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教师殷墨林:从游泳大师到国家技术专家
四年一度的全运会在陕西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在体育行业的职业技能大赛中,上海也涌现出了冠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不久前公布的名单显示,13名体育产业技能人才荣获新一批国家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尹墨林是上海唯一获奖运动员,也是游泳救生项目第一人。 因此,今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尹墨林现为上海大学体育教师,同时兼任该校游泳队教练。 从昔日的职业游泳运动员到如今的国家技术能手,他是如何在又一个“全运赛场”创造佳绩的? 尹墨林近日接受了劳动报记者的专访。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退休前,我想在上海发展。
尹墨林在进入大学之前是一名职业游泳运动员。 曾在八运会、九运会游泳馆游泳,还参加过短池世界杯等比赛。 这么多年走遍全国,他对上海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感情。
在同济大学完成四年本科学习后,尹墨林进入上海体育学院攻读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后,他决定从事与游泳相关的行业。 后来,上海大学聘请高水平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 迄今为止,他已教书十四年。
尹墨林感叹,每次看到自己教的学生在课外时间自觉地在游泳池里游泳,他就很开心,感觉充满成就感。 有一个学生,体重200多斤。 正是在他的训练和指导下,他从200多公斤的胖子转变为140公斤,恢复了青春、阳光、坚强的大学生形象。
“教大学生游泳和教孩子游泳有很多区别。” 尹莫林说道。 首先,学习游泳会养成终生的锻炼习惯; 其次,与跑步不同,如果体重过大,很容易受伤,而游泳则不容易受伤。 第三,现在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很大。 他们可能面临考研、实习、找工作。 游泳也是缓解压力的好方法。
打破救生领域3项国家纪录
在不断强化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尹墨林认真学习游泳指导和救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015年至2018年参加“全国游泳救生锦标赛”,获得金牌20余枚,打破3项全国纪录。
尹墨林此次获得的国家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源于2017年。当时,尹墨林参加“全国体育产业技能大赛”,从全国20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 荣获“游泳救生项目”第一名、总分第一名、“模拟救生实战操作”第一名、“游泳救生项目”第一名。 “救生专业技术讲解”第一名,为上海代表团获得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做出了贡献。
尹墨林一直说,当他作为运动员时,他的奥运梦想没有实现,但换个角度来说,在游泳和救生领域,他的梦想也实现了,他获得了最高荣誉。
“非常感谢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上海体育产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发这个项目,组织全国性的大型比赛,比我有能力的前辈也有很多。” ,但他们没有机会参与。” 尹莫林表示,明年,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上海举办。 虽然没有体育板块,但上海市体育局一直在努力,希望能在比赛期间举办体育专业技能展示,用这种方式为世界技能大赛贡献力量。
游泳救生责任比技术更重要
如今,尹墨林已是上海市游泳、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培训师、国家职业资格评审员。 在他的指导下,不少大学生也开始学习游泳救生技能。 “这首先是一种技能。 保护自己、帮助他人、拯救生命。 其次,这也是职业发展的路径之一,也是未来找工作的方向。”
从去年开始,各类溺水检测技术开始出现,辅助游泳救生员的工作。
但在尹墨林看来,现在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 人工智能等技术是必要的,但无论多么高水平的技术手段,也只是起到支撑作用。
“更关键的是考验救生员的综合素质,是否敬业、是否负责。这是一个责任永远比技术更重要的岗位。此外,还要加大上海体育中心的建设和培训力度。” “加强技能人才专业素质和岗位能力建设,不断规范从业人员资质,营造良好的游泳环境。”尹墨林说。
(据劳工报记者 王伟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