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伤膝盖吗?喜欢跑步健身的人必看
跑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健身方式。 但关于跑步对膝关节有害的传闻很多,比如“跑步,尤其是长时间、长距离的跑步,对膝关节的伤害很大”;
这些传言不能说不合理,但绝对是一概而论。 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
跑步涉及哪些关节?
跑步可以参与的关节主要有3个: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其中以膝关节最为相关。
图片来源网络
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复杂的关节。 它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组成。 内侧有前后交叉韧带、内侧韧带、外侧韧带,使膝关节保持稳定不脱落。
半月板位于膝关节周围的关节间隙中。 滑膜覆盖在构成关节的骨骼的关节面周围。 它是全身最宽最复杂的关节,充满关节腔内的空间。
跑步真的伤膝盖吗?
跑步姿势不当或负重过大最容易损伤膝关节。
跑步方法不当,膝关节承受的负荷过大,容易引起“跑步膝”,这是一种髌骨关节综合症,慢性过度劳损。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膝关节损伤,但“跑步膝”只有在膝盖过度使用时才会存在,与个人的运动情况和身体状况有关。
图片来源网络
国外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坐着不跑步和高强度跑步会导致关节出现问题,而休闲跑的患病率最低。 因此,对于普通人(非运动员)来说,适当的跑步对关节健康是普遍有益的。
因此,不正确的跑步方法或过度使用膝盖都会导致膝盖受伤,但不可能完全停止锻炼。
如何跑步不伤膝盖?
只有错误的跑步方法和习惯才是膝盖受伤的罪魁祸首,包括:错误的跑步姿势、不合理的跑量、不热身、不拉伸、不锻炼核心力量等。
1.跑前热身无法保存
很多朋友忽略了跑步前的热身和伸展运动,直接进入高强度的有氧训练。 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不会及时处于状态,肌肉的血氧供应不充分,肌肉韧性自然就差了。 没有支撑和保护,韧带、肌肉和关节都容易受到损伤。
因此,跑步前的热身和唤醒肌肉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下是推荐给大家的热身运动。
(1)双手叉腰站立,交替活动踝关节;
(2)半蹲,双手抱膝活动膝关节;
(3)双腿交替抬起,活动髋关节;
(4)双手叉腰旋腰活动腰部;
(5)单手支撑,依次前后蹬腿,活动髋膝关节;
(6)弓步来回压腿,左右压腿,累及腿部韧带;
(7)上身向前、向前屈曲,上肢轻微活动。
2.跑步形式很重要
错误的跑步姿势会不同程度地增加膝关节的压力。 我们不会详细介绍。 了解正确的跑步姿势是什么样子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首先,如果脚在膝盖前方着地,会导致膝关节伸直甚至锁死(每次站起来都会发现膝关节好像卡在了最后阶段。这个是一种自然机制。用于增加站立稳定性)。 这时,相当大的前向力通过地面反馈回来,冲击膝关节。 所以落地时,脚踝的位置要尽量控制在膝盖正下方跑步膝,或者稍微靠后。 膝盖处的弯曲将提供出色的缓冲。
其次,脚的落地位置尽量控制在前脚掌上,尤其是重心最好落在大脚趾和第二脚趾之间的前脚掌上。 这个重心位置就是腿部合理布置的受力点。 无论发力点多在足外侧、足内侧还是足背,都会对膝关节造成横向冲击而造成伤害。
还有就是要控制好身体的稳定性,不要左右晃动。 因为左右晃动会导致重心不断横向变化,给膝盖带来横向冲击。 膝盖前部承受的重量最大。
3.跑步速度和跑步量循序渐进
速度:日常跑步锻炼时,理想的速度为每分钟180步左右,每公里约7-8分钟。
跑步量:至于跑多少公里,请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好不要超过上周的10%。 心率是衡量运动强度的重要个体指标。 建议全程跑步距离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85%(最大心率=220-实际年龄)。 要想跑得舒服、舒服,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59%~75%。
如果你的心率明显上升,你应该积极降低你的步伐。 每次运行至少需要 30 分钟。 对于身体素质好的年轻人,每次跑40-50分钟就够了。
4.跑步后拉伸
很多朋友发现,跑了一年后跑步膝,腿部肌肉变得特别僵硬,像石头一样僵硬,没有美感。 这是因为忽略了跑步后的伸展运动。
拉伸可以有效放松肌肉,减少肌肉僵硬,增加血液微循环,加速代谢废物的排除,减轻运动后的肌肉酸痛。 因此,运动后的拉伸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5、要锻炼核心肌群
核心肌群是指位于腹部前后并环绕身体的肌肉群。 它是保护脊柱、保证身体平衡和稳定的重要肌肉群。 如果核心肌群薄弱或不懂得收紧核心肌群,很可能在运动中造成身体晃动或动作变形,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
6.选择一双适合自己的慢跑鞋
一般建议每6-9个月或每800公里更换一次跑鞋,根据每个人的脚型和跑步习惯选择最合适的跑鞋。
跑步看似很简单,但如果跑错了,就会带来很多隐患。 希望你能坚持科学运动,真正享受每一步给身体带来的好处。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提供诊断、用药和使用依据,不能代替医生及其他医务人员的诊断、治疗和建议,如有不适,请就医及时处理。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黎平同济医院开通问诊预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