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经典案例
休闲农业是植根于三农、服务城乡居民的产业。 欧美等国家发展农业旅游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也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 当前,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进入良好发展机遇期,逐步形成省、地、县、乡、村多层次联动推进格局。 随着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休闲农业的规划、设计和开发越来越受到产、学、研等各方面的关注。
一、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经典案例
1. 韩国-周末农场类型
韩国发展休闲农业的经典形式是“周末农场”和“旅游农场”。 以江原道旌善郡大藏村为例:大藏村最先引起了游客的好奇,由僧侣和大提琴家共同经营。 使用当地原料制作大酱,运用韩国传统工艺制作养生食品,既符合现代人的养生理念,又能让游客参观道酱村原汁原味的生活状态,同时节省资金,传承民俗文化特色。 此外,休闲农业经营者还特别准备了以3000个狗酱罐为背景的大提琴音乐会、绿茶冥想体验、赤脚漫步林间、美味健康的味噌拌饭,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感,体现了农村。 旅游就地取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同时迎合市场修身养性的需求,成功吸引了大批游客。
借鉴之处:以“奇”为突破口,僧侣与大提琴合奏,构思独特。 本着这样的理念,以3000个狗酱缸为背景,开展一场大提琴音乐会,是一种独特的做法。 韩式泡菜、大酱拌饭是核心招牌,彰显乡土风味,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
2、亚洲发达国家——生态交流型
与欧美国家相比,休闲农业起步较晚的亚洲发达国家发展极为迅速。 以体验乡村生活为主题的电视节目、杂志和报刊在当今城镇居民对农业和农村的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非常受欢迎,因此生态交流型乡村旅游在该地区受到欢迎。 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的大王芥末农场,这里作为黑泽明导演的电影《梦》的拍摄地而闻名全日本,每年吸引约120万游客前来参观。 这种以农场为依托,以媒体传播为宣传手段,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之一。
可借鉴之处: 宣传方式,通过影视作品推动休闲农地的开发,提升品牌一直是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宣传乡村旅游目的地,以及提醒休闲农业经营者注意宣传推广的重要性。
3.欧洲-乡村农场类型
欧洲国家率先发展了休闲农业产业,形成了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业态。 其中,“民宿农场”和“度假农场”尤为典型。 这种旅游形式可以发展为以度假为主的民宿农场、露营农场或以美食品尝为主的农家餐厅,也可以发展为适应环境的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险农场、狩猎农场等。欧洲居民的习俗。 . 例如,在法国、奥地利、英国等国的农村地区,旅游住宿增加了高尔夫球场、赛马场、钓鱼场、花园等设施,以满足休闲旅游者的需要。
借鉴之处:增加休闲农业参与项目。 欧洲国家这类休闲农业的发展,是由赛马、高尔夫、垂钓等实际参与性活动的诞生而形成的,可见参与式项目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民俗风情、露营、品尝美食等本土化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之一。
4. 法国普罗旺斯
位于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不仅是法国最美丽的乡村度假胜地,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者。 普罗旺斯的特色植物——薰衣草将成为普罗旺斯的代名词。 其充足而明媚的阳光最适合薰衣草的生长。 因此,游客不仅可以尽情享受花海,还可以带动一系列薰衣草产品的销售。 除了观光,它的特产——橄榄油、葡萄酒、松露也享誉世界。 还有连续不断的旅游节庆活动,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和艺术氛围,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度假游客。
5. 澳大利亚葡萄酒庄园
澳大利亚的乡村酒庄已成为澳大利亚本地和世界旅游市场的热门度假项目之一。 当然,最有特色的还是它的酿酒业。 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享誉海内外,以其良好的口感、一致的甜度和实惠的价格而著称。 游客来这里不仅是为了美酒,也是为了欣赏壮丽的葡萄园和庄园城堡的独特景色。 酒庄还围绕葡萄酒酿造开展了丰富的旅游活动,如:葡萄采摘、品酒、参观酿酒过程、参加葡萄酒培训学校等,将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完美结合。
二、国内休闲农业发展经典案例
1.江苏华西村
江苏省江阴市华石镇华西村依托休闲农业成为全国著名的现代化示范村。 居住、追求休闲度假需求,同时开辟农家特色游,住传统农家,烧传统锅灶,用传统厨具,钓活鱼,自己采摘蔬菜,喝酒娱乐让都市游客既能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又能感受到乡村农家生活的新鲜和乐趣。 丰富了休闲农业发展的内涵,也为华西村提供了致富的有效途径。
借鉴之处:深入挖掘传统特色项目,多元化发展产品。 在开展“农家乐游”、“田园风光游”、“休闲生态游”的同时,通过入住传统农家、烧传统锅灶、使用传统厨具、垂钓活鱼、采摘蔬菜,体现乡村特色。本身。
2.成都:“五朵金花”
以花卉产业为载体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五朵金花”,是成都市锦江区三盛乡五个村的雅称。 该区农户采取自主经营、合作联营、出租经营等方式,依托特色农家乐,开展休闲观光、赏花、赏果、农耕体验等丰富多彩的休闲农业项目。 幸福村的“幸福农家乐”、“欢乐梅林”、驸马村的“东圃园”、万福村的“荷塘月光”、蒋家村的“蒋家菜地”等著名休闲农业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游客。 去那里,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典范。
借鉴之处:发挥区域合作优势,突出主题产业载体。 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之一是实力薄弱。 无论是资金、基础设施还是依托的景区资源,基本上每一个乡村旅游发展过程都会遇到相关问题,所以在“五朵金花”的案例中,五村联合起来,以花为本的发展模式产业为乡村旅游区域合作开发提供了突破口,增强了项目开发的凝聚力。
3. 嘉善休闲农业
嘉善县积极培育和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形成了以碧云园为代表的农业园区型、以浙北桃花岛为代表的基地拓展型、以汾湖休闲观光农业带为代表的资源景观型、以象升为代表的资源景观型。以休闲农业园、龙州休闲渔业园为特色产品,以西塘河池村、陶庄渔人园为代表的“农家乐”型等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 2011年3月,嘉善县荣获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的首批“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
借鉴之处:休闲的休闲农业 随着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产业转型,嘉善休闲农业将旅游与休闲产业很好地结合起来,为乡村旅游与时俱进开辟了一条道路。
4.贵州省余清市白泥坝区现代农业旅游规划
余庆位于贵州省南北边陲,遵义、铜仁、黔东南、黔南州(市)交界处。 北与湄潭接壤,东与石阡、凤岗接壤,南与黄平、施秉接壤,西与瓮安接壤。 北部和中部是乌江流域的阶地,县城所在的白泥盆地是贵州省著名的万亩大坝之一。 规划区紧邻余清县县城。 白泥万亩大坝是贵州省19座万亩大坝之一,也是全国100座10万亩大坝之一。 是余清县粮食主产区休闲农业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区位发展优势。
可供借鉴:水资源是休闲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 流水能有效激活乡村旅游,让乡村充满生机; 亲水旅游项目让游客更容易体验到最原始的乡村生活场景。 因此,本次设计充分依托余清县的山水景观特点,充分挖掘提炼片区内的自然环境元素休闲农业发展趋势,通过有机设计,突出山、城、城,使人们充分感受规划区内的山水。 ,水绿交融的生态格局形成了深刻的旅游印象。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连发多年,休闲创意农业成为趋势。 据统计,2015年,全国各类休闲农业每年接待游客11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100亿元,惠及4000万农民。 “十三五”期间,我国休闲农业游客人次和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预计到2020年,我国休闲农业市场规模将接近76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