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跑者保护跟腱的重要性不亚于保护膝盖:跟腱疼痛如何恢复?

日期: 2023-05-11 04:00:46|浏览: 442|编号: 1428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成熟跑者保护跟腱的重要性不亚于保护膝盖:跟腱疼痛如何恢复?

关注汇跑,助你轻盈奔跑,跑无伤

✎作者| 戴建松

#谢谢你喜欢我##2019生活大会#

在上周举行的芝加哥马拉松比赛中,美国名将鲁普在跟腱手术一年后重返赛场。 作为俄勒冈州计划培养的一名优秀的美国白人赛跑者,鲁普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 2016年里约奥运会银牌和铜牌;

● 2017年芝加哥马拉松冠军;

● 2018年芝加哥马拉松第五名;

比赛中,鲁普在10公里处开始出现跟腱疼痛,但他坚持到37公里才被迫退赛,令人非常遗憾。

拉普在去年的芝加哥马拉松赛后接受了手术,因为他患有一种叫做畸形的足跟骨疾病。

作为一名知名运动员,鲁普肯定得到了最好的治疗和康复,但时隔一年,重返赛场后仍未完全康复,可见跟腱问题的复杂性!

这种畸形通常表现为跟骨后部的骨质突出。

正是这种凸起会产生应力集中,并与跟腱附着处产生摩擦,从而导致疼痛,这种疼痛是帕特里克·哈格伦德 ( ) 博士于 1927 年首先发现的,因此得名畸形。

如果保守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疼痛,您的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切除骨嵴或修复跟腱。

畸形常发生于先天性遗传。 这样的人如果正常生活可能不会出现症状,但如果是运动员,则需要反复牵拉跟腱,容易导致畸形突出的部分与跟腱发生摩擦。 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跟腱炎。 肌腱断裂。

畸形常表现为跟骨结节向后外侧突出,常合并跟腱滑囊炎。

这也会导致畸形,通常被诊断为跟腱滑囊炎,其特征是足跟处疼痛和局部肿胀。

跟腱两侧可见膨隆,局部皮温可升高,跟腱内外可有压痛,踝关节被动背屈可加重疼痛。 只有通过影像学检查才能确定跟骨是否发育异常,

跟腱疼痛是跑者常见的伤病之一。 治疗不当往往会导致迁延不愈和顽固性疼痛。

如果说初次跑者容易出现膝痛,那么经验丰富的跑者和精英跑者则容易出现跟腱疼痛,这与跟腱反复过度拉伸有关。

跟腱位于小腿,平均长度为 15 厘米。 它是人体最大最粗的肌腱。 脚踝在跑步过程中的缓冲和抓地动作完全取决于这条强大的肌腱。

跑步者最容易患上这种病。 研究表明,跑者中跟腱病的发病率约为10%。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跟腱的损伤往往会增加,30岁以上的中年跑者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这与跟腱退化有关。

许多著名运动员也有跟腱伤病,比如刘翔和科比布莱恩特。

一、跟腱痛的原因——过度使用是根本原因

跟腱疼痛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过度使用损伤。 跑步时,跟腱承受体重的8-12倍;

也就是说,跟腱被巨大的力量反复拉扯,造成反复的小外伤,造成跟腱的机械性破坏,随之而来的结构变化,疼痛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跑者经常听到的“跟腱炎”这个词并不准确。 事实上,跟腱中并没有炎症细胞,所以定义为“跟腱病”更为准确;

下面使用更科学的术语 - 跟腱病。

跟腱病经常发生在两个部位:

(1)跟腱腱体处疼痛(距离跟腱止点近端2-6cm); (2)跟腱止点处疼痛。

其中以跟腱体部疼痛较为常见。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要是腱体痛,止点痛比较复杂。

2. 风险——超越过度使用

如果是跟腱太用力,劳累过度导致罢工,那大家都在跑,别人跑的比你多。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

这表明,一些跑步者可能存在某些风险因素,更容易患上跟腱病,这意味着高风险因素加上过度使用会让你成为不幸的“那个跑步者”。

哪些因素可诱发跟腱病?

1、勾脚趾活动异常

如果膝盖伸直时脚趾不够勾,通常认为是跟腱太紧,从而增加跟腱病的风险。

2、脚踝外翻运动异常

踝关节除了实现屈伸外,还有内翻、内翻运动。 有些跑步者扭伤了脚,这可能会导致脚踝松弛,增加内翻和内翻运动。 这也是跟腱病的原因。

3.脚无力

小腿肌肉是小腿最重要的肌肉。 它的主要功能是伸展足部(学名跖屈)。 跑步时足部的运动实际上就是靠这块肌肉来实现的,所以小腿肌肉的力量尤为重要;

当被拉伸的足部力量不足时,跟腱往往会承受更多的负荷,从而更容易发生跟腱病。

4.扁平足

很多跑者都是扁平足,安然无恙,但如果扁平足伴有脚踝力线异常(跟骨轴线和跟腱轴线不在一条直线上),就会造成跟腱“鞭打效应”,造成跟腱异常损伤。 力量。

以上因素是跟腱病的内部危险因素,外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训练不当、环境因素和跑鞋因素。

例如跑者训练不当包括:突然增加跑距离、增加强度、爬坡训练、停止训练后过快恢复训练等。

跟腱病在冬季比在夏季更容易发生,这可能是由于低温下跟腱与筋膜组织之间的摩擦增加所致。

3.症状-跟腱痛

跟腱疼痛当然是跟腱最主要的症状跟腱炎 跑步,但疼痛也有具体表现包括:

● 长时间不活动(如睡觉、久坐),跟腱出现局部疼痛、僵硬,稍做运动即可缓解;

● 开始运动时感觉跟腱疼痛,运动后疼痛减轻,但运动结束时又痛,即运动开始和结束时的疼痛,但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可能会伴随整个运动过程,因此对运动影响很大 大麻烦

● 上下楼梯和踮脚走路时疼痛加剧;

4.诊断——注意区分腱体和止点痛

● 典型的疼痛部位在跟腱体部,即跟腱附着跟骨处(跟腱止点)上方2-6cm处;

如果疼痛部位不在肌腱体上,而是在跟腱与跟骨相连的位置(即疼痛部位较低),那么除了跟腱病外,还可能是足跟滑囊炎、跟骨畸形, ETC。;

● 按压跟腱的腱体有痛感。 跟腱外观可为正常或梭形,肿胀结节状,伴有跟腱肿胀增粗;

● 站立时单腿提踵,患侧提踵能力低于健侧。 例如健侧可以完成30次提踵跟腱炎 跑步,而患侧只能完成20次;

● 如果既往病史典型,经保守治疗恢复有效,一般不需要辅助检查。 X 射线对诊断跟腱病没有帮助。 B超和MRI有助于判断跟腱的结构,常作为辅助检查;

5. 治疗——并非所有方法都有效

医生和治疗师使用了大量的方法来治疗跟腱炎。 经过严格的循证研究,发现有些方法非常有效,有些方法可能有效,有些方法存在争议。

建议跑者采用最有效的方法,或咨询专业的运动损伤医生或康复治疗师。

1.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治疗跟腱病最有效的方法,但前提是跑者必须正确进行康复训练。

跟腱病的康复方法主要是离心训练。 什么是偏心训练? 别急,马上寄。

2. 物理治疗

在众多的物理治疗方法中,低强度激光疗法和离子导入疗法最为有效,而近两年广泛应用的冲击波疗法的研究报告则存在争议。

3. 伸展

重复和持续的拉伸还可以通过改善脚趾钩缺陷来帮助改善功能,因为脚趾钩限制是跟腱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4.足部矫形器

以矫形鞋垫为代表的足部矫形器对扁平足、脚踝力线异常的跑者很有帮助,因为它们可以在跑步过程中改变错误的脚踝力。

5. 粘贴

以肌带为代表的贴布可以减轻跟腱的张力。 越来越多的跑友开始使用肌贴这种可以随意灵活使用的工具。 不妨一边跑步一边试试。

6.脚跟垫

使用特殊的足跟垫垫高足跟,可以缓解跟腱的紧张。 但它并不适用于每个跑步者。

6. 拉伸——只有正确和充分地进行才有效

拉伸作为最重要的放松方法,也是跟腱病的治疗方法。 对于提高跟腱的弹性,减轻跟腱的压力,避免小腿肌肉紧张,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跟腱病来说,拉伸需要的动作种类更多,拉伸间隔时间更长更彻底,不能像跑步后的放松那样随随便便。

以下四个动作是跟腱病必做的伸展动作。

要求每个动作做4组,每组拉伸30秒,即要做16组,每组4个拉伸动作,才能治疗跟腱病。

1、小腿腓肠肌拉伸感最强的动作之一

2、站姿拉伸小腿腓肠肌浅层的两种常见动作

3、小腿深比目鱼肌的拉伸动作,后脚踩地,膝盖充分弯曲,感受与上述动作不同的拉伸感

7.康复——离心训练是最有效的方法

康复目的

在以上的治疗方法中,都提到了对于跟腱病来说,康复训练是最有效的康复方式。 怎么做?

1、核心康复方法——离心训练

找一个台阶或凳子,用脚掌踩在上面,做快起慢落的练习。 要求脚后跟抬起1-2秒,回落6-8秒。 鞋跟工艺。

通过使小腿肌肉伸长和收缩来训练跟腱的力量。

找台阶的目的是让脚后跟悬空,这样摔倒时脚后跟能落在脚掌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跟腱病的跑者在提跟恢复过程中,往往会伴随跟腱疼痛。 所有的康复训练都应该在不会引起疼痛的水平上进行,绝不能容忍疼痛训练。

脚后跟和减速

2. 网球练习

很多跑者都学会了用脚底滚动和摩擦网球来放松足底筋膜肌肉。 对于跟腱病,将网球压在脚下是另一种跟腱康复运动。

将网球放在脚底,用小腿肌肉将网球压平,而不是来回滚动网球。

踩网球

3.快速钩练习

双脚做快勾动作330-50次,直到小腿前的肌肉疲劳为止。

小腿前面的肌肉和小腿后面的肌肉是相互拮抗的肌肉。 一方面,从肌肉平衡的角度来说,不能只锻炼小腿后部的肌肉;

另一方面,加强小腿前部的肌肉可以减少小腿后部的肌肉紧张,这个技术术语叫做相互抑制。

踝关节快速连续背屈

4.踝关节人工阻力和内翻练习

很多跑者在训练小腿时只做提踵练习,而忽略了脚踝的内翻和外翻能力。 异常的内翻和内翻运动也是跟腱病的危险因素。 因此,加强内翻和内翻训练对稳定脚踝、减轻跟腱的紧张度有一定的作用。 积极意义。

可以用双手握住前脚掌,进行内向外的自我对抗训练。 自我对抗也能控制阻力,是很好的训练方法

反转电阻。

反转电阻

外翻阻力

5.落地缓冲训练

跟腱在跑步时承受的负荷高达体重的8-12倍,因此训练跟腱的缓冲能力对于提高其适应性和结构强度至关重要。

踏上台阶,单脚着地。 注意动作的关键点是脚前部到脚后跟的过渡。 落地没有声音,说明缓震不错。 同时落地后一定要保持单脚站立2秒,这样也可以锻炼到脚踝。 稳定性,有助于减少跟腱上的“鞭打效应”。

缓冲训练

6、抓毛巾训练

有跑友知道,抓毛巾训练可以治疗足底筋膜炎。 同样,这个动作也可以通过增强足底肌肉的抓地能力,增强着地缓冲来减轻跟腱的压力。

注意动作要点是脚尖先张开,向下压毛巾,然后用力抓住毛巾,动作速度不宜过快。

抓毛巾

7. 脚踝稳定性训练

单脚站立,睁眼闭眼,可以有效训练脚踝的稳定性,有助于跟腱病的康复。

一次跟腱病康复训练的安排

8.总结

跟腱英文名 来自古希腊战神阿喀琉斯(),出生后被母亲的脚踝抓住,身体倒浸在冥河中,因此除了脚后跟外,刀枪不入。

由于太阳神阿波罗知道阿喀琉斯的致命弱点,他命人用后箭射阿喀琉斯的脚后跟,导致战神死亡。

这个神话的寓意是,无论一个人多么坚强,都可能有弱点。 别让看似粗壮的跟腱阻碍了你的奔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