平衡。
误区六:慢速上拉
慢拉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错误。 如果跟腱弹力不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造成这样的情况:前脚着地后,后脚还在原地,还得原地不动,等后脚过来。
且不说触地时间明显增加,前面提到的足弓和肌腱的天然弹性已经指望不上了。
解决方案:
最简单的锻炼柔韧性的方法就是跳绳,练起来~
错误七:膝盖向内弯曲
在女跑者中很常见,俗称X型腿,是最致命的错误跑步姿势,因为这种跑步姿势会大大增加膝盖和小腿的压力。
长此以往,不是膝盖有问题,就是小腿和脚踝有问题。 永远记住:跑步时,膝盖要朝向脚尖!
错误八:不自觉的害羞
耸肩会产生向上的力跑步后小腿肌肉酸痛,但不会减轻重力。 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但在长跑中,久而久之会拖慢速度,让肩膀和背部更加酸痛。
跑步时,一定要用最自然的状态。 放松不需要的肌肉,如果不能放松则放慢速度。
解决方案:
跑前可以动态热身,比如高腿运动,全身的肌肉会更加活跃,跑步时的紧张和僵硬会消失。
误区九:身体重心的各种摆动
这种跑步姿势经常发生在超重或肥胖的人身上。 因为他们的腿比较粗,所以在跑步的时候会形成一个倒V字形,而且他们的腿离得很远,会出现一种乱摆的状态。
由于体型原因重心不稳,没有跑步基础,核心力量差,所以在跑步的时候,身体的肌肉会变得紧张,不受控制。
这群人经常会有这样的毛病:跑步后容易腰酸背痛; 他们比其他跑步者更容易疲劳。
解决方案:
经常有人问大基数怎么跑? 建议大家先从快走开始,跑前控制好体重,同时加强核心力量。
错误10:过度摆臂
跑步时夸张的手臂摆动不会让你跑得更快。 就像布娃娃摆动一样,它涉及向各个方向松散地摆动手臂。
由于跑步者的躯干、腹部和下背部肌肉缺乏核心肌肉力量,他们的手臂往往会摆动超过身体中线,导致上半身扭曲。 这种适得其反的行为会消耗大量能量。
跑步时,每走一步,跑步者的身体承受的压力是自身体重的两到三倍。 重复大步走时不正确的运动模式会给肌肉、骨骼、肌腱和韧带带来很大压力。
点击下方关注跑者健康教学课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删
转发文章给更多跑友,就是对“智跑”最大的支持
每一次“观看”都是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