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的步数与“死亡率”有关吗? 多少合适?看看专家怎么说
走路的步数与“死亡率”有关吗? 多少合适?看看专家怎么说
无论是步行还是其他运动,都要量力而行,切忌相互攀比。 哈佛医学院预防医学专家进行了一项人口研究,结果表明,当人口步数少时,死亡率非常高。 当步数超过4400步时,死亡率明显降低。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吴浩表示,随着步数的增加,死亡率会进一步降低,但7500多步后,死亡率并没有进一步变化。 这意味着超过7500步没有额外收入,所以我要提醒你,10000步不是黄金标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 例如,对于很少运动的人来说,每天增加 2,000 步可能对健康有益。 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有的人强行达到10000步,这可能是一种伤害。
步行锻炼,避免误会
那么,一般人应该走多少步呢? 对推荐步骤有什么建议吗? 另外,走路时应避免哪些误区?
01 普通人八千步足矣
北京小汤山医院健康干预科主任胡坤指出,普通人的步数一般可达8000步。 四五千步是满足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步数,避免久坐。 另外3000步需要持续快走跑步步幅多少合适,以提高心肺耐力。
你应该以什么速度行走? 走路时有点上气不接下气,能说不能唱。 达到这种状态,说明你的行走速度比较合适。
02 走路姿势:避免弓胸,不要走太远
长期坚持步行健身可以提高机体的心肺耐力,从而促进慢性病的防治,降低死亡风险。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通过适度步行来缓解疾病。 不过,专家提醒,虽然走路比较轻柔跑步步幅多少合适,但错误的姿势也会造成伤害。
胡坤建议,走路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03 三类人不适合长时间行走
特别是有以下三种人不适合长时间步行。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长期运动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容易诱发心血管事件; 其次,对于肥胖者来说,超重会使下肢负担过重,容易造成损伤。 第三类是患有下肢骨关节疾病或受伤的人,长时间行走会造成损伤或加重病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吴浩表示,颈椎病患者通常会出现下肢无力。 强行走 10,000 步可能会增加跌倒的风险并造成额外的伤害。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如果步行超过一定步数,就会感到下肢疼痛麻木,必须坐下休息。
04 腿痛通常需要较少的运动
那么,腿疼了还能继续走路吗? 专家介绍,很多人走路时,膝关节突然变软或疼痛,这可能是髌骨关节紊乱、膝骨关节炎或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
有的人走路小腿肌肉酸痛,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很可能患上了下肢周围的血管病。 专家建议,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早就医,不要坚持运动。
05 避免在水泥地面、柏油马路等坚硬地面上行走
尽量选择上午或下午气温适宜的时间到户外散步,尤其是在有健身步道的公园,避免走水泥地、柏油路等坚硬地面和斜坡。
胡坤说,老年人、体弱者、没有锻炼习惯的人,建议步行。 对于年轻人或者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来说,跑步还是比较推荐的。 因为相较于步行,跑步对身体的刺激更大,更能增进身体的健康。