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县文化之旅
宜兰县位于台湾东北部,与台北、桃园、新竹、台中、花莲5县相邻。 辖宜兰市、3镇、8乡。 县治在宜兰市。 面积2137平方公里,人口44万。
宜兰大部分地区属于兰阳平原,旧称噶玛兰或哈兹南。 原为少数民族平埔族的居住地。 1768年,汉人林汉升访问噶玛兰,不幸被杀。 1796年,汉乌沙率军击败噶玛兰人,进入兰阳平原开垦土地。 平埔人撤走后,汉人开田林为农田。 平埔族赖以为生的狩猎场逐渐消失。 传统文化逐渐衰落,大部分被汉族同化。
清朝初期,宜兰地区隶属台湾府诸罗县。 雍正元年(1723年)迁往台湾府新设的淡水堂。 清嘉庆十七年(1809年),台湾政府设立噶玛兰堂,标志着宜兰地区独立治理的开始。 光绪元年(1875年)噶玛兰馆升格为宜兰县。 并调往新成立的台北府。 日据初期,隶属台北县。 1897年设立宜兰办事处。 1920年,官署撤销,迁往台北府。 台湾解放初期,宜兰地区属改制的台北县,后于1950年恢复县名。
宜兰是一个山区县。 兰阳平原四面环山,形状如簸箕。 在东北季风的吹拂下,它吸收了所有的雨水和湿气,所以人们常形容它为“竹风或兰雨”。 宜兰森林茂密,储量丰富。 河流大多发源于中央山脉,其中兰阳河最大,全长73公里。 其下游形成平坦的三角形肥沃平原。 农业和渔业是宜兰的重要产业。 宜兰山峦、森林、沼泽、河流遍布,山鸟与水鸟齐飞,是野生鸟类的新天堂。
在旅游资源方面,宜兰以风景秀丽而闻名。 最具代表性的有北关、太平山、翠峰湖、奇栏、明池、松萝湖、神秘湖、浮山植物园等。 其人文风貌如头城。 、二龙村划船、地方戏曲,还有头城、北关、香格里拉等致力于田园乡村体验的休闲农场,还有南澳纯朴的泰雅风格:以及精心规划设计的东山河休闲罗东北城运动公园区,是近年来台湾公共建设的里程碑之一。
古寺古迹
宜兰孔庙
宜兰孔庙位于宜兰市新兴路。 它始建于1868年,历时10年建成。 它是当时当地文化的象征。 宜兰孔庙仿照台南孔庙的建筑形式。 整体高大雄伟,重檐飞檐,十分雍容华贵。 被学者誉为“台湾最美的大成寺”。 不幸的是,它在日本占领末期因战争而被毁。 原址在今宜兰市新民路中央市场,仅存康乐街一堵矮墙。 台湾解放后,按大成殿原规模在北门外重建。 寺内尚存泮池、东西庑殿等。 孔子是平民教育的倡导者。 它反映在建筑中,以屋脊上的猫头鹰浮雕为代表。 但柱子和门楼上却没有刻任何字,说明孔子是思想巨人,后人不敢炫耀。 立于光绪七年(1882年)的卧碑,由清代礼部出版,用来告知学生“读书是礼仪之事,富国而来”的官员思想规则。在造福人民之前。” 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这里都会举办孔庙节。 院内有六乙舞、学生竞拔智慧毛等活动。 这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三清宫
三清宫是台湾主要的道教宫观,位于宜兰县东山乡梅花湖山麓,体现了中国古典的精髓。 其典雅庄重的建筑风格与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是兰阳著名的寺庙之一。 大殿内供奉着道教最高神灵:玉清元始大天君、上清灵宝大天君和太清道德大天君,合称“三清道祖”,这也是三清宫名称的由来。 还有汨罗殿、圆明殿。 汨罗殿供奉玉皇大帝、三官、地母元君、玄天神、正天师。 圆明宫供奉着斗老天尊、天帝、紫微、南斗星君、北斗星君、柳氏。 甲子朱行君。 整个寺庙庄严、雄伟。 正殿三清殿,建筑宏伟。 正面有九龙巨蟒挡住,回廊左右相连,充满宫殿建筑特色:文化楼前矗立着九龙壁,壁上雕有十八条龙。前后墙,栩栩如生,均采用福建青斗石雕刻而成。
大理天宫寺
大理天宫寺,又名草岭青云宫。 被誉为兰阳第一胜、前人的精神堡垒,位于宜兰县头城镇滨海公路旁。 坐拥草岭山,面临太平洋,建筑复杂,气势雄伟。 这座寺庙供奉着玉皇大帝。 远近闻名,香火鼎盛。 供奉的是从漳州来到台湾的玉皇大帝(天公)。 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经过多次修缮,直到光绪三十年(1905年),才出现了今天这座雄伟的寺庙。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是当地的庆祝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前来朝拜络绎不绝。 寺庙正面面临波涛汹涌的太平洋,视野开阔。 同时可以欣赏龟山岛的旭日和红云。 风景极其美丽。 “大理观潮”曾被列为“兰阳八景”之一。
石观音寺
石观音寺又名龙山岩,位于宜兰头镇至桃源谷的步道上。 始建于清道光年间。 是一座具有150多年历史的天然石窟佛教寺庙。 寺内供奉着众多神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观世音菩萨——一尊金漆千臂石观音像。 观音寺大牌坊旁立有一座石碑《石观音寺沿革》,讲述了观音寺的历史故事。
开城寺
该寺庙俗称佛陀寺,最初位于福杜克河铁路桥附近。 1864年左右,毁于严重水灾,遂迁至头城现址。 1988年,该寺购置土地800多平方米,将开城寺扩建为占地2100多平方米的大寺。 1994年竣工并举行落成典礼。 正殿二楼供奉城隍庙,三楼供奉佛祖,左右两侧供奉乌沙、杨庭立禄,与宜兰发展相关的历史人物,顶层供奉宜兰发展相关的历史人物。供奉观世音菩萨。 寺内匾额“慈云光贵”、“圆光普护”等,从清代一直流传至今。
清远宫
头城镇庆元宫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 是大规模移民定居宜兰时所建的第一座寺庙。 它供奉着保护移民的妈祖。
苏澳南天宫
位于南方澳渔港旁,建于日据时期。 1951年重建,庙内供奉妈祖。 整个大殿为闽南宫殿式建筑,外观富丽堂皇。 庙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妈祖金像,重达200多公斤,由20多位大师用纯金手工打造。 1995年安装时,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朝拜。 还是很受欢迎的。 另外,二楼还有一尊玉妈祖像,也远近闻名。
南方澳旁边还有一座新建的妈祖庙——苏澳金安宫。 大雄宝殿供奉湄州妈祖神像和妈祖父母神像。 寺庙内的神像金碧辉煌,寺庙的外观更是雄伟。
天神庙
始建于清嘉庆九年(1805年),又名关帝庙。 寺庙初建时,仅有茅草屋三间。 直到清咸丰七年(1858年)才改为土墙瓦顶。 殿内供奉的是来自福建东山岛关圣寺的关圣帝像。 是台湾北部最大、最重要的关帝庙,分庙遍布北部和东部。
协天殿内供奉着关公丝绸雕像。 该模型最初是用竹子或木片制成的。 蚕在模型上吐丝后,再涂上颜料。 其制作精细,层次分明,神韵逼真,十分罕见。 协天寺举行的节日主要有春秋节和龟乞。 每年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寺庙都会回到协天寺上香。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上千尊关帝君雕像,各地信徒也前来观赏、朝拜。 。 正月十三(关帝即位日)的春祭和六月二十四日(关帝诞辰)的秋祭均在正月初一——子夜举行。 春秋节,彝族舞蹈是一大特色。 乞龟祭于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六举行。 寺前供奉的“长寿龟”数量惊人,来自四面八方的信徒也让协天寺周边地区人流拥挤,车水马龙。
昭应宫
昭应宫位于宜兰市中山路。 被列为三级古迹,历来是宜兰人民信仰和聚会的中心。 除祭祀妈祖外,还祭祀杨廷立等开兰英雄。 初建时,其朝向传统上是自西向东面向大海。 取妈祖保佑求海者之意,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将整个庙宇移至对面,改为坐东朝西。 扩建后成为台湾罕见的临山妈祖庙。 然而,多年来它已被翻新。 只有三川殿和正殿还保留着道光时期的建筑风格,其中以石雕、木雕最具特色。 正殿妈祖像上所书的“则坛海宇”四字匾额是道光时期的古董,也是庙内最古老的匾额。
炮台山
大炮山风景区位于宜兰苏澳苏花公路旁。 清光绪十五年(1890年),鉴于法军意图侵犯苏澳,清政府在此修建了两座海防炮台和军营,以保卫外海。 “堡山”之名由此而来。 。 日本占领时期。 增设“金平”神社,立“祈和平”碑。 只剩下炮台基址,祠堂已更名为“天君庙”。
吴沙故居
吴沙是福建漳浦人,清朝乾隆年间到贡寮经商。 当时,兰阳平原还是一片未开垦的荒野。 嘉庆三年(1799年),乌沙率张、全、粤汉人入兰阳,在口南建土城头尾(今头城)作为安置基地。 起初,与噶玛兰人经常发生纠纷。 次年,天花肆虐。 乌莎用药物拯救了这一地区。 噶玛兰人民感激不已,并允许他们继续在该地区耕种。
吴沙奠定了开兰的基础,因此被誉为“开兰第一人”。 鉴于他对宜兰发展的杰出贡献,特对他的百年老宅进行了修葺,并供奉了他的牌位和肖像。 吴沙故居位于礁溪火车站东南约6公里处。
古老的街道和古老的道路
头城老街
头城镇是兰阳平原最北端的位置,也是兰阳平原最早开发的城镇。 据文献记载,噶玛兰当时是作为乌沙填海所形成的一个聚居单位进行行政管理的。 清道光三年(1823年),卢志恒将噶玛兰殿分为七个炮台,以头城一带为第一炮台。 “头尾堡”。 头城因地理位置优越,紧邻兰阳地区唯一的商港乌石港,曾一度繁荣。 与大陆及台北市商贸往来频繁。 如今,头城站附近的和平街是当时最繁华的街道,是头城兴衰的见证。 老街北段是十三行遗址和卢家住宅。 陆家宅邸占地面积很大。 它融合了清朝古朴的传统风格和日本殖民时期复杂的雕刻和彩色瓷洗石。 斜屋顶、灰瓦、圆拱门,造型独特。 十三行是陆家十三家商业银行和仓库的统称。 尽管这家商行经历了多年的磨难,但仍然在走下坡路。 然而,乌石与福建之间用来压船底的长石板和唐山砖仍然堆放在墙壁上或屋檐下。 清代古朴的传统闽式风格也依稀可辨。 商行整体建筑最有特色的是木门联,具有相当的传统价值。 沿老街向南步行,即可到达开兰第一古刹清源府。 如果以清远宫为界,老街的南段就是一些小商贩的聚集地。 因此,房屋比较密集。 虽然不如北段宽阔,但也有老街独特的韵味。 一排排红砖店屋的正面是圆形的。 拱门连绵不绝,“女儿墙”上仍刻着旧时的商号。
草岭古道
草岭古道起自台北县贡寮乡远望坑,止于宜兰县头城镇大里。 因台北县与宜兰县的界山为草岭,故称草岭古道。 全长约8.5公里,是清代淡水堂至噶玛兰堂的重要交通通道。 也是台湾仅存的清朝古道之一。 沿途有3个凉亭、解说牌、公厕等设施,还有清澈的山涧、福德寺、条司马桥、雄镇曼彦摩街、老虎碑、观景亭、草岭古道大理游客服务中心等景点。
雄镇漫衍莫界石碑位于草岭古道半山腰。 相传清同治六年(1867年),镇泰总兵刘明登北巡噶玛兰。 路过这里时,遇到了大雾,使得行人看不清方向。 于是,刘明灯在这里的石碑上写下了“雄镇满岩”四个大字,以镇压山妖。 草书“虎”字碑位于草岭古道顶关山道旁。 上匾额为“同治六年冬”,下匾额为“泰镇使刘明灯书”。 相传刘明是清朝同治六年。 明灯北巡,被大风阻拦。 这是取自《易经》的意思:“风随虎,云随龙,圣人使万物可见”。 当时,他用五节芒草笔写下了“虎”字,并命部下刻在巨石上,以平风。 现与“雄镇漫衍摩街”并列为三级古迹。
赛马径
宜兰跑马古道是最环保的徒步路线。 是丹澜(翠宜兰)古道的支脉之一,全长7公里。 因这是清末连接台北与兰阳的主要道路,故又称“淡兰路”。 在日本占领期间,这里是运输军火和粘土的重要通道。 二战期间,因用作军事运输道路,也被称为陆军路或快乐路。 废弃多年后,经过整修修复,展现了古赛马道往日风貌。 沿途多为碎石小路,两旁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博物馆展厅
宜兰纪念馆
“立政”就是“设官以治”。 宜兰司是清朝设立的,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任官。 宜兰开国纪念馆建于1906年,位于宜兰市九城南路。 这是一座日式建筑。 建筑材料全部采用当时太平山的柏树。 日据时期,这里是宜兰县知事官邸。 解放后,由当时的国民政府接管。 虽然是日本统治台湾的产物,但却见证了宜兰百年来政治社会的发展演变。 馆内大量图片真实记录了历史的瞬间。 馆内陈列主要涵盖三个时期的文物史料。 第一个是清朝噶玛兰堂时代,第二个是日据时期的宜兰堂时代,第三个是解放后至今的宜兰县时代。
宜兰县历史博物馆
宜兰县历史博物馆位于宜兰市县政北路。 建于1993年,是台湾第一座县级地方志博物馆。 它旨在保存和弘扬宜兰的历史。 藏品包括日据时期的官方文献、教育史料以及宜兰县历史博物馆。 家谱和其他文献。 可以说是一个完整收集、记录、研究、弘扬宜兰历史的地方。 馆内藏品多样、广泛,包括大量图书和古代文献、老照片、家谱、古今地图、政府档案等第一手历史资料。 还经常举办专题文献展览、研讨会,出版各类文献和书刊。 这是一个理想的研究场所。 宜兰重要历史资料库。
台剧中心
台湾戏剧博物馆是台湾第一座公立本土戏剧博物馆。 位于宜兰县文化中心。 是1980年为弘扬地方特色而建立的专门博物馆。 它代表了兰阳地区淳朴民风下的当地民俗文化,是当地文化逐渐衰落的象征。 民间戏曲标志着精神里程碑,成为台剧的代言人。
歌子戏可以说是最受台湾民众喜爱的传统戏曲艺术。 它是以民间曲调为基础,吸收其他戏曲的音乐、人物、服装、道具而创作的闽南语唱剧。 它是台湾最受欢迎的传统戏曲之一。 。 台湾戏剧博物馆收藏展示的内容以歌子戏为主,木偶戏为辅。 剧院大厅共有三层。 三楼歌仔戏展览馆介绍台湾歌仔戏的沿革,展示各种乐谱、剧本等珍贵资料。 二楼是木偶戏展厅。 木偶戏或傀儡戏是由人类操作木偶表演的一种戏剧形式。 种类有很多,但台湾只有一种,就是丝线木偶。 这里的木偶戏展览馆介绍了台湾木偶戏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木偶、人物、服装等,还分析了虚拟现实环境下木偶戏的八个基本动作。 主题每六个月至一年更换一次,各种展览相结合。 该剧的木偶和场景展现了传统戏剧的多元风格。
整个剧场大厅的规划,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层次分明、连贯。 在台湾传统地方戏曲的保存、研究和推广方面发挥中介作用,并提供传承和咨询服务。 知识分子兰阳值得一去。 歌剧之旅。
螃蟹博物馆
北关螃蟹博物馆位于头城镇新新路。 它建于1999年,是世界上第一家螃蟹博物馆。 它也是一座集农场和博物馆于一体的民俗博物馆。 整个博物馆占地800多平方米,共四层。 每一层都让公众以不同的方式了解蟹、鱼、虾的生态环境。 还有栩栩如生的标本(主要是各类螃蟹,加上其他甲壳类和十足目动物,总共收藏了2000多个标本和活体)。 一楼是螃蟹主题餐厅,二楼是生活生态区,三楼是螃蟹标本展示区,展示了许多关于螃蟹的生态介绍,如螃蟹的演变、食用文化和螃蟹自我保护等。防御技术。 生态区从栖息地的不同生态环境观察螃蟹的生活习性,并提供专业的讲解和引导,让游客对螃蟹有更深入的了解。
河东堂狮子博物馆
这是岛上第一家集文物展示和户外景观于一体的狮子主题博物馆。 位于头城镇滨海路旁。 博物馆收藏了2000多件狮形文物和艺术品,其中大部分是石制的。 创建于1998年,面向大海的落地窗设计,不仅可以欣赏狮子,还可以欣赏海天一色、晨光夕阳,或空灵之美。龟山岛。 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分为室内展示和室外休闲观赏两部分。 位于滨海风景区东北角,面向龟山岛。 风景更是美丽。
甲子兰酒博物馆
甲子兰酒博物馆位于九城西路宜兰酒厂内。
宜兰酒厂于1909年由当地士绅林庆云等人创办。 酒泉采自阿兰市兰阳一号井。 生产的红露酒曾荣获世界评价银奖,被认为是最有营养的葡萄酒。 它起源于福建安溪的老红酒。 郑成功去世后,因思念家乡,便到台湾酿酒。
宜兰古称卡玛兰、蛤蜊兰、甲子兰。 酒厂博物馆因甲子兰而得名。 一方面凸显宜兰酒厂悠久的历史。 另一方面,它以此来宣传以甲子兰为注册商标的宜兰酒厂的产品:由旧材料仓库改建的酒厂,到处都展示着老式的建筑风格。 文物博物馆仿佛是酒庄百年来的缩影,诉说着过去岁月的历史。
由一排数十年的酒坛堆砌而成的酒坛墙,是文物博物馆给人的第一印象。 一楼大堂陈列着各种酒副产品和各种精品酒,还有很多兰阳特产。 沿着木质楼梯登上二楼,就像进入了一条历史长廊,讲述着百年酒庄的故事。 内容包括酿酒过程、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酒与文化等,以及各种酒器。
在一楼展示区,您可以品尝酒庄的特色葡萄酒和酒香产品。 其中以宜兰酒厂最著名的红露酒和独特的金枣酒为代表。 此外,还有美食副产品——酒头清饼、金枣酒冰、酒冻、酒鸡蛋、红曲肠等,品尝后还可以购买一些手工制作的礼物送给亲朋好友。
传统艺术中心
传统艺术中心位于宜兰县五结乡冬山河风景区。 始建于2002年1月16日,2003年10月正式开业。总占地面积约24公顷,规划包括中心区、表演厅区、工艺作坊区、工业景观区等多个特色区域。 其宗旨是大力推动传统艺术的维护和研究,促进保存、传承、表演、推广等,以促进民间艺术的再生、发展和创新,永续保存民间生活之美。艺术。 建筑景观传统古朴,荣获“2001年台湾建筑优秀奖”。 从戏曲馆、曲艺馆、图书馆、工艺培训中心、木子窑、民俗街区、住宿中心到文昌庙、戏台、黄举人故居等,都值得细细观赏。 显示系统分为动态显示和静态显示两种。 动态展示重点关注街道聚落、滨水露天舞台、田园景观区等技术表演活动; 静态展示重点展示展厅传统工艺美术和戏剧博物馆文物陈列室音乐、戏曲相关文物。
文化习俗
当地花歌子戏
歌子戏是台湾最古老的传统戏曲之一。 它曾风靡全台,受众最多,是深受喜爱的民间娱乐节目。 据文献记载,其发祥地在宜兰原山。 宜兰人昵称为当地歌子戏,也俗称传统歌子戏或九卷歌仔。 它是歌子戏最早的表演形式。 它介于小型歌舞和大戏之间,保留了歌子戏最原始的风格。
台湾传统戏剧中的歌舞剧,如《车鼓弄》、《牛犁阵》、《桃花变迁》、《歌阵》等,大多都是扫地(俗称土脚)表演。 宜兰地方戏是由扫地戏演变而来。 扫地表演的最大特点是没有固定的舞台、道具、布景。 演员们在表演前常常“踩四门”,向四面八方的观众致敬。 大部分演的角色都是丑的,一次或者一辈子,或者很小的一个。 故事情节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男女打架的搞笑故事或民间流行的爱情故事,重点是小丑和小姐之间的笑点。 演员们穿着简单的服装,动作简单。 他们拿着扇子、手帕或简单的乐器,如四宝、钱鼓。 他们一边唱歌一边回答问题。 没有固定的歌词或对话。 完全由演员自己演绎、即兴发挥,展现出歌舞剧热闹活泼的气氛。 一边。
野太歌仔戏的表演是为了神明的享受,所以不受观众人数的影响。 台湾寺庙前的固定戏台并不多。 大部分是用临时塔搭建的室外舞台。 他们通常用木头或大竹筒作为舞台框架,上面覆盖铁皮,并用木板作为舞台面板。 它们非常简单,易于拆卸和建造。 后法院的立场是文学法院在右边,武术法院在左边。 有套装,道具,服装和化妆,但不是精心制作的。 当Gezi Opera成为焦点时,这种简单的团体和舞台实际上受到观众的欢迎。 主要原因是当地的Gezi Opera具有强大的当地基层特征,并显示出无与伦比的亲和力。 此外,演唱的音乐是口语,每个人都很容易理解。 。 Ye Tai Zai Opera和其他形式的GE Zai Opera(例如在台湾GE Zai Opera,广播电台GE Zai Opera,Movie Ge Zai Opera,TV Ge Zai Opera等)之间的最特殊区别是有假装是童话的表演。 一方面,它的功能是感谢众神的祝福。 一方面,这是为了繁荣的一年和人们的和平祈祷。
Yilan当地的Gezai Opera的曲目具有所谓的四个主要表演,指的是“ Chen San ”,
“ Shan ”,“Lü”和“ Shi Xi Ji”。 这个故事的内容都没有源自台湾,这说明了以下事实:台湾民间歌剧艺术的发展受到台湾海峡的母文化的深刻影响。
目前,在台湾Gezi Opera的出生地的镇,您仍然可以欣赏当地的Gezi Opera的原始风格。
埃隆乡村赛车
是 东部边缘的一个小村庄。 源自瀑布的 River( River)流过这个地方。 过去,卡瓦兰人住在这里。 每个家庭的后院都可以直接进入河流。 当一个孩子掉入水中并淹死时,卡瓦兰人使用划船驾驶水以驱逐水中的怪物。 后来,汉人搬进去并生活在一起,将这种习俗与龙船节相结合,该节日一直持续到今天,历史近200年。
埃隆村( )的龙船竞赛位于上游的村庄和下游的村。 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专用龙船,通常放置在“龙船屋”中,并精心维护。 在龙船节的早晨,它由一个高级和贤惠的人带领。 官方比赛开始提供吉祥的仪式。 竞争方法与普通的龙骑竞赛不同。 没有入门者,计时器和裁判。 来自两个村庄的参赛者在起点前方建立了约40米的木制赌注作为起点。 在每个人的喊叫声下,他们将船划在木桩上的站立位置,如果双方都觉得自己均匀匹配,他们就会听起来锣声表明比赛将很重要。 但是,如果一方认为另一方急于获胜,或者对获胜不信心,那么锣将不会听起来,表明它不算在内,必须返回起点并重新开始。 如果双方都听起来是锣,他们将抓住末端放置的和平旗帜,象征着村庄和人民和收获的和平。 首先捕捉它的人将获胜。
抢劫
是幽灵大门即将到来的月历期间的年度大事件。 它是台湾最大,最特殊的民间活动之一。 在早期,Yilan的祖先吴沙(Wu Sha)收回了兰南平原( Plain)。 由于是当时第一个被收回的城市,因此由于自然灾害,战争或疾病而导致许多伤亡。 。
返回。 活动期间,将12棵大树高约12米,用作支柱,在支柱的顶部有一个“倒塌棚”。 在顶部竖起了又有十二个10米高的孤立堆栈,每个村庄的旗帜都在其上种植。 孤独的堆栈还用黄油涂抹,以增加难度。
这项民间活动每七个月的月历每七个月举行。 孤儿抢夺者象征着孤独的灵魂,并爬上了孤独的支柱。 孤儿队通过拥抱棚子的杆子开始攀登,这是一个高潮。 在团队成员的一致努力下,他们爬到棚屋的顶部,棚子里涂有黄油。 爬上孤独的棚子,然后爬上孤独的堆栈,并获得牺牲和风旗,以表达净化孤独的灵魂并谨慎追求未来的含义。
捕鱼经验是早期渔民使用的传统捕鱼技术之一。 捕鱼经验开始使人们体验早期捕鱼的工作条件。 从渔船出海将渔网放置为直到将其拉回时,大约需要30到40分钟。 然后,岸上的人群将钓鱼网拉到浅滩,将鱼堆积一堆。 过去,除了向鱼贩出售外,当地居民还可以共享一些鱼并带回家吃饭。 现在,被捕获的鱼被参与活动的游客带回家。
南部鲭鱼节
'ao是台湾东海岸最大的钓鱼港。 除传统捕鱼外,近年来它还朝着旅游业发展。 丰富的渔业产品和渔村风格是最大的旅游资源。 因此,第一个鲭鱼节于1997年举行,旨在促进'ao的特色渔业和习俗。
'ao有许多独特的渔村海关。 过去,每当推出一条新船时,船夫不仅会提供三个动物牺牲,以祈祷安全有丰富的收获,而且还会从船上扔掉很多蒸的bun头,摩尔咖啡,糖果和其他食物分享。 据说,聚集的人越多,将来的收获就越多。 有些面包还含有硬币,吃它们的人会享受好运。 这个活泼的活动成为鲭鱼节的亮点。 此外,还有滚动油桶,钓鱼诱饵和净维修等,再加上以捕鱼港口为主题的历史和文化,鱼类模型,珊瑚精品店等的静态展示,它们都很有趣且文化总是会带来很多观光。 该镇与人一起嗡嗡作响。
国际兰花雨节
每年七月和八月举行的Yilan Rain 举行, River Park由“水,星星和梦想”的三个主要元素引起创造一个繁星夜晚的甜美氛围:苏阿武公园(Suao Park)使用“山脉,溪流和雨水”的形象创建了一个绿色而令人兴奋的冒险公园。 此外,夏季充满热情的 Waiao海洋公园计划了一个新的。 中龙天堂,并举办海洋活动,阳光女孩嘻哈比赛,海滩排球和其他节日期间的其他经验活动。 此外,为了给公众更深刻的印象,伊兰县政府邀请了来自岛外的许多著名绩效团体表演。 例如,中国大陆的杂技团,韩国的Nanta Show等。在兰花雨节期间,在 Ocean Park推出了特别折扣,以进行滑翔伞,中波飞行和滑翔伞等活动。 还在现场添加了生存游戏,使游客不仅可以享受海洋,而且还可以充分体验动态的乐趣。
休闲农业
香格里拉
这种“香格里拉”不是酒店的名字。 它不是专门指的是云南省著名的旅游胜地,而是在伊兰县一个私人休闲农场的名字。
香格里拉休闲农场位于伊兰达克斯山(Daxue of Yilan)的山山麓地区,海拔约250米,平均年温度为25摄氏度。 这里的降雨量很丰富,气候宜人,有很多类型的植物,而农作物的生长特别丰富。 香格里拉农场周围环绕着山脉,风景非常美丽。 您可以在山区和平原上徘徊,包括森林休闲区和农业体验果区。 您还可以享受当地的餐饮,品尝茶,住宿和度假。 此外,还发起了诸如释放天灯灯笼,扮演顶部和制作真正的米球之类的民间活动。 全方位的休闲在游客中很受欢迎。
香格里拉农场(-La Farm)也是最富有的天然教室,拥有猕猴,青蛙,萤火虫,蝴蝶(帕皮利)和各种植物。 还种植了10种以上的水果,例如百香果,黄金枣,橙子和莲花种子。 它们是根据类型种植的。 在招牌上解释了植物特征和生长过程。 在森林娱乐区,与地形和原始树木,吊床,简单的山区训练场所,烧烤区等一致,以便游客可以享受其他享受。
Farm
Farm位于Yilan东北角的海岸线上,覆盖了100公顷以上的区域,距离台北大都市地区只有2小时的车程。 公园设有稻米文化区,一个乡村动物区,一个果园区,山帕树屋野生区,一个钓鱼池,水上游乐区,昆虫教室,蔬菜区和竹林。 可以说是台湾的“桃花田”。 它可以使每个大小的朋友都可以到达数千英里的聚会,就像返回乡村奶奶的房子一样。 特别是对于那些从繁忙的城市生活中精疲力尽的人来这里。 尽可能消除疲劳,忘记城市生活中的烦躁。
Yilan Green博物馆
“ Yilan Green Expo”的主题是接近,体验绿色和理解绿色分为绿色购物区,艺术盆栽植物区,可爱的动物区域和生活展示区。 它有8个主题馆,一个孩子可以在三维迷宫中自由游泳。 八个主题馆是 ,水上馆,前十个影响台湾经济的植物馆, ,Green , , ,Bee 和Green 。 在“影响台湾经济的十大植物”中,游客可以看到十种与台湾人的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植物 - 米饭,红薯,樟脑树,菠萝,菠萝,香蕉,柏树,柏树,蘑菇,蘑菇,糖甘蔗,茶树,茶树和柑橘。 其他七个主题馆也向公共药用植物,500多种兰花以及各种蜜蜂的有趣习惯介绍。 他们还展示了价值每公斤30,000美元的,高达1.7米的大型蜂箱,等等。
Yilan人民认为,绿色是地球的一种资源,代表了无尽的生活和可持续的管理。 他们组织了大规模的绿色博览会,为县居民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公共福利场所,以整合教育,休闲,环境保护和盈利。
与绿色博览会相媲美的地方,那里有植物园,位于伊兰县的东山镇。 这个地方最初是一个托儿所,但后来被扩展,以考虑县居民对户外休闲和自然教育的需求。 现在,它已成为一个带有独特风景和美丽环境的休闲植物园。 公园里有许多类型的植物,吸引了各种鸟类,昆虫,两栖动物和其他动物。 沿着山上的远足小径,在宽敞的观看平台上,您可以俯瞰兰南平原,蓝色太平洋和吉山岛,伊兰人为此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