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步频 这3个数据体现了跑者的真实实力! 跟随他们成为最强跑者!

日期: 2023-04-20 19:00:57|浏览: 450|编号: 931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跑步的步频 这3个数据体现了跑者的真实实力! 跟随他们成为最强跑者!

除了速度、时间、距离之外,如果你开始关注更多的跑步数据,说明你已经是一个重视科学训练的认真跑者了。

除了速度之外跑步的步频,您还需要关注哪些其他统计数据?

心率区间

这是一个物理参数。 你在一个心率区内跑步的时间长短决定了你这次的训练强度。 比如你在心率区6以6的配速跑了50分钟,就代表你今天在进行放松慢跑。 即使有人嫌弃你速度慢,你也可以淡定的回答:我跑的轻松 E 跑。

要想获得准确的心率区间,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静息心率和最大心率跑步的步频,并在手表中准确设置每个区间的数值。

所以,不能单看步速来判断快慢。 心率划分是展现实力的关键。 300名高手训练,4分半步,都在心率二区以内,这才是真正的实力。

韵律

这是跑姿技术参数。 大多数业余跑者的步频在每分钟160-170步左右,而拥有高效跑姿的资深跑者会稳定在180-190的步频,不需要刻意维持,因为这样的步频是最有效的利用肌腱弹性。

比如像跳绳,快跳和慢跳,你会发现前者更有弹性,而后者需要更多的肌肉力量。 这就是180步频率和慢步频率的区别——更好地利用肌腱弹性节省肌肉力量。

着陆时间

这也是跑姿技术参数。 所谓触地时间,就是你的脚贴地的时间。 跑步的过程不外乎两种:空中的时间和地面的时间。 当你在地面上时,你的速度为零,当你在空中时,你只是在前进。 所以,腾空时间越长,触地时间越短,你的跑步效率越高,越容易跑得又快又轻松。

对于同一个跑者,不同速度下的触地时间会有所不同。 当然,速度越快,触地时间就越短。 对于技术过硬的业余跑者来说,慢跑达阵时间约为220毫秒。

触地时间的长短与落地方式和引体向上效率有关。 一般来说,跨步在身体前方,用脚后跟着地的跑者,接触时间会更长。 接触时间越长意味着您受伤的风险越大,跑步效率也越低。 也就是说,想要跑得更快、更轻松,首先需要通过改善跑姿来缩短接触时间。

此外,跳绳、快跑等运动也是很好的提高脚底知觉和跟腱弹性的运动。

科学训练是一个非常系统的话题,也是一个比较个体化的事情,需要跑者在跑步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实践科学的跑步知识。 当我们了解了以上跑步数据的含义后,我们就可以在日常的跑步训练中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了。 至于如何训练,可以看公众号之前的内容,相关话题都有详细介绍。

无论你的锻炼目的是什么,安全和健康都应该是前提。 只有在运动中学习运动,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